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FSD必落地中国,中国智驾想出海,特斯拉教了一遍方法

2024年02月26日 22:13:05
分享到:
来源:路咖汽车

6.4万一套的价格,中国用户想要选装,偏偏到现在还是“期货”,特斯拉FSD落地中国怎么就这么难?

年初有消息称,特斯拉FSD将在今年登陆中国,这个消息也让特斯拉用户心里一阵狂喜,毕竟有了FSD,特斯拉才能焕然一新,让用户体验到一台完全不同的车。同时对于特斯拉来说,中国的智驾市场已经开卷,本来FSD是其一大优势,如果等到华为、小鹏等车企在智驾领域越走越远,而FSD还迟迟无法到来,原本的优势将瞬间变为消费者不买特斯拉的借口。

可能现在,比特斯拉用户更着急FSD落地中国的就是马斯克本人,在2023年特斯拉年报电话会上,马斯克特意强调了FSD在未来将授权给其他车企,且目前已与几家车企进行了初步谈判。也就是说,在全球新能源车最大的市场,中国市场中,FSD无法落地不仅打击着特斯拉的产品,其他想要与特斯拉合作的全球化车企,尤其是需要倚仗中国市场的车企,可能要好好考虑是否使用FSD了。

安全问题导致FSD难落地,但落地的过程值得中国品牌学习

大家都知道,特斯拉FSD无法落地中国,是因为安全问题。

虽然中国市场正在鼓励高阶智能驾驶的推行,并制定了新的智能驾驶准则,但出于安全性考虑,相关部门还需对FSD进行审核,完全没有问题后才能推送给用户使用。

具体来看,目前FSD难以落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四点: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地方性差异、数据安全和隐私以及技术适应性。可通俗理解为,FSD能不能针对中国的路况和交通法规,制定出适配中国地区的自动驾驶系统,还得保证中国车主的个人数据以及特斯拉摄像头所涉及到的中国道路环境数据的安全性。

相信消费者都看到过关于特斯拉数据安全隐患的报道,比如单位、小区甚至是高速公路再遇到特殊状况时,都不允许特斯拉进入。关于道路法规以及技术适配的问题,对于特斯拉来说解决起来相对容易,而数据安全问题则较为复杂。

2021年5月,特斯拉曾发布一条消息称,其在中国建立了数据中心,并表示将把所有在中国销售的车辆数据全部储存在中国的数据库。也就是说,完善中国数据中心,是特斯拉FSD能落地中国的第一步。

这一步之后,特斯拉才能根据中国的道路条件进行针对性的路测,并完成中国地区智能驾驶算法的调试,这一切准备就训后,就可以推出测试版本进行实际场景的驾驶测试,基本逻辑跑通后,就可以推送给用户了。

另外,即使数据中心通过了中国相关部门的审核,特斯拉倚靠的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对于数据处理和学习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这期间需要特斯拉采集大量中国道路的数据,在分析成型后,来保障自动驾驶安全性。这个过程也是比较漫长的,也就是说,中国用户还需给特斯拉时间,令FSD达到最适合中国道路的效果。

从以上信息来看,特斯拉FSD虽然需要经历繁琐又漫长的落地过程,但非常值得中国车企学习。对于特斯拉来说,FSD落地中国只剩时间问题,而对于大部分中国车企来说,以后将车卖到国外,特斯拉在中国走的路,中国车企一步也少不了。

中国智驾汽车,如何卖到国外去?

2023年,中国成为全球汽车出口量最大的单一国家,凭借着新能源产品,在国外车市掀起浪潮。但可以想象,中国品牌的智驾车型,在国外将遭遇与特斯拉在中国一样的处境。

目前中国对于新能源车的数据采集问题与国外有着些许差别。一是车辆使用数据的隐私保护;二是关于车辆数据的采集,采集数据后如何合法应用;三是车机双系统的应用,类似于安卓和QNX两套系统,能够满足对用户深层信息的保护。

也就是说,中国车企想要将新能源汽车卖到德国这类注重隐私安全的市场地区,所要做的不仅是将当地的车辆使用数据就留在当地这么简单,还需要根据当地的隐私法规制定相应的产品策略,而这要比满足当地交通法规策略,要复杂的多。

另外,中国车企推出的智驾车型,尚有一大批产品高度依赖高精地图,且纯视觉和AI自学习能力较差,这些产品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将会弱很多,毕竟中国市场基础的新能源产品,国外汽车品牌也都有,而且还有特斯拉全球性搅局,以及国外汽车文化的深层熏陶,中国汽车出口量虽然达到了世界第一,但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销量想要进一步扩张,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沃尔沃曾介绍过他们对于数据隐私的保护机制,比如从初级层面,会先征得用户同意,是否要保存行车数据,获得同意后,沃尔沃才会保存用户数据。其次就是,沃尔沃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绝对不会公开用户的行车数据,给足用户隐私安全感。

中国品牌已经不止一家在遇到车辆行驶问题时,选择直接公开车主行车数据,用以撇清车辆产生的问题与自己产品质量的关系,对于用户来说,这无异于将自己的隐私公开,从情理上来讲让用户很难接受。

因此,如何优化新能源车数据隐私安全,达到国外主流汽车市场的法律法规要求,从而让中国品牌领先的智驾技术销往海外,才是中国品牌出海的真正增量所在。

结语

归根结底,无论是什么品牌的智驾系统,性能是决定上限的,操作安全性和数据安全性是底线。总结来说,我们想看到国外顶级的智驾技术能在中国发挥出什么样的水准,以及中国的智驾技术能否帮助中国品牌攻克世界主流的汽车消费市场,首要看的不是技术的先进性,而是看不同的智驾系统,对于全球不同地区法律法规的适应性。

当下各家智能驾驶的总体表现可谓大差不差,能实现的功能也有比较大的局限性,想要取得领先,还得看谁能先实现智驾全球落地了。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