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小米SU7年内上市,被质疑的小米,到底有没有核心技术?

2024年02月14日 12:34:01
分享到:
来源:阿川说车

时至今日,似乎什么企业跨界造车,都不稀奇。

毕竟,搞房地产的恒大造过车、做空调的格力甚至是做电视的创维也在造车。

作为中国数码行业的龙头之一,小米进军汽车制造行业,一点都不稀奇。

甚至在看过2023年年底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之后,笔者作为“老米粉”,内心都十分平静。用“不过如此”四个字,几乎可以直接概括看完发布会之后的心情。

不过就在过年前的一段时间,一张雷军坐在小米SU7内的照片泄露了出来。同时,这张照片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小米新车的内饰设计。

从这张照片,结合到笔者目前所掌握的各种信息,我还是认为小米汽车很有聊头。从产品再到行业,小米汽车既然我们看到了它与传统新势力相似的地方,也展现出了一些不同。

首先,从小米的“技术之根”说起

在去年年底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雷军满含激情地讲了三个小时,力图让大家了解到小米汽车的技术优势。

正常看下来,小米主要发布了自己的高转速电机技术、一体式压铸技术、800V高压平台技术、智能座舱和智驾辅助技术等。其中,尤其是小米自研的泰坦合金,更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让大家直呼“强大”。

其实笔者想对大家说的是,无论这些技术在PPT上展现得多么强大、出色,但只要这些技术还没有在实车上赋能于产品力,都不要过于“轻信”。

在汽车制造行业,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技术不是靠买来的、不是一夜之间生根发芽的,而是需要时间作为药引,经验作为前提,去慢慢积淀。

上一个,号称“可以买技术”的车企,是来自恒大的恒驰汽车。而恒驰汽车最终的结局如何,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很清楚。

所以笔者坚定地相信:小米作为一个刚进入汽车制造、研发行业还没有几年的“新人”,很难在一夜之间成长为“技术大拿”。所以,“小米汽车性能赶超百万级”、“小米技术很强”这些论调,可以适可而止了。

毕竟,一个成立还不到五年的汽车厂商,无论如何也无法与那些拥有数十年甚至超百年历史的一线厂商去竞争技术。

虽然说小米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成为汽车技术领域的大拿。但是,小米却拥有成为“用户型车企”的机遇。简单来说,在发展前期,小米可以通过对用户需求的解读,打造出符合用户习惯的产品,并且吸引用户。

从产品来看,小米的确有“用户型车企”的底子

雷军在一次发布会上,表情有些尴尬地说道:“今年MIUI系统BUG很多,粉丝把我们骂惨了……”

一个企业的掌门人,能够这样以亲民的形象出来承认错误。在笔者看来,这是一家用户型企业所必备的要素。敢于面对批评、承认缺陷、弥补错误,当一家企业能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不管它的技术是否“遥遥领先”,至少在企业亲和力形象的塑造上,是成功的。

不过,造汽车与造手机有很大的不同。

说白了,手机再怎么也只是一件快消品。即便有问题,影响的也不过是消费者的心情,造成的损失也不过几千块钱,企业可以并且有条件去很好地弥补用户。

但是在造车的过程中,一旦出现BUG,所面临的往往会是人身安全的问题,一旦遇到,很难弥补。

所以我们也看到,小米在造车之前,就希望尽可能地去避免问题的出现。

笔者举几个小例子,譬如在小米SU7的设计维度,其实就很谨慎。

车辆的门把手,采用了类似于宝马2系的“内嵌隐藏式”设计,在冬天不会像隐藏式门把手那样被薄冰卡柱。

而且在内饰设计中,小米SU7仍然保留了一定规模的实体物理按键,这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盲操作的便利性,这也是一个令人“觉得还不错”的小细节。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小米汽车可能会因为经验不足的问题,在后续落地的实车上,出现一些问题。其实客观地来说,这些问题,在所有造车企业中都难以避免。关键在于,最终暴露出的问题,到底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

笔者倾向于小米能够踏踏实实地去造好一台车,至少在核心机械素质与安全性方面,有所保证。至于屏幕延迟、装饰件异响等潜在会出现的问题,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关系。按照小米对于消费者的态度,笔者甚至可以预见一两年之后的一幕:

雷军在年度改款新车发布会上,表情继续“尴尬”地对大家伙说道:“第一款SU7的小问题有点多,粉丝把我们骂惨了……但是我们会改进这些问题……”

小米造车,成功的概率几何?

其实我们要明白当下市场的一个特点,那就是2024年的消费者,不会再像七八年前那样,直接信赖一个初创造车品牌。在大家经济收紧的时代,买车越来越理性。不会说“我是小米手机的粉丝,就一定要去支持小米的汽车”。

所以,摆在雷军和小米面前的,其实是更多的困难。

造车难,卖车更难。

摆在小米面前的,或许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性价比路线。

不过从实际行动来看,小米似乎更愿意走高端化路线。在去年的发布会之后,雷军曾直言“小米新车不可能14.9万元”。

而且在过年前不久,雷军还发布了一个关于“你心中最美50万以内轿车”的投票,而其中的选项多为三十万左右的车型。笔者认为,这其实也间接说明:小米首款新车SU7就是奔着三十万价位去的。

可想而知,小米SU7如果真正卖到了三十万价位区间,将会面临十分险恶的竞争。

另外针对SU7的产品力,我们其实不难预测:这款车的性能版或许会有3秒级加速,并且拥有高阶底盘调校;长续航版或许会有800公里左右的续航里程,并且充电速度很快;同时,高配车型的智能座舱和智驾辅助系统也会达到业界一线水平……

基于这样的产品力,确实能卖到三十万。但是在三十万价位区间,消费者会有更多的选择。进,可选极氪007、极氪001甚至是智界S7这样的“大厂新能源”;退,还有BBA中型轿车可以选择。所以,小米首款新车如果真正进入到三十万售价区间的话,很容易被市场打败。

当然,笔者更希望雷军、小米目前释放出的一系列信息,都是“烟雾弹”。

开始的时候说着贵,但最终还是要走高性价比路线。哪怕是新车上市定价18-25万元,小米SU7也会很有“搞头”。

而且,当小米一旦进入到高性价比的竞争路径后,不仅会让自身的路越走越宽,同时也会在整个市场中扮演起“催化剂”的角色。随着小米的性价比之路逐渐形成规模,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企来拼价格、拼质量,从而有望实现真正的“油电同价”。

结语:

当然,以上价格信息只是基于笔者对现有资料的分析而进行的预测。

只能说,在小米新车上市后,两种可能性都有。至于小米最终会选择哪一条路,笔者更偏向于小米会走高性价比路线,毕竟这也是小米的传统优势所在了。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