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的2024:苹果和三星放弃了,国内的L3却稳了?
汽车
汽车 > 汽车资讯 > 正文

自动驾驶的2024:苹果和三星放弃了,国内的L3却稳了?

自从100多年前汽车发明以来,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这个交通工具,一直都在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从最早的摇杆启动,到电启动,从手动挡,到现在的自动挡,从手动控制车内功能,到如今的语音声控,汽车的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在优化开车难度,而自动驾驶的出现,则希望从根本上解除必须由人操作汽车的绑定。

1

自动驾驶的概念一般认为在2013年出现,并在随后的10年间爆发。起初大家对这项新技术的态度十分乐观,相当一部分车企曾宣布在2020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到2025年甚至可以落地L4级的自动驾驶。一时间大家都满怀期待着自动驾驶的大规模落地应用,一切似乎都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但事实上直到今年,市场始终没有看到当初想象中的全面自动驾驶。不仅如此,在过去的几年间,相当一部分科技公司和车企宣布放弃,或缩减了相关业务。这让人不禁疑惑: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早在2014年苹果就启动了名为“泰坦”的计划,投入了大量资源,并组建了一支由谷歌、奔驰、特斯拉、福特等公司顶尖人才组成的团队。然而,今年2月,苹果公司内部宣布将停止电动汽车项目,包括面临挑战的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

有意思的是,苹果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开发成本一直没在支出中明确说明。然而,当该项目关闭,苹果的股价直接上涨了1%。很明显,放弃长达十年,没有任何落地希望的事业,瞬间就能有助于股市表现。

毕竟按照大家一开始的猜想,到2035年,无人驾驶私人乘用车市场可能达到4000亿美元。但到目前为止根据麦肯锡的预测数据看,目前这个行业的集体努力已经花费了超过1600亿美元,但收入却微不足道。可以想象,苹果的股东们早已对无法商业化的自动驾驶项目失去了耐心。

而且,这不仅是苹果面临的问题,它的老对头三星,最近也宣布要放弃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据报道,三星目前已经暂停了自动驾驶的研究,并将研发人员转向了AI机器人。原因同样是在商业化方面不及预期。

2

除开这些科技巨头,汽车制造商其实也面临着现实的考验。通用汽车的自动驾驶子公司Cruise因连续发生事故而有效地停止了运营。通用汽车今年还对Cruise削减了10亿美元的投资。另一家美国车企福特则完全放弃了对L4自动驾驶的追求。

即便是以自动驾驶为核心卖点的特斯拉,近年来也多次接受美国相关部门的调查。联邦检察官以“电讯欺诈”和“证券欺诈”为名义进行调查,“电讯欺诈”适用于误导消费者的情况,而“证券欺诈”适用于欺骗证券投资者的情况。

从科技巨头到车企巨头,似乎大家都难以攻克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难题。这是否意味自动驾驶已经没有未来了?也没有那么绝对,反而预示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比如对于苹果和三星这类科技公司而言,将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的重心从自动驾驶转移到时下热门的AI领域,可能主要是一次战略调整,试图在其他热钱和有望再一次颠覆世界的科技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毕竟科技的发展总是充满不确定性,但正是这些挑战和调整,推动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3

而对于车企和相关政策而言,则可能需要重新评估自动驾驶的研发策略和商业模式。

当下的汽车市场形成的是一个较为成熟且细致的L2级ADAS市场环境。而在“乘用车”和“公共道路行驶”双场景的叠加下,自动驾驶的发展风向已然从早期对全面L4、L5级的幻想,转向了L2+到L3级的过渡。最近国内颁发了多个L3级测试许可证,就是为了促进各种类型玩家积极在政策范围内落地L3级自动驾驶功能,包括华为等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包括促进特斯拉这样的外来企业落地FSD。

至于为什么放弃早期PPT里畅想的L4和L5级自动驾驶,原因很简单——太难实现。目前无论是从成本上还是性能上,自动驾驶软硬件短期内都很难再有质的提升,对于完全脱离人手的自动驾驶功能,法律界和产业界的观点更是对立的。

不过这对于企业来说也许并非坏事。虽然在性能和成本都没达到令市场满意的程度的情况下,完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时间比之前想象的要长得多,甚至可能永远都实现不了。

但当大家认清现实后,清晰了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其实能够更好地引导技术的发展,也不用再继续烧钱,费尽心思追求一些可能永远无法实现的功能和场景。明确L3级的国标,在可见的功能和使用场景范畴内,车企反而更容易提供落地式的体验。

你期待国内L3级自动驾驶的落地吗?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讨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