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的英国往事
汽车
汽车 > 汽车资讯 > 正文

李书福的英国往事

人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放在20多年前,提起李书福,外人多半嗤之以鼻,“傻子”、“狂人”、“造不出车”的声浪此起彼伏。而时至今日,这样的评价早已销声匿迹,再提起李书福,任谁都要竖起大拇哥夸一句:“的确是个人物”。

10月23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又迎来了一个瞩目时刻。在世界华商大会召开期间,李书福陪同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率企业家代表团考察了吉利控股集团位于英国考文垂的伦敦电动汽车(以下简称LEVC)绿色工厂,共同见证了第3000辆全新TX下线,并参观了全球首款量产英伦超级跑车路特斯Evija。

在现场,高云龙主席对吉利在英国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直言,吉利在英国的创新发展,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范。

事实上,相比于收购沃尔沃、成为戴姆勒最大的股东这些如像给汽车圈投上一颗重磅原子弹的消息,在李书福的“全球化”战略里,英国所占的分量似乎并不重,但是李书福在英国书写的故事却也是有声有色的。

李书福野心和艰辛的见证者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李书福商人的潜质似乎也是与生俱来的。高中毕业时,李书福就向父亲借了120元钱,买了个照相机开启了他的创业人生,所以当现如今的李书福在“收购”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时,一切也似是在情理之中。

提起收购,人们首先想到的必定是沃尔沃,毕竟在收购沃尔沃的这件事上,李书福付诸了不少心血,他曾直言“我把身家性命都赌上去了”。如果说英国在李书福收购沃尔沃的路上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那或许是他压抑的辛酸爆发后的见证者。

那一年,47岁的李书福在一间办公室里面对着半米高的文件,一页页签着自己的名字,足足半个小时,而李书福为这一刻却长跑了8年。签完文件之后,他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等再抬起头时,两行热泪却已缓缓流下。

可以说,在签完最后一份文件的那一刻,收购沃尔沃这一路的艰辛必定如跑马灯一般在李书福眼前划过,于是百感交集泪如雨下。而承载并见证了李书福这份情绪的办公室,却在英国伦敦。

而英国与李书福的缘分也不止于此,我们将时光倒退至2002年,提起这一年,人们常常会立刻想起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不久的李书福,兴奋地对员工们宣布:“我们要收购世界名牌沃尔沃!”

当时,外人只当他是痴人说梦,不过在这一年,李书福所瞄准的“收购”梦并不止于沃尔沃。

这一年,李书福还一度在谋划着要收购英国罗孚汽车,结果缺乏经验,又“不懂规矩”,最终被南京汽车公司横刀夺爱,铩羽而归。

但就像李书福对于沃尔沃的执着,三翻四次的拜访让福特公司的很多人都记住了这位笑眼眯眯却十分坚定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不放弃”这三个字,应该是被刻在李书福人生字典上最显眼的地方的。

对于英国李书福也有他的执着,在收购英国罗孚汽车失败的四年后,2006年10月,吉利与英国锰铜成立合营公司,共享技术,成为锰铜的第一大股东,并在上海生产英国历史上经典的伦敦黑色面包出租车。四年前被横刀夺爱的李书福,在四年后实现了“英国品牌中国造”,以自己的真实经历,诠释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而此次高云龙主席考察的LEVC就是在那之后全资收购的,而后李书福在英国的征程可谓是一路开挂,砸下2.5亿英镑在英国考文垂安斯蒂工业园区建设伦敦出租车新工厂,此后又扩大至3亿英镑建立英国研发和造型中心,更是收购了英国路特斯51%的股份,深度参与英伦经典跑车品牌路特斯的全面复兴。

众所周知,“整合全球资源,在关键领域创造协同效应”,这是吉利全球化“融合发展”之道,路特斯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个豪华性能跑车品牌,路特斯也曾与法拉利、保时捷等品牌齐名,在技术储备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觑。据了解,路特斯的产品精髓就在于轻量化,以及强大的底盘和悬架技术。

而至此,吉利也在英国形成了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营销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在利己的同时也带动了英国当地汽车工业的创新发展。

在英创造价值,与首相同框

在礼乐文明数千年的熏陶之下,中国人所展现出来的“大国情怀”是与生俱来的,千百年来,亘古不变。这也造就了中国企业的品质,就像长城董事长魏建军曾经所说:“中国企业‘走出去’,还要给其他国家带来价值。”

而这一点,吉利李书福亦是深知。在吉利收购伦敦出租车之前,考文垂的生产基地已停产,在英国有着70年历史,承载着无数英国人乡愁的伦敦出租车“Black Cab”面临着生死一线,而吉利的出现却让它焕发新生。

“伦敦出租车伴随我的成长,感谢你拯救了英国出租车品牌。”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在2013年来华进行国事访问时特意会见了李书福,“拯救”二字所呈现的分量之重已是显而易见。

的确,这一年吉利集团以1104万英镑并购了英国锰铜公司核心资产和业务,全资控股伦敦出租车公司,并在吉利的影响下搭建起来了相对完整的供应链。

而截至目前,伦敦电动汽车已经出口法国、波兰、沙特、埃及等国家,在中国深圳、上海、杭州多地投放,全世界超过40个城市能看到它的身影。

难怪在当时卡梅伦会感慨万千地表示:“正是得益于吉利集团对伦敦出租车公司的收购,英国的出租车文化才得以保留。”

而这已然不是卡梅伦与李书福的首次同框,2015年李书福兴建考文垂安斯蒂工厂时,卡梅伦也亲自出席,再一次毫不吝啬地点赞了李书福对于中英贸易所做出的贡献。

他说道:“吉利投资2.5亿英镑建设伦敦出租车新工厂,并由此创造1000个就业机会,这是对我们长期的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计划的支持与信任。这会让更多努力工作的人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展现英国在商业和投资领域的开放态度。”

除去卡梅伦外,当时还是伦敦市长的英国先任首相鲍里斯·约翰,贸易与投资大臣利文斯顿也亲临现场,三位英国重量级人物亲自到场支持足以证明吉利的地位已是举足轻重。

诚然,吉利的收购对于英国而言意义非凡,那么对于吉利本身又意欲何为呢?在2015年的这个工厂扩建仪式上,对于结缘英国李书福也给出了他的理由:“作为一个在制造业打拼超过30年的人,我一直对英国悠久的工程制造传统,丰富的专业人才资源和工人高度的职业素养感到由衷敬佩。”

兴教育,造人才

一直以来,除了“造车狂人”以外,李书福还有另一个身份——教育家。或许是因为放牛娃的经历,从小在牛背上长大的李书福,更知读书之可贵。

不论是两年读完初中的学霸经历,还是数次创业后回归大学,“学习”始终都是植根于李书福内心深处所不变的向往,他曾坦言:除了造车,教育是我内心最柔软的情怀。

就如李书福所说,“吉利的创业史也是一部教育史。”在吉利从小作坊到不容小觑的汽车集团这22年的成长史中,8所学校占据着非常之重的分量。

李书福深知受教育是人才走向社会的原动力,而他的这份“植树精神”也不止于是在中国。随着吉利不断加速的全球化步伐,吉利在输出资本、技术、管理的同时,也注重全球型人才的培养,而英国就是其中之一。

2018年,吉利控股集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联合启动国际人才培养计划,打造未来高潜国际人才。未来,吉利在全球型人才的培养合作领域将会遍及欧洲更大范围。

对于教育,李书福曾以“森林理论”来形容自己的用人之道:要移植大樟树,同时也要自己种植小树苗。善于人才的长期培养,这是吉利构筑人才生态体系的秘诀。

在此次世界华商大会上,李书福也强调道:“中英两国贸易的深化,带动了两国企业的交流和发展。吉利希望在未来能够持续整合全球资源,发挥英国在新能源、轻量化领域的研发和人才优势,为全球未来城市交通提供更多元化的解决方案,为中英贸易和技术合作做出应有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英国“脱欧”的临近,现如今车企的动荡也十分强烈,有不少车企已经加入到了“大逃亡”的行列,开启了一场场“脱英”计划。

日系三巨头表示考虑关厂,福特宣称“不会坐以待毙”并对英国工厂进行裁员,宝马、捷豹路虎的态度也趋于一致,撤离、关厂,走为上策。

而在这场“逃亡潮”里,中国自主品牌则显得十分淡定,并未有“脱英”的消息,吉利更是处处透露着坚定,截止目前,吉利对伦敦电动汽车公司的总投资已超过5亿英镑。

那么,随着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所坚称的“10月31日”英国脱欧日益临近,这又将会给吉利带来怎样的影响?而李书福又将如何应对呢?

答案或许已近在咫尺。但可以肯定的是,李书福与英国的故事,还将继续。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