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史上定价最诚恳的索纳塔,有戏吗?

2024年03月27日 16:03:01
分享到:
来源:路咖汽车

这个2024年,经历淘汰赛的,有车企,有你我。顶住未必是错误的选择,退缩也未必是正确的决定。

截止3月初,科技行业已有141家公司裁员3.4万人,包括谷歌、微软、亚马逊、思科等很多人梦寐以求加入的巨头。其他行业也是一样,游戏领域的U.N裁员约25%,消息公布后股价上涨约5%,EA裁员5%,索尼全球裁员,派拉蒙解雇了 Nickelodeon 的整个 Noggin 团队,字节跳动旗下的飞书裁员20%。

恢复披露后,新的青年失业率不含在校生16-24岁的为15.3%,高于其他年龄段低于10%的表现。可见的是,规则和趋势不同之后,传统的规则适用度越来越低。

汽车行业自然不能免俗,飞凡被爆预计裁员70%以上,T0级别的零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团已官宣将裁员7500人。大面上的局面如此,细化下来也是同样。

比如你我身边的汽车消费,价格战如火如荼,燃油车已经初步跌穿底线。别克君威,中国车市里久负盛名的中级燃油车,2024款的25T 超享版,如今在终端4S店里裸车价已降到11.98万元,但整个上汽通用的2月销量,同比下滑80.2%,1-2月同比下滑59.81%。

美系车退一步,但在同样价格、同样市场里,韩系车选择的是顶住。

2024年在中国的韩国车,变了一些

3月26日上市之前,其实世人已经预料到,第十一代索纳塔在中国的上市,价格会有惊喜,只看惊喜能有多大。早在2月27日,第十一代索纳塔就官宣了预售信息,1.5T版本预售15万元起,2.0T版本预售17万元起。

而大多数人也都知道,这个价格数字的意思不大,毕竟日产天籁、本田雅阁、大众帕萨特、迈腾等等的入门版本终端裸车价已经低于相应数字。北京现代的预售动作,更多是试试消费者的意向度,以及放出信号。收集订单信息、4S店反馈,决定正式指导价的定价下探幅度,而放出的信号则是,针对新能源车的保有和潜在用户,想要完成抢夺,且这已不止是索纳塔一款车的任务,而是北京现代品牌中短期可见的一条明线。

比亚迪在春节假期结束后推出荣耀版后,第一个站出来“对抗”的合资品牌就是北京现代,Flag是油比电强,伊兰特价格进行下探跟进。而索纳塔的预售政策里,明晃晃的延续着这样的表现。到了第十一代索纳塔正式上市,价格数字和购买政策一出后,油电正式PK的局面初步拉开帷幕。

1.5T+8AT版本指导价13.98万-16.28万元,2.0T+8AT版本指导价16.38-18.68万元,相比预售价的下探为1万元。不过,这样的价格表现相对细分市场来说,只是中上水平。福特蒙迪欧的1.5T终端起步价13.8万元左右,2.0T终端起步价16.8万元左右,销量表现尚可,1月7638辆,2月3381辆,已经是活的还不错的水平。但,雅阁的终端起步价已经进入13万元,天籁进入14万元内,凯美瑞在换代前,跌入15万元内。所以没有官方购买政策前,第十一代索纳塔在同价位里面对一种竞争对手时,除了韩系车一直以来的配置完善之外,剩下的优势只有动力总成,1.5T最大功率170马力,2.0T最大功率250马力,再配上8AT,虽然要比君威的9AT少一个档位,但谁都知道通用系的变速箱调校撑不起卖点。

不过,官方政策一出,战斗力开始释放。3000元抵1万元购车款,老车置换补贴1万元,二者相加等于买车最少先降7000元,最多降1.7万元。3年0息,7年/15万公里保修,利息折合最高在9千元附件。也就是说,如果按最省钱的购车方式,就是其大屏上打出的,12万元起,低配的落地上路价不到13万元。

而这个价格也就相当于,2年前买了大众速腾中配的人,如果只考虑代步和性价比的话,相信会有一定的的后悔,最起码和朋友聊天时,嘴上会有错过的玩笑。

这个定价和销售策略还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好处,是减轻4S店的压力。4S店不用为了完成任务,自己店头给大幅度优惠来亏本卖车,相应的份额由官方给出,这是2023-2024年业内少数品牌的好做法。而这种模式下,也能一定程度控制住价格体系,甚至是二手车的保值率。

其他产品力部分,车身尺寸长宽高4945*1860*1445/1450mm,轴距2875mm。比汉DM-i整体略小,比凯美瑞略大,和雅阁基本相仿。智能上,全系支持车道保持、主动刹车,除了最低配,其他均为L2级别自适应续航。常用配置上,全系液晶仪表盘、无钥匙启动、远程控制车辆空调/车窗等功能,全系12.3英寸大屏、LED大灯。次低配的1.5T Pro版本,已经基本上覆盖全部日常能遇到的场景。

那么,相比之前中国在售的一系列韩系车,第十一代索纳塔的延续是高性价比、配置丰富度、全球验证过的技术成熟度,做出的突破则是,北京现代的营销策略上,一个是实质意义上解除了较大的渠道销售压力,保证了价格体系的稳定性,另一个则是,它打出的油比电强这一理念,是在吸引消费徘徊人群,8AT的应用和具体的调校,让1.5T的WLTC油耗压在6.5L内,2.0T的油耗在7L左右,以及价格上的思考等等。

降价潮会来么?韩国车在中国为何还不死心?

而以用户第一性的角度来看待第十一代索纳塔,还有2个关键话题,一是它在眼前降价潮里的扮演的角色可能是什么,第二个则是,韩国车在中国车市里还有多少机会,其长期性如何。

解答这2个问题,并不算很难。

降价潮里扮演的角色,要看北京现代下一步想要什么,官方和4S店的动作分别是什么。

北京现代的下一步,如今还是回暖,至于是否进一步跟进降价潮,当下是必然,但还有一定理性。

以其目前销量最好的伊兰特车型为例,在2022年款时指导价下探至9.98万元起,4S店终端优惠在2-2.5万元左右,实际入门版落地裸车价在8-8.5万元之间。跟进2024年降价潮,官方将其调整至7.48万元起,这属于保持相对理性的跟进。至于不太理性的案例,市面上也有很多,如凯迪拉克XT5直接官降10万元等。

4S店是否跟进降价,这对中级轿车的降价潮是否会进一步发展有比较关键的促进作用。简言之,这之中的逻辑是,如果第十一代索纳塔上市后销量增长较好,官方和4S店再协同给出一定的刺激购买政策,明显抢夺了日系三大以及其他新能源中级轿车的市场,降价潮就明显有继续加大的趋势。不过,考虑到眼前内需相对不足所引发的价格战大前提,再考虑到品牌在回暖期相对不会做特别大颠覆性动作的思维惯性,概率上的数字可能性处在中游水平。

而韩国车在中国车市里的长期性,这虽然是个更大更复杂的话题,却也是更实在更有意义的话题。

从长安铃木退出中国开始至今,如今时间过去6年,伴随着东风雷诺、广汽三菱的退市,和汽车市场的竞争烈度进一步提升。每当有企业发生销量上的动荡时,舆论场的高频话题总会是,XX是否退出中国市场。

韩系车在中国车市的转折点发生在2017年,这之后北京现代历年的销量轨迹分别为:

2016年114万辆,2017年78.5万辆,2018年74.6万辆,2019年70.3万辆,2020年50.2万辆,2021年36万辆,2022年25万辆,2023年25.7万辆。

销量数字上的走势是,北京现代完成止跌,顺带着在中国累计售出超1200万辆,很好的吃到了车市增长的红利。

它的兄弟车企企业,下滑同样出现在2017年,在中国车市近几年的轨迹分别为:

2016年破65万辆,2017年35.9万辆,2018年破37万辆,2019年28.98万辆,2020年24.93万辆,2021年16.3万辆,2022年9.4万辆,2023年16.6万辆。

尽管多数人看到的是业绩下滑,但多数人没有明显留意的是,随着业绩下滑,企业也一如商业规律的在对内减负,如出售工厂、梳理销售渠道、推出新车型等。现代在2021年将工厂出售给理想汽车,2023年年中,现代汽车CEO张在勋谈及中国战略时,后续继续关停和出售工厂,目标是以一座工厂完成合理发展。

商业市场的规律从来都是,能否赚钱、母公司是否有钱和技术来应对竞争与反击,进一步细化到汽车这个领域,还要再加上,能否长期赚钱。毕竟,这不是快销品,不是软件公司,而是需要先期就砸下百亿元投资,甚至要重整供应链体系的重运行,再慢慢收获回报。

那可以说是,将多数不同领域的高管摆在现代/北京现代CEO位置上时,所作出的选择都大概率是继续尝试,因为离死局的定义还很远。还是老话题,现代集团不缺钱、不缺技术,且代表的不止是私人企业,更是韩国汽车工业。

2022-2023年,全球Top3车企,2023年全球销量超730万辆,2023年全球营收约合人民币8750亿元,营业利润约合810亿元,净利润约合660亿元。

如果以企业维度对比,比亚迪集团营收6023亿元,汽车及相关产品营收超4834亿元,2023年全球销量302.4万辆,集团归母利润300.4亿元。从汽车业务的对比上,全球化、销量突破、技术布局等方向,韩国车在多板块值得中国车企研究与学习。除了经营之外,燃油机、变速箱、油电混合动力、插混、氢燃料电池、固态电池等维度的积累与进步,韩国车的掌握度也整体更高。

至于退出的话题,近几年的官方表述和回答都是No。反攻手段是,品牌的高端化,简单一些可理解为,减少廉价车的销量占比,追求主流市场偏高认知的份额(如中级车、紧凑级及以上SUV等),获得利润。

当然,除了商业逻辑之外,这背后的思考还有很多。如,《左传》里的那句,“小国无罪,恃实其罪”。

现代和起亚以及其旗下的N品牌、捷尼赛思等,代表的不仅是企业自身,更是韩国汽车工业的全部身家。两国之间的地缘关系等决定了,它和中国车市之间紧密联系的必然性。

如,2023年12月《韩国经济日报》发文称,中国在韩国汽车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韩国进口乘用车占比中,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车所占比重从2021年的1.2%升至4.3%。数字不大,韩国汽车销量有极强的本土保护性,由现代起亚吃掉超90%的份额,但趋势意义不小。

以及,韩国汽车工业协会(KAMA)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在全球8大主要汽车市场中,韩系车所占的市场份额为7.3%,较2021年的7.7%小幅下滑0.4个百分点,排名第五,低于德日中美。

这之中,除了整车之外,还包括新能源崛起后整个零部件体系的对抗。世界电池看东亚,东亚电池看中国,宁德时代、比亚迪弗迪、中创新航等企业在全球的崛起,吃掉的正是韩国LG化学、三星SDI的份额。

写在最后

而且,除此之外,这还关于“离开简单,回来很难”的逻辑。逻辑虽然浅层可见,但不同决策下收获的结果显然不同,就比如2023-2024年全球地缘政治巨变之下,车企老板和高管们表示后悔的案例越来越多。

2024年3月19日,法国雷诺集团CEO卢卡·德·梅奥接受采访时:欧洲厂商“需要与中国人合作”,而“完全关闭对华大门,糟糕透顶”。

2024年开年,尽管一方面是反补贴调查,但更多是欧洲汽车行业机构和相关人员来华,研讨协同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的话题和动作。以及,奔驰、宝马、大众等高管现身讨论针对中国电动车税收等话题。

谁都知道,汽车行业的规律跳脱不了长期主义的规律,优秀的企业可将周期缩短,但即便是余承东、李想,敢喊遥遥领先,500万元内最好,重新定义1000万元内等口号。却不敢立,自己能X年回本,X年赚钱,X年飞升这类的Flag。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