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汽车时评 “一个项目招标,有5、6家参与竞标。现在报价真是太难了,你以为你报的已经很低了,但还有人比你更低,真不知道他们报的价能不能赚钱。”
“这么搞,最终受益的是长安,让我们这些供应商互相竞争,它坐收渔翁之利。”
在长安汽车2024全球伙伴大会期间,两位长安汽车供应商闲聊到。除了吐槽竞标的激烈外,两位供应商更多的是,在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有竞争力的零部件产品上互相取经。
数据显示,2023年长安汽车销量达255.31万辆,同比增加 8.82%。其中,自主品牌销量209.78万辆,同比增加11.91%;自主乘用车销量159.7万辆,同比增加14.86%;自主品牌海外销量23.64万辆,同比增加39.23%。
“在我们伙伴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7万余名长安员工和产业链上近百万的从业者,一起辛勤的拼搏奉献,总体上我们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在大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向全球伙伴们说到,“整个公司保持了向新向上的高质量发展势头”。
很显然,尽管长安汽车对供应商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作为依靠长安汽车这条大船生存的供应商,只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适应市场和形势的变化。
但是,在这场“家庭聚会”上,朱华荣却对重要合作伙伴——华为,连连“开炮”。
疑问一:为何不选择智选模式?
“开炮”一:华为其它合作模式有问题
众所周知,长安汽车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打造了阿维塔品牌。目前,长安汽车在智能电动领域,共打造了阿维塔、深蓝、长安起源三大品牌,其中阿维塔的定位最高端,也是长安汽车转型智能电动领域成功的关键。
阿维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月前(12月12日),阿维塔科技宣布人事调整,朱华荣担任阿维塔科技董事长,作为长安汽车集团的一把手,朱华荣亲自挂帅兼任阿维塔品牌的一把手,足见其对阿维塔品牌的重视。
数据显示,2023年阿维塔在仅有一款产品的情况下,全年交付了2.77万辆。第二款产品阿维塔12也在12月份开始全国交付。显然,作为新品牌,阿维塔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但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打造的问界品牌,2023年销量已经接近10万辆,单月销量也超过2万辆。
同为华为合作的品牌,长安汽车与赛力斯之间的实力差距犹如鸿沟,但阿维塔与问界的销量差距十分明显。这或许是阿维塔人事变动背后的原因之一,因为作为长安汽车转型的重要品牌之一,阿维塔容不得任何闪失。
“有很多资本市场的朋友问,为什么不和华为一起搞智选模式?为什么要搞HI模式?”在大会上,朱华荣主动抛出了这个问题,对此他给出的理由是:一是“长安的战略,做汽车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二是,“长安做事情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要求,因为其他模式我认为是有问题的。”三是,“我们一定要做对用户负责任的公司”。
很显然,朱华荣对问题的回应中,不仅解答了选择HI模式的原因,更多的是“揭露”了华为智选模式的问题。
比如,他在解释“做对用户负责的公司”时表示,“我们与华为这种模式,我们高层形成了这种创新,强强联合的模式。符合国家的一切,符合用户的要求,也符合真正的商业模式,各负其责。”
此外,朱华荣还进一步指出,“你不能是这个你负责,然后实际你在做。那个是我负责,又是你在做。这里面有很多角色可能混乱,未来一定会带来很多问题,甚至会伤害我们的广大的用户最终的利益。”
很明显,朱华荣所说的“会伤害用户利益”的模式,正是华为主推的智选模式。目前,赛力斯的问界,正是采用这种合作模式,此外江淮、奇瑞及北汽极狐等也采用该模式。
在朱华荣“开炮”华为智选模式前,早在三年前,关于上汽与华为的合作,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言论,在汽车圈引起轰动。此外,广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中,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也曾表示“命运并非掌握在别人手中”。
很显然,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对华为持有戒心。尽管长安汽车与华为合作,但朱华荣却在全球合作伙伴面前公开揭露华为智选模式的弊端,似乎两者的关系并不是那么融洽。
疑问二:为何喊出三个“遥遥领先”?
“开炮”二:广告无底线
其实,长安汽车与华为两者之间,不仅是合作伙伴,同时也是同行竞争者。
作为首个与华为采用智选模式合作的品牌,问界被外界称为华为的“亲儿子”。不仅新技术优先落地问界产品,此外在营销上也倾注了华为的终端营销资源。
从产品来看,两大品牌的新车都搭载了华为的智能、智驾系统等软件技术,但问界的两款在售车型为增程式,阿维塔推出的两款产品为电动汽车。虽然动力配置不一样,但在智能化方面,两者仍然有着共同点。
并且,去年年底上市的阿维塔12,与问界去年下半年上市的问界M7,两者的价格范围重叠。很明显,两款新车的目标消费群体也有重叠。
“这个行业确实卷的很厉害,卷到了很多重要人物说话都乱说了。”在大会上,朱华荣表示,“发布产品、做广告都没有底线了。都是些朋友,我就不说了,我个人认为非常糟糕。我们总体上在引领或带领这个行业健康发展,我们应该有我们的底线。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合作伙伴,应该有基本的价值观和对社会负责任的精神,不要误导我们的消费者。”
很显然,从朱华荣的措辞中,可以隐隐感觉到其矛头指向的正是华为的余承东。
或许是觉得太隐晦,怕大家听不懂。朱华荣接着表示“是领先就领先,但是适当说一点。我上次也连说了3个,我是愤怒的说了3个遥遥领先。因为什么?我觉得这行业怎么这么糟糕。明明就几万块钱的车,几十万块钱的车,非要说上千万。”
朱华荣所说的3个遥遥领先,正是在一个月前阿维塔12上市发布会上,其在介绍产品功能信息时,连着喊出3个“遥遥领先”。当时,余承东正坐在台下,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出席该活动。
熟悉汽车圈的人都知道,“遥遥领先”在汽车圈的走红,是因为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喜欢用“遥遥领先”来介绍产品优势。
此次,朱华荣对3个遥遥领先的解释,原来并不是赞成并学习余承东,反而是其对余承东“遥遥领先”式的营销方式,明显不满。
朱华荣表示,“我相信一个品牌的价值,最后体现在用户,最真实的价值体现不是靠嘴,所以品牌的构建一定是用户。用户在一个短时期内会被蒙蔽,但最后他会体会到你的价值在哪里。”
疑问三:长安汽车与华为合资公司的合作情况?
“开炮”三:三个和尚没水喝
除阿维塔品牌外,长安汽车与华为的合作,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板块。
去年11月,长安汽车宣布与华为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经协商,华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长安汽车及关联方将有意投资该公司,并与华为共同支持该公司的未来发展。
在此次大会上,朱华荣透露,新公司叫“New cool”,涉及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与智能车灯等七大领域。
此外,朱华荣还透露了双方合作的更多细节。
“8月份双方成立了一个工作团队,进行交流,徐直军总当时说,华为和长安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车BU未来发展的新方向。长安有没有兴趣?来共同打造一个立足整个行业,贡献全球的一个平台?”朱华荣说到。
对于徐直军的提议,朱华荣回应到:“这是好事情,你这个想法从价值观,对于整个中国汽车产业,都是一个重大的贡献。”随即,长安汽车与华为的合资合作开始顺利推进。
按照公告可知,长安汽车与华为是要做一个平台型公司,除了长安汽车外,余承东曾公开表示,华为已向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等发出股权开放邀请,并希望中国更有实力的车厂来共建。
但是,在此次大会上,朱华荣在回答“长安和华为怎么能向社会贡献这个资源?”的问题时举了个例子,“在中国大家都知道,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3个和尚可能没水吃,三个和尚失败的案例很多。”
紧接着,朱华荣说到“长安和华为先把这个‘车’拉起来,高速的开起来,让它真正成为一个公用的平台,然后再向社会其它的整车企业和社会各界来开放。”
很显然,作为首家宣布将入股华为新公司的整车企业,长安汽车并不希望与其它整车企业同时加入华为新公司业务,而是与华为合作将平台运行起来后,再招纳其它合作伙伴。这显然与余承东,“希望中国更有实力的车厂来共建”的规划有出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长安汽车2024全球伙伴大会的当日,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为华为全资持有,注册地址为华为总部办公楼。经营范围含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通信设备制造、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
据知情人士透露,“引望”就是承载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核心技术和资源的新公司。
对于新公司成立的信息,朱华荣并未提及,华为官方也未正式向外公布。此次大会上,朱华荣的“三个和尚没水吃”,更像是向余承东及华为的公开喊话。
编后语:
在谈到与华为的合作时,朱华荣站在合作伙伴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疑问“大家关心,说跟华为合作了,还和我们合作吗?”
对此,朱华荣表示“还会,为什么?因为基于当前国际竞争若干问题,华为出口到美国、到欧洲可能还会有些问题。所以这个领域里边还有众多的产业,我们会和其他战略合作伙伴一起,充分的整合全球的一流产业资源,而且它是一个基于市场公平竞争的平台。”
为了增强其它合作伙伴的信心,朱华荣强调“大家千万别忘了,包括芯片、操作系统等具体的业务,打造具有成本优势、超级体验的产品,才有竞争性,所以大家都有机会,我们会一起来共同推进,推动我们长安。”
作为国内的头部汽车集团,在此次全球伙伴大会上,朱华荣像一个“大家长”一样,不仅给合作伙伴们展示了长安汽车的宏大目标,以及相应的大手笔投资计划。但同时,在合作上长安也展示出其对话语权的强势掌控欲。
与华为的合作,长安汽车只是审时度势之举。从朱华荣表露的态度可知,长安汽车绝不会将“灵魂”交给其它人,甚至有借华为之手,掌握其它同行“灵魂”的野心。俗话说,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长安汽车与华为的合作模式,注定要与余承东主导的智选模式针锋相对。朱华荣的“开炮”,不只是长安汽车的站位问题,也是华为内部两种业务相互竞争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