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比亚迪选择在11月份开启新一轮优惠,埃安选择跟进之时。本以为2023年中国车市,将以降价潮起,以降价潮终。但之后包括吉利、长安与蔚来达成换电合作,华为组建造车联盟,以及奔驰宝马成立合资公司布局充电网络等等,画风似乎一下被拉到了车企抱团中来。更有意思的是,特斯拉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针对旗下车型发起四轮涨价。与此同时,作为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的碳酸锂已经跌到了每吨13万元级别,而几乎是在一年前,碳酸锂的价格一度迫近60万元/吨。谁还记得在今年年初,拉开价格战序幕的,正是特斯拉。那么,现状真的是比亚迪在降价,特斯拉在涨价吗?除了比亚迪之外,其它国产新能源车的动作又如何呢?
LOOKAR
比亚迪、吉利都在降价,特斯拉其实也在“降”?
我们实地对本轮价格调整舆论中心的比亚迪(海洋网)以及特斯拉都进行了探店,作为补充,还加入了今年在新能源板块异军突起的吉利银河。
首先,从比亚迪店内了解到的情况,相比线上的官方限时优惠,就有一定“出入”。以海洋网在销量与价格坚挺程度上颇具含金量的宋PLUS DM-i冠军版为例,工作人员一口就给出了现金优惠8千元的力度,而官方的限时优惠则是5千元(2千抵7千)。当然,销售也补充道,这个优惠幅度是从这个月第四周开始放开的。至于即将到来的12月份,是否还会保持这个优惠幅度,他也不置可否。但从经验判断,即便现在聊到的8千元优惠幅度,应该都还只是一个谈判的起点。另外,所咨询的中配车型(110KM 旗舰PLUS),店内有现车,颜色同样可选。
同样是冲击20万元以内走量市场的中国新能源品牌,吉利银河的首款车型上市时间,几乎与比亚迪宋PLUS DM-i冠军版前后脚推出。而上市半年后的吉利银河L7,从我们到店了解的情况来看,现金优惠幅度可以稳在1万元以上,并且明确表示还有谈判的空间。特别是恰逢月末,从工作人员的表述来看,这是店内比较“常规”的放价时段。同样,作为走量的115km MAX、115km 星舰等配置,都能做到现车销售。有意思的是,至少这家吉利银河经销商在分期方面表现出了非常友好的态度。不仅分期与全款基本没有优惠力度上的差异化,8万元的免息额度对于覆盖吉利银河旗下车型也完全足够,而且所谓的手续费等开销也完全“可谈”。
那么在中国新能源车型继续卷价格的背景下,特斯拉真的是在逆风抬价吗?从我们到店了解的情况来看,至少这个说法是不严谨的。作为直营程度较高,也就是渠道权限相对较少的特斯拉,直接意义上的现金优惠当然是没有的,车价也是随着官网变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优惠,比如说特斯拉常见的保险补贴。从工作人员的表述中就可以发现,走量车型(Model 3、Model Y的后驱版)涨价后不久,购车就推出了8千元的保险补贴。再加上老带新补贴,总额也能接近1万元。当然,如果是对价格特别敏感的用户,也可以选择跨地域提车,去享受当地的购车补贴。更重要的则是提车周期,包括刚换新的特斯拉Model 3在内,都已经有少量现车。即便定车的话,提车周期大约也就在1周左右。作为参考,目前特斯拉官网针对Model 3、Model Y的提车周期,显示的时间都为2-6周。
LOOKAR
成本降了,特斯拉也不打算卷了
从探店的情况来看,我们也能够发现,在年底冲量的背景下,各家车企延续了“金九银十”的让价动作,甚至还有加码。但与年初挑起整个行业的鲶鱼行为相比,特斯拉在持续一年的价格战之后,已经明显有些力不从心。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虽然碳酸锂的成本在短暂的抬头之后,呈现一路下跌的势头。但相比在纯电、增程、插混等技术维度全面推进的中国新能源品牌相比,特斯拉的纯电路线,注定了在成本控制方面,手段比较单一。简单来说,就是一体压铸、底盘电池一体化、动力电池封装、电芯等方面。即便如此,在车辆制造和车身框架维度的降本增效技术手段,中国品牌的跟进速度与力度也是惊人的。比如小鹏、极氪、比亚迪等,在一体压铸、底盘电池一体化等技术上的推进。至于电池方面,特斯拉铺垫多时的4680电池迟迟没有大范围装车。再加上更大吨位的压铸机也还未落地,特斯拉短时间内在降低成本方面,难有根本性的提升。
技术上暂无底牌打出的状态,也直接表现在财报数据上。在第三季度的财报中,特斯拉虽然再次明确了180万辆的目标,且营收也实现了同比9%的增长,但在赚钱这块还是“拖了后腿”。其第三季度的毛利率同比下滑22%,环比今年第二季度,其毛利率也下降了0.3个百分点。仅仅一年时间,特斯拉的毛利率就“蒸发”了7.2个百分点。这种销量涨,但不赚钱的现象。或许也促成了特斯拉现阶段既要让利保销量,又要涨价保利润的矛盾心态。
不过特斯拉倒也没打算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事实上,虽然特斯拉中国工厂的产能一向稳健,今年1-10月份累计交付量已经超过77万辆。而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也不过132.4万辆。但国内产能用于出口的部分同样也是节节攀升。10月份特斯拉约7.2万辆批发销量中,有超过4.3万辆用于出口。对比之下,在今年4月份,特斯拉的批发销量约7.6万辆,而用作出口的不到3.6万辆。
通过走出去来谋求更大利润,成为特斯拉的应对办法。在另一个新能源车高渗透率,且更侧重纯电动路线的欧洲地区,特斯拉Model Y已经大概率将拿下今年的单车型销冠头衔。与此同时,特斯拉也已经在欧洲突破了100万辆交付门槛。事实上中国车企也在谋求走出去的战略。今年前十个月,国内汽车出口总量接近400万辆,同比增加近6成。其中新能源车累计出口接近100万辆,同比几乎翻番。当特斯拉在中国车市的鲶鱼效应变弱,下一个属于中国品牌与之竞争的主战场,或许就将是海外市场了。
作者丨阮嵩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