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汽车讯 “从市场规模来看,2030年全球乘用车市场年度销售规模会超过8000万台,其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会达到50%左右,接近4000万辆是新能源汽车。”2月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2024百人会论坛沟通会上表示,对于2030年的预测,其认为中国和欧盟将成为全球新能源的领跑区域,渗透率会超过60%。
对于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张永伟从消费、市场、技术、产品、供应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且发布了百人会与麦肯锡联合撰写的课题:《驶向2030-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与展望》。
其中,随着智能化的普及,到2030年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欧美市场,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像中国消费者一样关注汽车智能化。这就决定汽车智能化是企业未来竞争的主赛道。
从关键技术来讲,当前仍然处在创新活跃期。第一个关键技术,是动力电池技术,创新非常活跃,而且成本会继续下降,性能会不断提升,2030年动力电池的成本仍有25%以上的下降空间。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对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对油电竞争的分化会起到一个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第二个关键技术是智能化技术。在2030年,人工智能技术也会成为一个风口,智能驾驶和人工智能将成为推动全球智能出行的关键的新质技术。智能驾驶方面,麦肯锡团队对全球一些高管做了调查,大家普遍认为在智驾领域最先突破和实现商业化的是中国和美国,但这两个国家谁会是最先,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至少中美应该是引领智驾发展的两个主要的国家,这是全球田野调查的数据,也是普遍的共识。
在人工智能领域,智能汽车发展会得益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会在汽车的全生命周期当中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有人工智能手机,未来就一定会有基于人工智能的更加个性化、更加受消费者欢迎的AI式的汽车,智能技术的发展会推动汽车跨越式发展。
从产品层面来看,张永伟表示,未来的汽车会有新的定义,功能也会发生改变。
到2030年,汽车在智能领域会聚集在五大核心功能上。一是汽车通过车联网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比较高的智能化助手;二是高级智能化会让汽车与人实现融合,成为一个有情感化、个性化的紧密伙伴;三是座舱会更加智能,在不同的场景可以实现从人驾转向智驾,人会更加自由;四是在智能化的驱动下,汽车会搭载更多适用于生活、工作的设施和设备,让汽车进一步成为场景丰富的移动空间;另外,汽车会通过车能互动成为重要的能源网络参与载体,车网互动会让电动汽车能源补给成本接近0。未来汽车会变得更加符合我们对生产、生活的智能化期待的产品。
从供应链角度,2030年全球汽车供应链也会出现两个变化和一个不变。
第一个变化。由于全球地缘政治和竞争因素的影响,全球区域化、区域差异化的供应链特征越来越明显,这种区域化的供应链是由规模化的市场支撑的,过去单一区域很难支撑一条供应链。我们判断2030年至少8个以上的区域纯电动乘用车年产量会破百万辆,一个区域有百万辆的规模是可以支撑区域供应链的。
第二个变化。中国和欧美在供应链当中会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国会成为以生产为主的供应链中心,欧美会在创新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大家是并驾齐驱,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到了制造端及产业化层面,中国优势更加明显,比如激光雷达,现在中国的雷达从无到有,头部企业的交付量相当于海外整个行业交付量的10倍,这就是产业化的优势,过去以欧美推动的供应链会转向中国和欧美并驾齐驱,各自发挥不同的优势。
虽然全球区域化、区域差异化的特征明显,但是没有改变供应链全球化发展的总趋势。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实现汽车产品自给自足,也没有能力完全实现汽车所有供应链的自己自足。比如目前全球汽车专利提交量排名前五的汽车企业分属四个不同国家,没有一个国家能垄断,或者封闭所有技术。所以跨国供应链,或者供应链全球合作会继续维持,我们不要走向极端,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