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三次创业,三次“从0到1”

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三次创业,三次“从0到1”

凤凰网汽车讯 从一根弹簧到一台微型车,再到一台电动车,看似巨大的跨越和突破背后,小康在实体经济、制造业深耕了30年。如今,SERES(赛力斯)将小康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点。售价超过30万,这是中国品牌向往已久的领域,兵行至此,小康不仅要面对产品技术的创新,还需要重塑一个有足够说服力的高端品牌,而这正是长久以来令中国车企孜孜不倦的课题。信心何来,何以兑现,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兴海在做客凤凰网汽车《赵福全研究院》时毫无保留、一一回应。

自动播放

三次创业,三次“从0到1”

面对镜头,张兴海笑言:”老实说,我这个人就喜欢做“从0到1”的事情,这也可以说是我的一个人生追求。“小康的三次创业都遵循着这一准则——突破、从无到有的突破。一家企业很容易带有创始人或者领军人的性格特征,而熟悉小康的人知道,小康正是这样一家企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家电市场曾面对与汽车产业类似的困境——零部件。当时,全自动洗衣机大都来自日本,每台全自动洗衣机的拉线开关里都要用一根弹簧,起初这种弹簧的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一根进口弹簧的价格超过1美元。小康研发并生产出了同样性能的弹簧,价格只需要1元多人民币。小康成为当时国内唯一一家掌握此项技术的企业,一举在该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地位。至今,这项弹簧技术仍然在被广泛使用。

2003年第二次创业,小康决定进军乘用车市场。经过深思熟虑,张兴海目标锁定微型车市场。小康工业集团和东风汽车各自出资50%,成立合资企业——东风小康。经过十余年苦心经营,东风小康交出了“微型车份额稳居市场前三、技术水平位居第一梯队”的成绩单。

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三次创业,三次“从0到1”

名望、财富?为何再出发?

短短几行文字,无法描绘创业路途中的曲折和艰辛,但从张兴海的陈述里,仍然能够感受到创业者的顽强与艰辛。

“1986年,我开始第一次创业时只有23岁,当时对零部件毫无了解,完全是从零开始;2003年,我开始第二次创业做整车,之前根本没有做过整车,也是从零起步,而且作为民营企业又很难拿到生产资质,后来通过和东风汽车合资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结果来看,前两次创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考虑个人的名望、财富,这两次创业对张兴海而言已经足以。因此,当张兴海带领着小康又一次站到了创业的起跑线上,这外界对他的初衷感到好奇。毕竟,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助益甚大的补贴政策正逐渐淡出;资本、技术各路人马枕戈待旦;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已经有所了解,却还在观望电动车的性能、便利性是否能匹敌传统燃油车。不得不说,SERES(赛力斯)来得不算早。这个时候挤进这片红海,对任何品牌和企业家而言都谈不上轻松。小康有什么必要这样做?

“穷怕了”?

为什么不惜“晚一点”,也要冲击高端电动车市场?

张兴海的答案十分坦率——“小康之所以选择做电动车,而且选择从高起点做起,也是因为我们‘穷怕了’。这个‘穷’不是指财富上的‘穷’,而是指在技术和品牌层面上的‘穷’。没有核心技术,没有品牌溢价能力,我们就‘穷’。同样一辆车,我们的售价是10万元,如果换个车标,可能直接就卖到20万元了。”

张兴海的说法,不仅是小康自己的体会,更折射出全体中国汽车品牌的辛酸。

多年来,中国车企在品牌向上的进程中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社会各界有目共睹。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尝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按照SERES(赛力斯)首款车型(金康SF5)27.8-45.8万元的预售价格,想让消费者为其买单,小康需要确保产品和品牌都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信心和底气从何而来?

无产品不创业

首先是对产品的信心。张兴海直言,造车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产品的复杂性自不必说,关键造汽车要对客户的生命负责。“可以说这十几年来,我们每天都是如履薄冰,始终保持着对产品质量的高度敬畏,也因此赢得了客户的认可。说到底,如果不把产品做好,没有赚到钱,是谈不上再发展、再创业的。所以,除了顺势而为和满足需求,支撑我们打造30万元价位电动车的根本原因还是我们自己的技术积累和能力储备,这也是我们的底气和信心的真正来源。”张兴海如是说。

大势在握

另外一部分则是对外部形势的判断。张兴海将其归纳为三点:一是产业大势,企业发展一定要顺势而为,所谓“既要正确地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顺势而为就意味着做正确的事。

在他来看,小康进军电动车就是顺势而为,因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大势,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4年就明确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因为中国已经把新能源汽车提到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在张兴海看来,这是小康敢于投入大量资源造电动车的最大底气。这些年来,国家各部委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二是市场需求。相比于燃油车,电动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更好。很多开过电动车的用户,都很喜欢这种驾乘体验,甚至不愿意再去开燃油车了。

三是社会需要。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很多城市经常受到雾霾侵扰,大家都渴望拥有蓝天和白云。电动车在使用阶段没有排放污染,这一点是燃油车做不到的。小康生产燃油车的经验,让张兴海认定燃油车即使满足了国家排放标准,对环境仍会有一定的影响。“

正是基于政策、市场和社会的多元需求的判断,张兴海毅然决然地开启了第三次创业的征程。

重起炉灶

在汽车制造领域打拼多年,张兴海深知造车不易,他强调:“制造汽车需要敬畏生命、敬畏质量,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从技术开始,宁愿起步晚一点,起点高一些。”

然而企业家的情怀终归是要消费者来买单,小康想要突破传统品牌形态,决胜高端电动车市场,张兴海要说服的是消费者。

“电动车不能穷技术,没有技术就没有核心的产品,没有核心的产品就没有品牌的盈利,我们不能重复传统汽车商业模式的发展思维。”实际上,张兴海早有打算。

为了真正做好电动车,为了确保产品一经推出就能树立良好的品牌口碑,张兴海决定在技术高地上“筑巢引凤”,把新能源公司即金康的总部和研发创新中心建在美国硅谷。生产环节要参照国际上最高端的电动车技术标准进行,制造体系要与之前传统车的制造体系彻底分开,人员、装备、工艺,生产流程一概如此。在这样的指导理念下,SERES(赛力斯)在重庆两江建起了水平一流的智能化制造工厂。张兴海透露,参与建厂的供应商说,现在中国最接近“工业4.0”境界的汽车工厂,一个是宝马在沈阳的工厂,另一个就是小康在重庆的工厂,而且由于时间关系,重庆工厂在一些方面优于几年前建成的宝马工厂。在与消费者关系最为紧密的终端销售环节,采取体验式营销,先体验再购买,不体验不购买。

新制造·新电动

这些投入落脚在产品身上,凝聚成一个崭新的理念——“新制造·新电动”,这一理念的塑造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摸索。张兴海和他的团队利用三年时间考察了全球一流的电动车产品及技术方案。“新制造”是立足于智能制造,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建立的全链条、全闭环的全新商业模式。所谓“新电动”,初衷是解决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张兴海判断,自建充电站的商业逻辑难以复制,SERES(赛力斯)需要向技术路线寻求破解之道。最终,基于全新的电动汽车平台、兼容多样化的燃料来源、以电机驱动的增程式电动车成了最理想的选择。据张兴海介绍,在西藏进行进行试驾的过程中,SERES(赛力斯)的“新电动”车在性能表现超越燃油车甚至大型SUV。

如果要跻身高端电动车领域,技术突破不可或缺。技术,已然成为小康和张兴海在三十余年创业征途中最真切的渴求;也只有这样深入骨髓的渴求能够支持企业向变革深处进发。张兴海为小康的电动化之路制定了规划,最晚在2025年前后实现全面电动化。此刻对电动车技术的大举投入,将是这一计划最强劲的推动力。

品牌的成长和产业的升级时刻在召唤张兴海这样的企业家,每一次创业都是一段有始无终的征程。经过三十年风雨兼程,小康又将开辟一番新天地。端正心态、准备好武器,SERES(赛力斯)已经准备好参与产业变革的搏杀。每一个对民族工业怀有热情的人都将祝福张兴海得偿所愿,在未来10年看到小康跻身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第一梯队。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