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汽车·抢先试驾 日产轩逸在国内紧凑型轿车市场销量常年位居前三,是最畅销的日系轿车,是朗逸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日产聆风是全球首款量产纯电动车,也是目前全球最畅销的纯电动车,自2010年推出以来已在4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售超过32万台。
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汽车电动化趋势明显,电动车登上舞台并逐渐唱主角。然而,在此之前日产品牌还没有一款国产纯电动车(晨风属于东风启辰品牌),为了弥补产品缺失,东风日产决定把中国最畅销的轿车和全球最畅销的电动车合二为一,推出了轩逸纯电(Sylphy Zero Emission)。
日产研发和生产电动车的历史有70年,并专门为电动车推出了Zero Emission的口号,意思是“汽车本身不再有二氧化碳排放”,这也成为目前所有日产电动车专属的标识。
轩逸纯电最早于年初的北京车展首发亮相,该车基于新款轩逸打造,换上了来自聆风的电驱系统,综合工况续航里程338公里。不久前刚刚公布了其预售价,补贴后16.6万,成为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一个新选择。那么到底轩逸纯电的表现如何呢?在其正式上市前,我们来到祖国最西北的新疆阿勒泰,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试驾体验。
为什么日产首款国产电动车是轩逸纯电,而不直接引入全新一代聆风?按照日产「M.O.V.E」计划,在2022年推出八款新型纯电动汽车,轩逸纯电是其中之一。针对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日产认为从一款知名度更高的车型开始,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而且轩逸所在的紧凑型轿车市场的占比最大,仍是家庭用户购车首选。
另外,日产也尝试在2018年年底,将新款聆风引入中国,因此该车也在年初的北京车展上首次与中国消费者见面。
轩逸的底子,电动化改造
轩逸在中国卖的好,除了日产的品牌口碑之外,本身的产品力也很强,对于家庭用户而言,这是一款开着省油、坐着舒服、空间也大的车。新款引入V-Motion家族式设计,在外观颜值上也更上一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更强了。以上是轩逸的特点,轩逸纯电较好地继承了这些点。
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台以轩逸为基础的车,两者造型相似度95%以上,细节上的不同可以区分。比如,轩逸纯电的前格栅中央设置了充电口,并使用了蓝色的盖板,而更宽的黑色面板则与全新聆风的风格接近。车尾除了必须有的EV电动汽车徽标,又再一次强调了Zero Emission。后保险杠上的扩散器很有运动车的感觉,并用蓝色饰条突出电动车身份。
车身完全源自燃油版轩逸,因此车身尺寸非常接近,2700毫米的轴距和1760毫米的车宽都没变,长度和高度差别细微。在车身方面,轩逸纯电还有两个参数值得关注,整备质量1520公斤,相比燃油版肯定有增加,但增幅不大,可以接受。另外,行李厢容积510升,跟燃油版完全相同,并且标配备胎,说明日产对轩逸的电动化改造合理,考虑了实用性。
这主要得益于轩逸纯电采用的薄片型锂电池,在保证足够容量的前提下,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对车身布局和底盘结构没有太大影响。
内饰的设计在轩逸的基础上略有改动,仪表、方向盘和换挡机构都与聆风相似。仪表盘左侧是一块7英寸的彩色液晶屏,通过方向盘左侧的多功能键控制,可以显示很丰富的内容,尤其是电动车用户最关注的电量、续航里程等信息。调节方便,显示直观,实用典范。
最独特的还是鼠标式(更确切说是轨迹球)的换挡机构,其实这个设计在初代聆风上就有了,小巧方便,延续至今。主要是便于在不同挡位之间切换,依日产的电动车设定模式,前进挡有D挡和B挡,后者具有更强的动能回收力度,是电动车提高能量利用率,保证续航力的关键。
目前,轩逸纯电只有一款车,配置水平不低,但有些不够合理。好的方面,安全配置齐全,VDC(就是我们常说的ESP)已是最基础,还有NISSAN i-SAFETY智能主动安全系统,包括:IEB预碰撞智能刹车、LDW车道偏离预警系统、BSW变道盲区预警系统、CTA倒车车侧预警系统和VSP行人提示系统等,相当于燃油版轩逸的顶配规格。
另外,多媒体和智能互联也是高配,8英寸中控液晶屏显示清晰,并加入了智能语音控制,采用高德导航,与手机功能一致。日产智联可以扩展很多功能,但在网络信号不好的新疆,这些受制于网速的功能就不够实用了。此外,轩逸纯电还可以通过手机远程实时监测。对于新世代的电动车,智能化、网联化也是必须具备的素质,这方面轩逸纯电是主流水平。
舒适性考虑也比较全面,前后排座椅都有电加热,在冬季是个应对寒冷,还比开暖风效果更快、更好的配置,并且还有方向盘加热,对驾驶者很体贴。那有什么不合理呢?定速巡航缺失算一个,另外,后排如果有空调出风口就更好了。
前面提到,轩逸纯电的电池对车身影响不大,但还是有的,体现在车内乘用空间。放置了电池后,车内地板高度增加了,相应的座椅高度增加,影响到了乘员的头部空间。前排还好,比较明显的是后排,正常身高的成年男性乘客,头部都会感到有点压抑,虽然日产增大了后排靠背倾角,并在车顶做内凹处理,以改善这一情况,但最终表现并不理想。
聆风的内核,强调舒适、高效
最关键的留在最后说,对于一台电动车,三电系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轩逸纯电的电驱系统,包括电机、电控直接来自聆风,电池则针对中国市场略有调整,总体来看是业内最成熟、最可靠的,这是已售出的32万台聆风累积的宝贵经验。
电动机为最常见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80千瓦,峰值扭矩254牛·米,与国内其它一些电动车相比,这个参数不算亮眼。在日产看来,对于一台家庭使用为主的电动车,坐拥大扭矩、零延迟的优势,性能已经足够强大了,日常行驶的舒适性更重要。舒适为主的调性,从聆风延续到了轩逸纯电。
标准模式的动力输出顺畅,响应积极,起步后加速很有力,0-50km/h绝对够快。这种加速力度一直持续到100km/h以上,同时又不会让乘客感到不适,相比之下,有些电动车表现出强烈的推背感,驾驶者很嗨,但乘客其实很不爽。正因如此,轩逸纯电并没有设置运动模式。
ECO模式下性格大变,踩下加速踏板,就好像垫了一个棉花包,动力响应很迟缓,输出功率也降低了。除了动力输出的变化,ECO模式下能量回收的力度也更强,减速时更高效回收动能,将其转化为电能。如果是使用B挡,也就是强制能量回收,那制动效果就更明显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池电量(SOC)较高时,能量回收的效率是受限的,因为回收的电能无处存放,即便是ECO+B挡抬起加速踏板,也可能没有很明显的制动效果。随着电池电量的降低,相同工况下,抬起加速踏板回收效率和力度会更强,这可以在仪表左侧的动力输出/能量回收刻度看出,刻度越多表示越强。据日产的工程师表示,轩逸纯电的动能回收效率最高可达22%,这一数值是目前同级别较高水平,对降低电耗、增加续航起了关键作用。
另外,轩逸纯电在电驱上引入的是初代聆风的那套系统,并没有跟全新聆风同步,比如它没有e-Pedal挡位,也就是动能回收力度更强的模式,在拥堵的城市路况下非常实用,右脚只需控制加速踏板就能控制车速,轻松跟车。轩逸纯电的加速踏板很轻,跟燃油版轩逸类似,日常驾驶轻松,但经验不足的驾驶者脚下容易踩深了,ECO模式下就能有效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能耗增加。
日产车型一向对舒适有很高追求,对于电动车也是如此,不仅仅是动力输出更顺,还体现在悬挂的滤震和NVH方面。为了承托住电池,一般电动车的悬挂往往调的偏硬,轩逸纯电的表现就好很多,韧性有了,对大的震动也能很好吸收,不会让人感到太颠簸。此外,行驶中车内较为静谧,除了胎噪、风噪之外,急加速时的电机声音也很轻微,说明日产在电机技术方面还是有一手的。
电池容量38千瓦时,在同级别电动车种并不算高,这是综合考虑续航、车重等因素的结果。三元锂电芯来自宁德时代,采用薄片型结构,使用简单的自然通风系统控制温度,但厂家并没有公布电池包的能量密度。源自最畅销电动车聆风的电池设计,延续了良好的安全性能,从全球范围来看,这套电池累计行驶里程40亿公里,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
轩逸纯电续航能力如何?官方数据,NEDC工况下可以行使338公里,60km/h等速续航里程389公里,这样的数据目前在国内电动车市场只算中等,很多中国品牌的车型已经做到了综合工况400公里以上。实际表现如何?此次试驾选择在地广人稀的新疆进行,除了偶尔遇到羊群、牛群挡路,完全没有堵车,但想跑快也不行,虽然当地的路况很好,但都有严格的限速,经常是限40km/h或60km/h。
一天的行程,虽然地势有高低起伏,但只要最终回到原点,那么上坡和下坡是可以互补的,经过实际体验,我们这辆轩逸纯电乘坐3人,出发时满电续航328公里,耗时6小时19分,行驶222.8公里,平均时速35公里/小时,续航里程还剩190公里,电量剩余41%,这么算的话续航412.8公里。这说明在行驶工况理想,气温正常的情况下,轩逸纯电也可以跑400公里以上。
看着续航开车是所有电动车用户的习惯,如果是在充电网络发达的城市,以轩逸纯电的续航能力,用来做日常通勤使用,是完全没问题的。这其中我比较关心的是电耗(相当于燃油车的油耗),官方宣称13.8kWh/百公里,在现有电动车中这是个很好的成绩,实际感受正常驾驶也的确是很低,如果比较极端的可以更低,比如我们一天的平均电耗仅10kWh/百公里,据说有其它承载人数更好、负载更低的车辆低于这个数。
试驾总结:性价比一般,但有亮点
新能源汽车在2018年下半年集中爆发,这是政策和市场双重驱动下的结果。然而,在此之前消费者的选择主要集中在中国品牌的产品,轩逸纯电是少有的价位适中同时有真实技术的合资品牌产品,对于那些既看中续航等产品实力,又想要一个合资品牌的消费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通过此次试驾,轩逸纯电的特点比较鲜明,有成熟可靠的电动技术,驾驶感受顺畅,乘坐也很舒适,但后排空间有点局促,配置很丰富但可以再优化,续航能力比较真实,产品力在同级电动车中是不错的。但是,结合轩逸纯电补贴后16.6万元的价格,性价比就比较一般了,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再优惠个2、3万元,是个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