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因疫情取消的日内瓦车展上
emmm,准确说是“日内瓦云车展”上
奥迪正式发布e-tron S家族
还有新一代奥迪A3
一款定位高性能纯电SUV
一款虽然是台燃油车
却有着比任何新能源车都科幻的外观
不得不说
奥迪从沉闷的“官车形象”
再到发展到如今科幻的风格
这车速,90君还真有点跟不上
甚至,连奥迪标志性的quattro
都从曾经的手动介入
到了如今电动扭矩矢量控制
作为奥迪品牌的灵魂
相信即使有小伙伴不熟悉quattro
也绝对见过这熟悉的壁虎标识
更是有不少车主压根不知道quattro
就是愿意买个壁虎标贴在车屁股上
(比如大宝自己)
什么水晶款、金色加厚款···
一对装的、一打装的
更是在TB上应有尽有
甚至如今“逼”得奥迪
都已经不愿意再给自家车型
贴上这经典的quattro标识了
好消息是除了现款奥迪车型
你能在任何品牌的车上找到
这只(各种颜色)熟悉的“小壁虎”
拉力就该是四驱
quattro的高光历史
毫无疑问的是
奥迪品牌能有今天的地位
甚至如今拉力赛全部采用四驱车
都无法不谈quattro的功劳
1981年,奥迪首次加入WRC
开始征战“毫无底线”的B组拉力赛
来向世人证明奥迪的四驱技术
要知道,那时的拉力赛场中
飞驰的赛车都是后轮驱动
站在顶点的蓝旗亚与福特等品牌
丝毫不Care四驱为何物
但奥迪的加入
却让B组拉力赛的疯狂更上一层
1982年后,奥迪开始了赛场超神路
从派克峰再到Tras-Am赛事
从IMSA GTO系列赛再到DTM
奥迪成了赛场常胜将军
四驱系统也成了奥迪的灵魂
但正所谓“玩不过就投票踢了”
直到现在几乎所以房车赛
都禁止四驱车参赛
其实,在40年前的1980年
奥迪quattro首次亮相日内瓦车展
40年后虽然日内瓦车展
因为疫情取消了
却无法阻止quattro向第八代进化
第 一 代
开放式差速器时代
“臭鼬”
这个名字从任何角度上来看
都非常的不文雅
但却是quattro故事的开始
在“很久很久以前”
那天寒地冻的芬兰
一辆代号“臭鼬”的大众Iltis越野车
跟在奥迪100前驱测试车的队伍后
有趣的是,在冰雪路面上
200马力的前驱测试车
始终无法甩掉只有75马力的大众Iltis
奥迪此时意识到
四驱系统不仅可以翻山越岭
对于弯道性能也有着重大影响
1977年奥迪做出决定
将四驱系统移植到奥迪80上
并且取名为奥迪A1
即Allrad 1(全轮驱动1)
测试中,即使安装夏季轮胎
奥迪A1也依然在雪中动如脱兔
但问题是,笨重的传统分动箱
根本无法适应轿车底盘
奥迪变速器系统设计师弗兰茨•滕格勒
想到了一个好方法
使用分动箱输出万向轴在外
前向传动轴在内的空心套轴设计
大幅缩减了四驱系统体积
从而成为了第一代quattro
而“quattro”正是拉丁语中“4”的意思
第二代 - 第五代
托森差速器时代
第一代quattro看起来很复杂
实际上也的确很复杂
三个差速器却均是开放式结构
并带有手动的中、后差速锁
完全就是大众Iltis的魔改变种
1986年,托森中央差速器来了
托森(Torsen)这个名字源自
Torque-sensing Traction
(扭矩感应)
通过蜗轮和蜗杆结构
利用杠杆原理
使得力只能由蜗杆传到蜗轮
从而实现“单向自锁”
从托森A型再到C型
托森中央差速器从蜗杆蜗轮结构
演变到平行齿轮结构
再逐渐演变到行星齿轮结构
从纯机械结构50:50前后轴动力比
还要依靠手动控制后差速锁
逐渐发展为电控多片离合器
整套系统的动力分配范围更广
并依靠EDL电子差速锁
实现两侧车轮的锁止
quattro从原始机械
逐渐发展为电子控制
但时代的发展不得不让奥迪
再次做出改变
为燃油经济性做出进一步改变
第 六 代
冠状齿轮差速器时代
时间来到2010年
quattro迎来了第六代升级
冠状齿轮差速器取代了托森差速器
虽然同样为纯机械结构
但依靠电控多片离合器的控制
冠状齿轮中央差速器
不仅有着更大的扭矩比例调节范围
前后轴的扭矩分配也更加灵活
甚至体积都得到进一步缩减
出色的表现正式宣告托森差速器
已经可以退休了
第 七 代
quattro的争议与妥协
随着新一代Q5的上市
quattro ultra成了争议最大
也是最不纯粹的quattro四驱系统
该系统仅配合双离合变速箱使用
完全基于电控多片离合器控制
使其完全变为适时四驱系统
与大众4motion的Haldex结构类似
奥迪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样
让车辆油耗可以更低
究竟是为消费者节省成本
还是为了环保法案而为之
90君也不好定夺
但毫无疑问这只“小壁虎”
为了时代而妥协了
quattro 2.0
电动扭矩矢量控制即将到来
经过四十年的发展
quattro终于来到第八代产品
选择顺应时代迎来2.0版本
作为全新一代电动四轮驱动系统
quattro 2.0已经不再服务内燃机
从一套机械系统变为了四驱技术
在正常驾驶时
车辆会由后电机驱动
而在车辆出现打滑前
电动扭矩矢量控制技术仅需几毫秒
就能控制三台电机完成四轮动力分配
让普通车像跑车一样快速过弯
据悉奥迪计划在2025年前
推出超过30款新能源车型
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占比将达到40%
quattro的改变似乎在情理之中
但在离开纯机械结构后
这只经典的“小壁虎”还能否延续辉煌
只能看看“对手们”的表现了
截至2019年底
奥迪共生产1050万辆quattro车型
用40年的时间证明了
quattro才是品牌真正的灵魂
随着奥迪逐渐向纯电迈进
2019年奥迪e-tron quattro
在奥地利凯兹堡Streif雪道最陡峭路段
一跃爬上坡度高达85%的陡坡
这正是对奥迪100 CS登上
芬兰开普拉滑雪跳台的经典一幕
最好的致敬
奥迪还能将“带电”的quattro
做出如何改变?
还真有点期待呢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