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让新能源汽车飞上天

2024年03月01日 20:44:01
分享到:
来源:帮宁工作室

作者 | 龚宸芫

编辑 | 葛帮宁

2024年第一季度,汽车行业关键词之一或许是飞行汽车。

2月末,一组名为“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测试谍照在网上曝光,并引起热议。该产品采用三轴六轮驱动配置,集合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和地面运输车辆于一体,由小鹏汽车生态企业小鹏汇天出品。

▲陆地航母谍照

1个月前,在2024 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小鹏汇天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王谭宣布,“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将于今年四季度开启预订,计划明年四季度开始量产交付。

这表明,我国飞行汽车离落地又近一步。

从全球发展现状看,Joby、Archer、Lilium、Volocopter等海外企业已拥有相对成熟产品,获得运营订单。这些企业中,丰田汽车、吉利集团、Stellantis集团等企业是重要股东。2025年,美国飞行汽车将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

中国正在加快追赶步伐。不少汽车企业正积极布局飞行汽车领域,且于近期取得阶段性突破,进入适航审定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布局飞行汽车领域的包括中国一汽、东风公司、广汽集团、吉利控股和小鹏汽车等企业。其中,吉利控股旗下沃飞长空最新产品在成都试飞成功,广汽集团旗下飞行汽车团队正在研发湾区城际出行飞行汽车。

就发展节奏而言,小鹏汽车步伐较为激进。

不仅如此,国内研发飞行汽车的创业公司也捷报频传。2月27日,峰飞航空(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全球首条电动飞行汽车跨海跨城空中航线(深圳-珠海)试飞任务。

相关政策给飞行汽车带来较大扶持力度。去年年底,国家明确将低空经济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地方政府政策随之出台,用于支持企业开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测试。

企业积极布局,加之国家政策支持,让不少行业人士认为,飞行汽车是继新能源汽车之后的又一个风口。佐证来自资本市场的追捧。今年以来,飞行汽车概念股不断涨停。至2月26日,其尾盘拉升明显。

这些利好消息背后,飞行汽车离普通消费者还有多远?

下一个风口

对飞行汽车的定义,业内众说纷纭。有券商机构认为,飞行汽车等同于eVTOL,也有人表示,飞行汽车是eVTOL与汽车的结合体。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张扬军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解释。在他看来,飞行汽车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面向大众化低空智能交通的载物或载人eVTOL;二是eVTOL与汽车可分离的分体式陆空两栖汽车;三是eVTOL和汽车不分离的一体化陆空两栖汽车。

▲小鹏汇天分体式陆空两栖汽车

张扬军认为,如果eVTOL不追求大众化智能交通的规模化和低成本,也不考虑与地面交通融合及路空一体协同发展,这种类型eVTOL一般不称为飞行汽车。

飞行汽车运用场景较为广泛。

载人方面,飞行汽车可向三大领域扩展业务。一是交通领域,它可通过构建立体交通网络,解决道路拥堵问题。二是旅游业领域,它可打造低空观光、海岛飞行等旅游新业态。三是医疗服务领域,它适用于医疗急救、器官移植、远距离就诊等。

载物层面,载货型飞行汽车用于低空物流、末端配送,可有效缓解城市物流压力。此外,各类功能型飞行汽车还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包括消防灭火、应急救援、农林植保、地理测绘等。

飞行汽车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数据显示,全球城市空中交通(UAM)市场预计从2023年38亿美元(约274亿元),增长到2030年285亿美元(约2051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33.5%。

为此,航空航天企业、汽车企业、初创公司纷纷加入研发阵营。截至2023年,全球有800余家企业或机构正在研发飞行汽车相关产品。其中,大部分企业研发方向为载物或载人eVTOL,汽车企业更聚焦陆空两栖汽车。

根据各公司研发和制造产品方向,中信证券将其归纳为三条主要赛道。

赛道之一,传统航空巨头与汽车企业,主要采取投资或合作研发模式布局飞行汽车。赛道之二,新兴eVTOL创业公司,专注于eVTOL技术研发与先进飞行器制造。赛道之三,部分eVTOL制造商致力于构建空中交通解决方案。

就国内市场而言,已有头部玩家取得民航局相关合格证,开始着手准备下一阶段的商业运营。

2023年10月,由亿航智能自主研发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Type Certificate,简称“TC”),标志EH216-S的型号设计符合安全标准与适航要求,具备商业运营资格。

其他玩家还卡在适航审定阶段。一般而言,飞行汽车交付前,还需拿到中国民航局的审定和许可。

按照《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程序》,航空器适航审定取证前的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概念设计阶段、要求确定阶段、符合性计划制定阶段、符合性证明与试验实施阶段。

这个过程有多长?不少专家表示没有准确时间表,比如亿航智能旗下产品用了两年半时间,再比如沃飞长空于2023年年底收到中国民航局的受理批复,自身预计2026年通过适航审定和产品型号认定。

吉利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认为,普通飞行汽车适航认证需要5年。

车企加速布局

就国内汽车企业阵营看,吉利控股、小鹏汽车或是第一批取得相关资质的企业,广汽集团紧随其后,中国一汽、东风公司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研发。

其中,吉利控股和小鹏汽车是通过兼并重组完成对飞行汽车的布局;广汽集团则采取自研加合作模式开展飞行汽车研发工作。

三者中,吉利是最早入局者。2017年,吉利全资收购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太力),进军飞行汽车领域。2006年,5位麻省理工毕业生成立太力,致力于研发飞行汽车。

2009年,太力研发出全球首辆可操作、实用的飞行汽车,既能地上跑,也可天上飞。2010年,太力制造陆空两用变形车,并被美国航空主管部门允许投入商业性生产。

2020年,吉利收购四川傲势科技有限公司,后者聚焦无人机领域。同年,太力与傲势合并为沃飞长空新公司,构建起无人机、飞行汽车研发生产与运营并行发展的格局。

2023年年底,沃飞长空旗下产品AE200成为全国首个获得中国民航局适航审定受理批复的有人驾驶载人飞行汽车,并完成首飞任务。

官方数据显示,AE200最大航程可达200公里~300公里,巡航速度最高250km/h,可满足城市群内、市域间商业运营的使用需求。沃飞长空完成适航审定后,便可着手商业开发工作。

▲吉利旗下的沃飞长空AE200

通过AE200,沃飞长空已收获100份订单,用于成都的飞行汽车公务航空出行。同时,沃飞长空还与多家航空公司合作,探索飞行汽车商业化运营项目。

这款产品能带来哪些便利?沃飞长空相关负责人解释道:“200多公里的城市距离,从升空到降落,不到一个小时。5个人乘坐,商务价格大约是豪华专车的2~3倍,可节省五分之四的时间。”

和沃飞长空相比,小鹏汇天产品或许会更早面世,2025年四季度将交付产品。不过,小鹏汇天相关资质申请进度不如前者,目前还在探索适航取证工作。

小鹏汇天前身东莞汇天诞生于2013年。2020年,小鹏汽车创始人和小鹏汽车收购东莞汇天,成立小鹏汇天,进入飞行汽车领域。

在产品线布局上,小鹏汇天采取多条腿走路方式,在2023年确定两条发展路径——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和分体式飞行汽车。

分体式飞行汽车先量产,首款产品取名为“陆地航母”。该产品由陆行体和飞行体两部分构成,陆行体可将飞行体完全收纳至车内,进行地面移动,还可进行自动分离、结合。

陆地航母“母舰”搭载4至5人的智驾座舱,匹配增程式电驱动力系统,持续给飞行器补能。另一部分为有人驾驶载人飞行器,可实现垂直起降,具备手动和自动两种自动驾驶模式。

“陆地航母”可满足个人用户使用需求、部分公共服务应用需求,有望成为车企队伍中率先落地的飞行汽车。

一体式飞行汽车暂无量产计划。该产品在2024北美CES上亮相,可实现垂直起降,飞越拥堵、障碍、河流等,满足人们短距离低空出行需求,实际应用需匹配未来城市软硬件及应用场景建设。

相比吉利控股和小鹏汽车,广汽集团是后来者,启动研发飞行汽车时间不足4年,但研发速度较快,能在短期内完成样机研发与首飞任务。

2021年,广汽飞行汽车团队成立。2年后,推出首款分离式飞行汽车GOVE,并完成首飞任务。该产品可实现上下两部分脱离,底盘可加高加厚,配备超大电池,为上方飞行舱充电。

▲广汽GOVE飞行汽车

广汽飞行汽车还在加快落地进程。截至2024年2月下旬,该团队已完成200余次飞行试验,目前正致力于研发载客量更大、航程更远的湾区城际出行飞行汽车。

广汽集团还与国内头部企业合作研发飞行汽车。2月6日,广汽集团与亿航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研发、生产、销售等领域联合,做强低空市场。

“在不久的将来,居民可以通过手机预约,搭乘飞行汽车从广州市区到深圳市区。”广汽飞行汽车团队相关负责人描绘出一幅美好图景。

真正飞行尚需10年甚至15年

一边是汽车企业的躬身入局,一边是普通消费者的不理解。

网上充斥着对飞行汽车的种种质疑声,不少网友在上述企业官方账号内留言,表示不看好飞行汽车项目。以小鹏汇天为例,有人在账号下写道,“明知道没必要却非要做”。小鹏汇天回复道,“有必要,总有人要踏出第一步。”

接下来的问题是,飞行汽车何时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2月19日,亿航智能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胡华智在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将推进低空经济商业运营,与中国民航局加强合作,在2024年第二季度完成商业化运行体系行业标准制定。

这无疑将为飞行汽车商业化运行奠定基础。不过,也有专家表示,在空中安全管制及各方面安全保障尚未完全落地的情况下,商业化飞行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这是导致普通消费者长期处于“看得见但摸不着”阶段的重要原因。

飞行汽车要真正与普通消费者见面,或许还要跨越重重障碍,小鹏汇天相关负责人认为主要存在四方面难题——

其一,技术难点,如动力、飞控、空中自动驾驶、轻量化材料应用、安全集成技术等。

张扬军对技术是一大难点表示认可。“飞行汽车要想实现快速发展,载荷航程智能驾驶和适航安全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他强调道。

具体而言,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适应性的新能源动力技术,高安全、高可靠、全天候的智能驾驶平台技术,以及安全高效、云网融合、路空一体的三维智慧交通技术是三大关键技术突破方向。

这也是广汽飞行汽车团队当下努力的方向。他们正深入研究极致轻量化设计,进行高扭矩密度电驱系统、高能量密度电池系统,以及高安全精准飞控系统的突破性技术。

其二,供应链难点。汽车产业链已成熟,但航空产业发展慢,全球亦如此,陆空融合的供应体系尚未形成。

其三,政策和法规难点。飞行汽车市场还处于零起步阶段,尚未推出成熟产品,相关法规要靠企业自我探索。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空域管理、地面配套设施建设亦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难度较大。

正因为如此,小鹏汇天决定暂时不对外售卖一体式飞行汽车。在相关政策明朗前,该产品将处于探索阶段。

其四,商业模式面临应用场景难点。尽管应用场景广泛,但由于飞行汽车未踏入使用阶段,用户接受度是一大考验。另一面,生产商、运营商、空中服务提供方、监管方等均未完全明确。

“我们要解决一个城市的空中交通出行问题,难题很多,包括安全、政策、续航等。”小鹏汇天相关负责人认为,距离真正的飞行汽车到来还有一段时间,可能需要10年,甚至15年。

但特定区域的飞行汽车会在接下来5年走向C端用户。“至少分体式飞行汽车可以在地面开,也能在一些特定区域先飞起来。”他补充道。

好消息是,我国已明确将低空经济确定为战略型新兴产业。去年10月发布的《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有着清晰时间表——到2025年,实现试点运行;到2035年,建成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绿色航空制造体系,新能源航空器成为发展主流。

各地也正在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在今年的地方两会期间,北京、云南、四川等地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低空经济作为新兴重点发展产业。

“发展低空经济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级地方政府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业务部相关人士说道。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