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汽车讯 “我们由小到大,再到强,强的标志是什么?强是我们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我们的供应链成为全球最强的供应链。”
11月10日-12日,在“2023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罗军民这样表示。
当下,借着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中国汽车工业正迎来由大到强的发展关键阶段。但在罗军民看来,中国汽车工业变强的前提,是供应链也必须变强。
在论坛上,罗军民表示“2023年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企业榜,中国企业只有13家,而且掌握核心技术的除了宁德时代以外,其它的企业在技术含量、规模等方面都还有巨大的差距,跟博世、大陆、电装这些国际巨头相比,都还非常弱小。
在论坛上,罗军民做了《中国汽车供应链布局与安全研究报告》解读。指出我国已经形成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并分析了各产业集群供应链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比如,罗军民指出,长三角是汽车产业集群最发达的地区,除了在高端的车规级芯片、操作系统,还有一些测试软件、工业设计软件等方面还有一些没有掌握以外,其他方面,长三角地区都发展得比较好。
以广东省为主的大湾区,长板比较明显,短板也有。成渝集群有很多长板,尤其在传统汽车方面比较完整。但是也有明显的短板,特别是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面,电机电控、氢燃料电池等等,在智能网联这方面同样存在短板和断点,比如高端芯片和底层操作系统方面。
京津冀的特点是人才集聚,有很好的政策,集聚了很好的研发机构和总部机构,但制造能力相对较弱和分散。而中部地区的长板是在传统汽车供应链方面,短板在电控系统、动力电池这些关键的零部件。
东北集群的长板主要是在传统汽车,特别是以商用车为主的全价值链的供应链比较完整,但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方面有短板,而且非常明显。
“‘缺芯少魂’是我们中国汽车供应链最大的两块短板。”对于这六大产业集群存在的共同特点罗军民总结到。
中国汽车供应链与世界汽车强国之间的差距有多大?罗军民列出了一组数据。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汽车供应链相比,整车的产值和零部件产值的比,前者的数据是1:1.7,中国发展得最好的长三角地区是1:1.5。大湾区,是1:0.75,京津冀地区是1:0.65,中部地区是1:0.7,成渝地区1:0.79,东北地区只有1:0.46。
对于中国汽车供应链的发展,罗军民认为中国汽车作为全球汽车大国,使中国具备条件孕育全球最强大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是我们一个巨大的优势。“过去40年我们做到大,再过20年我们一定是强。”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