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汽车梦。没车的想要台车,有车的想淘汰手里的代步车换一台靓车。尤其是那些设计精良,堪称经典的车,大小伙子谁不想开啊。
然而对于设计师来说,要实现能让世人赞不绝口的汽车设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本国传统文化、时代潮流、最新技术成果都是设计元素的取材对象,但要把它们有机组合起来,让汽车载入史册,就很考验人了。
但总有那些经得起考验的设计元素,最终获得了时间的认可,进入了人类汽车工业博物馆。
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元素才能让人印象如此深刻呢?
汽车承载的文化
汽车刚诞生时,结构简单,外形丑陋。但即使是初生年代的汽车,也承载着当时的文化背景。
德国人卡尔·本茨手造第一辆汽车的时候,想的其实是用内燃机代替马匹作为动力,发明一款不用喂草料也不会排马粪的马车。所以当时的汽车不仅车体设计与马车如出一辙,连中舵方向盘,也模拟了马车夫在车辆正中驾驭马匹的位置。
卡尔本茨的第一辆三蹦子复制品(图片拍自德国奔驰博物馆@猫斯图)
但内燃机时代终究还是到来了。卡尔·本茨设计的这些内燃“马车”,是最后一批“马车”,却开创了汽车时代。发动机、驾驶室、储物空间的三厢结构,以及圆形的方向盘设计,成为了汽车时代最经典的元素。
早期的马车式汽车(图片拍自德国奔驰博物馆@猫斯图)
当内燃机性能日益稳定,汽车真正融入人类社会的时候,人们便迫不及待地赋予它们更多设计灵感,把各国引以为豪的文化特征融入到汽车当中,成就了一批经典的设计元素。
劳斯莱斯最为人所知的特征就是车正脸上那高耸而刚硬的进气口,从1905年的老爷车,到现代动辄数百万的劳斯莱斯魅影身上,都能看到这张充满权威感的前脸。
1905年的劳斯莱斯(图片来自wikipedia)
其实这是致敬了英国最早的国教中心教堂圣保罗大教堂,是两位英国创始人特别的匠心。尤其在那些新大陆的美国同行崛起时,这种带有英格兰文化附加意义的设计风格与品牌绑定,成为了彰显身价的符号。
教堂前脸和汽车前脸的联系很明显(图片来自wikipwdia)
而在擅长汽车设计的意大利,老牌设计师宾尼法·利纳则在上个世纪为包括法拉利、阿尔法·罗密欧、道奇、捷豹在内的诸多厂商设计了标志性的“帆板”结构,改善了汽车的空气动力学表现。而这种高精尖成果的灵感来源,则是欧洲大陆上那些千年哥特式教堂的支撑肋板。
最典型的就是捷豹JXS后窗过渡到后备箱的线条辣么美(图片来自Wikimedia Common
巴黎圣母院是大家最熟悉的哥特式教堂了
传统文化总是能刺激设计师们找到经典元素,完全可以在工业博物馆里供人欣赏数百年。
设计里的时代与潮流
除了传统文化,汽车设计师们也很擅长从时代元素中寻找设计灵感。
在表现美国50~60年代风情的电影里,你基本都会看到一辆有骚气尾鳍的豪车,搞不好还是粉红色的。在相关的游戏里,这种车也很常见,这种尾翼几乎成了那个时候美国汽车文化的象征。其实,这种设计元素本身也来自时代。
50年代末,豪车品牌凯迪拉克面临销量危机,为了争取客户,他们孤注一掷地把美国火箭的尾鳍元素应用到了汽车尾翼上。没想到这个“疯狂”的设计一炮而红,为凯迪拉克创造了巨大的利润。
1959年凯迪拉克运用火箭尾翼(图片来自wikipedia@michael)
这显然是太空竞赛时代的梦想与现实结合的完美产物。
美国人的太空梦想也不止于此,更引领了一种跑车尾灯的经典排布——四个并排圆灯。一直到今天,在夜幕里看到四个红色的圆圈在前面,人们也会知道前面的车一定是一辆优雅而强劲的猛兽。而这种设计风潮源自60年代美国太空科幻漫画对宇宙飞船的描绘。
科尔维特的典型后灯一看就很快(图片来自wikipedia)
1957年,为了适应这种市场反馈极佳的跑车设计,美国国会还被迫修改了法律,把对车灯的规定从两盏圆灯放宽到四盏。
另辟蹊径的是从赛道文化中寻找灵感的意大利法拉利。
80年代,法拉利发现60年代就已经出现的楔形前脸设计解决了赛车高速行驶时产生的升力,便将其应用在自己的量产车F40和F50上。而在21世纪到来后,他们又在楔形的基础上加上了大尺寸贯穿式前唇,这也是一项成熟的赛道技术,让法拉利汽车看上去更为凌厉霸气。
法拉利F40可以说是一代楔形车典范
在新世纪,这种变化的主导者之一,是来自西班牙的设计大师胡安马·洛佩兹。他在此前还为兰博基尼服务过,最出名的作品是萌萌的兰博基尼MIURA概念车。
丑乖丑乖的兰博基尼当然买是买不起的(图片来自Wikimedia Commons)
在德国,随着时间推移变化明显的,则是汽车的线条。
众所周知,德国上个世纪的国民车是圆圆的大众甲壳虫。它的流线型车身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高端空气动力学成果,也奠定了德系车对流线的追求。
但到了更追求力量感的当下,和大众在股份和血缘上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奥迪也开始将继承自历史的圆润,与锐利的力量感相结合。表现在车型上,就是在沃尔夫冈·艾格主导下设计出来的三代TT和R8两款跑车。
R8号称全球车迷都想要的超跑线条非常凌厉(图片来自wikipedia)
作为技术和潮流的化身,汽车设计从来也不能是“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更应该是和时代紧密相连的。
中国做了什么?
看了这么多汽车设计元素,我们能感觉到,精心选取的元素,会成为品牌乃至国家的门面。但如果要说起中国在这方面做的贡献,好像也只有红旗车尾灯上若隐若现的大红灯笼了。
但希望正在发芽。
近年来,自主品牌在设计方面的进步很大,而且有不少品牌都在力求把中国特色融入汽车当中。
比亚迪就是其中取得不错成绩的一个,搞出了不少大新闻。先是请来了我们刚才提到的沃尔夫冈•艾格,他在之前的职业生涯里操刀的是“有史以来最漂亮的量产车之一”的阿尔法•罗米欧8C Competizione和“全球车迷最想要得到的超级跑车”奥迪R8。
教父级设计师沃尔夫冈·艾格和比亚迪的年轻人们在一起
2016年,艾格受邀成为了比亚迪全球设计总监,带领团队为比亚迪打造出了取材于中国龙的全新“Dragon Face”设计语言,被定为了比亚迪的家族前脸。
当设计感满满的前脸应用于比亚迪宋MAX之后,果然好评如潮,短时间内便攀升至了中国家用MPV市场的月销量前三。车主们都在感叹,过去那个设计平庸的比亚迪一去不返,它有趣的灵魂找到了好看的皮囊。
随后推出的全新一代唐、秦Pro、宋Pro等车型,都采用了这张龙脸,比亚迪的辨识度一下就上去了。
全新一代唐
然后,比亚迪又于2018年年底请到了西班牙设计大师胡安马·洛佩兹,他正是刚才提到的兰博基尼MIURA的设计者之一。他后来参与设计的La Ferrarri则被誉为“超跑三大神车”。而今年,打造了奔驰现款“领袖座驾”S Class内饰的瑞士人米开勒·帕加内蒂也前来加盟
三位欧洲大师齐聚一堂
三人组成设计铁三角,联手的第一件作品,就是今年4月引发行业地震的E-SEED GT概念车。
E-SEED GT的前脸仍然是家族式的“Dragon Face”,但又有所不同。
设计师们想让这辆车成为引领电动时代的作品。纯电车不需要进气口,“龙嘴”设计得以向两侧延伸,形成具有整体感的前唇,增强视觉宽度的同时还能够增加下压力。
这就是赛车级超跑的前脸啊!
中国龙的“龙须”,是全球首创的行车灯样式,将日行灯与原本的装饰性的铬镀条结合,实现美与功能的结合,视觉效果极佳;“龙爪”则在前、后翼子板处划出了四道刻痕,也就是气流通道;后窗玻璃应用了“龙脊”元素,布置了五条的扰流板,和高位制动灯,挺起巨龙的脊梁;“龙尾”自然向后过渡,将气流引入行李箱盖与尾灯之间的夹层,是空气动力学的胜利。
炫酷的前脸
五条扰流板
“龙尾”流畅的过渡
钻到车里,你也会发现E-SEED GT的内饰也有与外观呼应的“龙脊”元素,车门还带有“龙鳞”元素的图案设计。
可以看出来,比亚迪E-SEED GT概念车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IP“龙”,也深深地烙下了电动化时代的烙印。
对于三位大师来说,这是一个亲身参与历史的机会。
未来是电动车的时代,而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的技术储备和潜在市场将让它成为电动车时代的弄潮儿。在这里挥洒设计灵感,就是给未来打下自己的烙印。
正如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内燃机车时一样,他们希望这是告别旧时代的最后一辆车,也是开启电动化、智能化新时代的第一辆车,能够在汽车博物馆里代表我们当下的时代,任后人品评。
E-SEED GT 的智能化座舱中三屏互联、可隐藏式方向盘、DiLink 智联系统等高科技
更多惊喜还在后面。
6月25日,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黑水晶”也投入使用了。设计草图,就是沃尔夫冈•艾格在一张餐巾纸上画下的灵感。
在他的想象中,这座中心外层将覆盖大量黑色玻璃框架,像晶莹剔透的“黑水晶”一样,聚集精华、激发能量。
艾格的草图
在这座“黑水晶”里,设计办公区、油泥模型区、设备加工区、综合评审区、虚拟评审区等分区互相开放连通,设计师能够随时感知设计落在模型上的效果,让设计氛围更通透,评价更快捷。
这也是一座充满现代感的设计中心。比亚迪引进了来自德国、意大利的先进加工设备,快速精准地制作模型,让设计师得到最快的反馈。
高大上的模型设计区面积和设备处于业内领先
内饰设计区则装备了行业领先的材质扫描仪,只用扫描就能把材料的材质、纹理、质感等信息在设计图上表现出来。
这一切都服务于比亚迪小小的野心:他们想把这里打造成一个“艺术品”设计殿堂。不仅设计汽车,更有与汽车相生相伴的前沿交通体系,从全局的角度打造交通艺术品,让未来照进现实,让梦想落地成真。
这时候这三位世界设计教父到来的意义也就明了了。他们不仅仅是在设计单独车型的好车,更重要的是助力比亚迪完成一整套媲美国际巨头的设计标准、设计流程、设计体系。为比亚迪设计的“再向上”和引领电动化、智能化的设计趋势,提供持续、稳定的体系化支撑。
比亚迪为中国汽车未来注入能量
这将不仅是比亚迪的家族积淀,也是中国汽车在设计领域为世界做的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