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张国忠(上):国内国外双开花,奇瑞如何延续势头?
汽车
汽车 > 汽车资讯 > 正文

对话张国忠(上):国内国外双开花,奇瑞如何延续势头?

当下的汽车市场,价格战硝烟不断,行业内卷日趋激烈。即便如此,奇瑞集团“油电并行,内外兼修”,在业绩、出海、销量等多维度走在了行业前列。

官方数据显示,奇瑞集团2023年累计销量1,881,316辆,同比增长52.6%,其中累计出口937,148辆,同比增长101.1%,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进入2024年,奇瑞依旧延续了增长的势头,今年1-4月累计销量711,653辆,同比增长55.7%;其中累计出口342,795辆,同比增长34.2%。在大盘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奇瑞集团跑出了行业加速度。

近期,网通社创始人兼CEO孙广阔与奇瑞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围绕奇瑞集团的销量表现、海外市场布局、行业竞争等方面进行了沟通。

以下是访谈实录:

谈奇瑞销量

孙广阔:奇瑞在“出海”领域一路领先,国内市场销量也是节节攀升。从一季度的各项数据来看,奇瑞各品牌呈现出齐头并进趋势,如何做到的?

张国忠:回答这个问题,我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当前汽车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甚至可以说是惨烈,跟十几年前的家电行业一样,淘汰速度非常快。汽车行业的白热化竞争已经进入生死淘汰赛阶段。

对奇瑞来讲,这几年在应对行业变化、顺应行业趋势或者说引领行业发展方面,我们做了一系列准备。特别是经历了第三阶段的战略转型之后,奇瑞从2019年开始二次腾飞、二次创业,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增长阶段。

很多同事、同行都问我,为什么奇瑞最近这两三年的变化这么大?我想战略转型的那几年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个是战略聚焦。奇瑞通过战略转型,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在公司管理层形成了高度共识,要建体系、要树品牌,而且形成了滚动完善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和完整的战略管控体系。

通过战略聚焦,公司上下明确了发展方向,大家力出一孔,目标明确,也更有战略定力。

第二个是技术为本。我们一直把技术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本,在任何发展阶段都是重中之重。我们每年要投入200多亿元做产品技术和研发,其中100亿元用于原始创新,实现从0到1的突破,打造一批别人够不着、追不上的核心技术;另外100亿元用于产品开发,从1到1000、10000,不断推进技术迭代、场景更新,把新技术快速应用到我们的产品上。

而且这些技术不但要满足国内需求,还要满足全球化需求。奇瑞目前有20000多名研发工程师,布局了全球八大研发中心,打造了300多个瑶光实验室,而且我们的研发体系是“没有围墙的”开放式体系,与国内各大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大咖等紧密合作,协同创新。

这两年我们尤其在新能源的三电开发,以及智能网联、自动驾驶、AI、软件,甚至芯片方面做了很大投入。

第三个是国际化。这两年奇瑞在国际市场的规模、效益都显著提升,形成了国际国内市场双循环的格局,这是公司稳健经营的重要支撑,也让我们有足够的资金去做研发,去做长期投入,所以国际化战略是奇瑞最重要的战略之一。

我们始终在不断突破,不仅产品走出去,制造、研发、采购等要走进去,品牌更要走上去。我们的国际化理念是“In somewhere,For somewhere”(在哪里,为哪里),要让自己成为当地的企业公民,要为当地创造价值,要受到当地市场、当地消费者的喜爱。

第四个是品牌向上和多品牌战略。奇瑞集团的四大主力乘用车品牌各有定位,从品牌认知和调性、目标人群方面都有很强的差异化,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不同价位、不同喜好、不同生活方式用户的各种需求。

其中,奇瑞品牌是大众化品牌,面向亿万家庭,主打超值家用和性价比,让用户感觉买得很值;星途品牌主打智能高端,追求奢;捷途主打越野旅行+和家庭旅行+,追求野;iCAR品牌就是奇瑞的“新势力”,满足有年轻心的人群潮玩需求,追求潮。

第五个是机制创新,这也是最重要、最核心的,从人性出发,激发团队的自驱力和活力,发挥机制的力量。这几年奇瑞内部推行阿米巴机制,让各个赛道、各个品牌、各个产品线、各个事业部、经营体等成为独立经营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每个人不是打工者而是企业合伙人。

我觉得这种机制的力量在市场竞争激烈、内卷严重的情况下,尤其能激发团队的潜能。所以今年一季度,我们守住了自去年以来的快速增长态势。去年我们的销量是188.1万辆、营收3151亿元、出口93.7万辆,都创造了历史新高,企业经营质量也显著提高。

今年一季度我们继续乘势而上,一二月份还不小心考到第一名。整个一季度,奇瑞集团销量是52.96万辆,增长60.3%;出口25.34万辆,同比增长40.9%;关键是新能源销量增长了124%。二季度我们各个品牌会全面加快新能源化,混动、增程、纯电都会有产品布局,预计各品牌新能源销量会进入激增阶段。

孙广阔:奇瑞在众多品牌一季度腰斩的情况下取得傲人的成绩,属实不易。但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奇瑞将采取哪些措施维持一季度非常良好的势头,继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张国忠:奇瑞能有当前的状态,非常感谢用户的信任、合作伙伴的支持和伙伴的力量守护。在当前行业拐点期,二季度会是我们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按照去年年底的要求,确保全年实现超过行业平均增长率10%-20%的增速,这是对我们团队的底线要求。

首先,我们一季度算守住了,二季度乃至后面三四季度更要守住。现在整个公司的紧迫感、节奏感都非常强,全员都动起来了,紧张起来,同时大家也充满自信感。

其次,我们四大品牌今年在新能源化、智能化方面都部署了一系列重磅产品。包括这次北京车展我们有25款全新的智能化、新能源产品亮相,基本上每个品牌在每个季度都有一到两款全新产品上市。而且这些产品覆盖的动力全面,其中燃油车型要做成精品,纯电、混动、增程等产品持续迭代推出,我相信新能源产品的突破,会给四大品牌带来一轮新的增量。

第三,今年是我们国际化突破的关键之年,特别是品牌上的突破。奇瑞目前是用多品牌在多个国际市场突破:去年我们基本进入了类欧盟市场,今年产品会进一步在欧盟市场突破,包括右舵市场,今年也会有一系列新产品推出。

第四,通过“技术奇瑞”继续赋能,继续给产品加持卖点。尤其在智能化方面,例如智驾、智舱,以及一些软件、OTA迭代升级等,都会带来新的增量。

第五,就是营销服务。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围绕用户运营上突破,特别是在用户服务上。要利用新媒体拉近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进一步让用户信赖我们,让用户不但对奇瑞的产品满意,也对服务满意,为品牌感到自豪。后面我们会进一步拓展产品和服务边界,满足用户多元生活方式的需求,同时还要在生态上进一步拓展,让用户的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都享受到奇瑞的服务,愿意跟奇瑞黏在一起。

谈海外市场布局

孙广阔:当前很多主机厂都布局海外市场,对于奇瑞集团而言,“出海”已经跨越到3.0的阶段。那请简单介绍一下,奇瑞在欧洲市场的战略布局规划?

张国忠:国内市场现在已经很卷,我们奇瑞是坚持向上卷,卷技术、卷品牌、卷用户价值,而不是向下卷价格,对国际市场也是一样。所以奇瑞坚持向上,坚持用户价值的最大化。

过去一段时间,国际市场的竞争门槛很高,走出去的中国品牌比较少。但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中国品牌都纷纷走向国际市场。

我们作为“出海”比较早的企业,当然更要往上走,要加快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在那些别人也能去的地方,也要守住已有的优势和竞争力。

在类欧、欧盟以及右舵市场,其他有一些品牌可能还没有深度的理解,技术能力、开发能力、验证能力相对不足,我们就要抓住机会,走得比别人快一点。欧盟是一个非常值得敬畏、值得尊重的市场,各项法规的要求也非常严苛。

我们一是要在技术上做好充分准备;二是要“走进去”做好本土化,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才与合作伙伴,做到法规开发,适应性开发和竞争力开发“三个一致”;三是要和欧盟的用户进行交流共创,让产品赢得欧盟用户的信任,同时还要建立本土化的服务系统和能力。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