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雷军造车,把自己重新变成学生|2023十大年度人物

2024年01月03日 11:16:01
分享到:
来源:道哥说车

撰稿:麻建宇

审稿:侃二姐

编辑:萧萧

【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麻建宇】与当年对友商喊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时一般,雷军造车后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同样说着各种各样的“狠话”:小米汽车的设计目标是创造100项“第一、唯一、最”;要造的是一辆媲美保时捷、Tesla梦想之车;要通过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

只是在这份张狂的背后,踏进汽车制造领域的雷军反倒更像是个学生。在为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预热期间,雷军曾表示,“造车还得爱车、懂车,如果不懂,就不可能做出一辆好车。同时,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要开满100辆车,认真学习每一辆车的优点、学习它们的出色的长板。这个目标我不折不扣地完成了,这些天来,我已经开了超过150辆车。”

所以在那个被千万米粉期待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往日“衬衫+牛仔裤+小白鞋”装扮的雷军学着汽车企业高管穿上了西装、皮鞋,并开始化身“科普博主”讲起了小米汽车造车1000多天的技术成果。尽管这样的他,让很多媒体感到失望,失望其并没有将小米的市场洞察力、生态优势等作为重点讲解。

似乎,造车后的雷军甚至小米汽车更像一个“学生”。只是,堪称“爽文男主”的雷军在扮演“学生”角色的同时,就真的没有展现出对造车的思考吗?要知道,后学末进很多时候只是谦称。

54岁重回学生时代 雷军的不败神话从放低姿态开始?

在很多短视频文案中,雷军是以“爽文男主”的形象出现的。

以超过北大清华的分数考入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用2年时间修满了所有的学分,并且完成毕业设计提前毕业;用16年带领金山完成IPO后功成身退;用7年时间把小米公司打造成千亿巨头……

雷军54年的生涯中,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大概就是——传奇。

也正因为如此,网友们对雷军充满了羡慕:“最落魄的时候,雷军卡里只有冰冷的40亿”;“雷军看过爽文寻思了一下,这也不爽啊”;“《重生之我是雷军》,出生自带系统—小爱同学”……

但这位爽文大佬在造车后并没有选择以上位者的心态指点江山,或者如恒大等一般主打“有钱任性”,而是带着他的小米汽车扮演“学生”的角色。

他有对汽车制造行业的敬畏之心:“造车,百年赛道无捷径。坚持正向开发,从底层核心技术开始,十倍投入,造一辆好车!”

他对先行者们保持尊重:“深知汽车工业之复杂,开拓之不易,并向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先行者致敬”。这其中包括比亚迪、理想、蔚来、小鹏、宁德时代等,更早之前其也曾一一拜访吉利等传统车企。

他要成为一个懂车的创始人:“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要开满100辆车,认真学习每一辆车的优点、学习它们的出色的长板”。

当然,既然是以学生的姿态造车,雷军和小米自然也就有了学生的心态,乐于去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雷军用了大量的时间去讲解在电机、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这5个方面的研发进展。

其中包括:8295座舱芯片、800V高压平台、CTB电池车身一体化、超高扭转强度车身、自动代客泊车、智能悬架、手机-车机互联……在雷军化身科普博主的同时,小米汽车也成为了拥有技术储备的初创车企。

关于“认真造车”这件事,雷军和他的小米汽车确实没得黑。诚然,对于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的“技术”,汽车媒体大概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毕竟这些在其他品牌中都能找到影子。这也是很多媒体对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感到失望的原因,毕竟,概念都给别人讲了,再讲就没故事性了。

只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都不重要,相反,这些对一家车企来说很重要。

重视技术基础 雷军没白学

从押上声誉造车开始,雷军开启了三年漫长的学习之路。从2021年4月开始,雷军先后去了长安、上汽、东风、广汽、上汽通用五菱、长城等多家车企,还造访了博世和宁德时代的总部,简直就是一趟中国汽车工业游。

这些车企或供应链企业是我们常说的“传统车企”,也是汽车行业内技术积累以及制造能力最强的那批企业。也许正是这一轮走访,让雷军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展现出对技术的足够重视,而这也正是小米汽车与其他跨界造车者的不同之处。

汽车产业面向新能源转型以及中国汽车供应链崛起的过程中,一批“造车新势力”涌现出来并站在汽车产业变革的潮头。但也正是这些弄潮儿,往往会被打上“没有核心技术”的标签,甚至因为它们,网上开始有了“造车门槛越来越低”的说法。

今时今日,造车很容易。正如雷军所言,“今天的汽车工业,攒一辆车的确不难。就是找辆对标车,做逆向工程,改改外观,很快就可以完工”。但造好车,成为所谓伟大的车企却并不容易,所以那些目标高远的造车新势力以及自主品牌中的老牌车企都十分注重技术以及制造能力的提升。

雷军和他的小米似乎也看懂了这一点,所以才有了与小米手机发布会格格不入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以及雷军的那句话:小米汽车坚持“十倍投入”策略,一般车企造一辆车,大概投入三四百人,10亿-20亿元的研发经费,而小米第一辆车投入了3400名工程师,整个研发投入超100亿。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外界认为小米公司是“组装厂”,小米汽车大抵如是,但小米公司对技术的重视程度其实也不低。数据显示,过去6年,小米集团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8.4%,预计2023年全年总研发投入将超过人民币200亿元,未来五年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

而雷军本人对技术基础也颇为重视,其曾言:技术创新是小米生存和发展之本,小米也非常重视强化基础研究,我觉得基础研究要从源头和底层去解决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或许这也是小米作为一个跨界造车者,反而在自己并不擅长的“电机、电池、大压铸”等工业技术方面着墨颇多的原因之一。

在这一刻,小米汽车其实已经与大多跨界造车者以及一部分造车新势力形成区分了。

顺势而为,雷军造车还是要站在风口上

对底层技术的重视,让人们看到了小米造车的不同之处,但谁都知道这些只会让小米汽车不丢分。毕竟在行业内卷的当下,小米汽车很多技术都被“截胡”了,至于“期货”们,谁也不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到底是哪个车企。

对于小米汽车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站在风口上。雷军是一个对“顺势而为”有深刻理解的人,除了“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他还说过“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勤奋的人太多太多,这都只是做事的必要条件,更关键的是,人一定要顺势而为。”

事实上,小米汽车本身也是顺势而为的产物。因为它是汽车产业面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背景下的“造车新势力”,更因为它符合小米公司的战略需求,毕竟在汽车也被称为“智能终端”的时代,小米已经别无选择。

正如小米集团副总裁、CFO兼任天星数科CEO林世伟回忆:“当初,雷总是抱着‘小米不做汽车’的心态去做调研的,结果调研一圈发现,如果不做汽车的话,小米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很有可能未来小米手机会卖不动,我们就是一个传统企业了。”

不过,选择造车只是雷军顺势而为的第一步,怎么造车才更需要顺势而为的智慧。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雷军透露了不少“逆势而为”的信息,比如让米粉们尊重一下科技,不要再想9.9万、14.9万了。而这,对于高喊“9.9万交个朋友”的米粉们来说,“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基本就不可能实现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雷军不是“顺势而为”,他很清楚,小米汽车需要顺的势,指的不仅仅是米粉们的期待,更重要的是车机互联的势,是消费电子和汽车行业融合的势。所以雷军除了希望让小米SU7成为媲美保时捷、特斯拉的“dream car”之外,更特意提到了小米将通过新车打造「人车家全生态」。

随着小米汽车的加入,代表着「人车家全生态」已正式闭环,小米澎湃OS的诸多特性和完备流畅的生态体验,将全部在小米汽车上实现。雷军介绍称:你可以体验手机与车机跨端的无感连接,比如手机上看了一半的视频,可以在车机直接全屏续播;用习惯的导航应用,呼出手机,即可拉满全屏展示。

其实,所谓的「人车家全生态」或许才是米粉们最期待的节目之一,更是目前汽车行业与消费电子融合的风口。雷军说了:小米认为,打造先进的移动智能空间,就是汽车工业新百年的核心命题。小米想造的车首先是一辆好看、好开、舒适、安全的好车;第二,是可移动的智能终端。第三,更是先进的移动智能空间。

所以,雷军虽然把自己变成了汽车行业的“小学生”,着重打造好看、好开、舒适、安全的好车,但顺势而为的本质以及利用小米生态优势的想法并没有变。当然,目前的一切只能说明雷军在备考期间很努力,并且认真的押了题目,至于究竟会交出怎样的答卷,2024年才会有答案。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