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惠:汽车行业专利数量持续增长 但质量上与外资企业仍有差距

吕惠:汽车行业专利数量持续增长 但质量上与外资企业仍有差距

5月23日,由凤凰网汽车主办的“2024汤逊湖汽车创新大会”,在武汉江夏区盛大开幕。

从内燃机到新能源,从有人驾驶到地空一体的无人立体交通,人类出行,即将迎来一场百年巨变。在这变革的前夜,凤凰网汽车携手政商领袖、行业专家、企业精英齐聚汽车重镇武汉江夏,以“新出行”、“新智慧”、“新动力”为题,为人类未来出行探寻答案,为企业发展寻找新的动力,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再迈新阶。

吕惠:汽车行业专利数量持续增长 但质量上与外资企业仍有差距

中汽知识产权(广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吕惠

中汽知识产权(广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惠在分享中表示,近十年来,汽车行业专利数量持续增长,2023年发明专利占比达62%,彰显企业创新实力增强。然而,从全球智能网联领域看,中国企业在TOP10中席位较少,显示与外资企业在质量上仍有差距。丰田等外资企业早在多年前便布局多条技术路线,而中国企业技术路线切换频繁,质量布局稍显不足。尽管如此,整体而言,汽车行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正在提升,如一汽集团等企业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中国企业如比亚迪、宁德、北汽新能源等已具备前瞻优势,展现出弯道超车的能力。

对于如何扭转专利领域的不利局面,吕惠建议汽车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订,其次在国际化进程中一定要提前进行海外专利布局,最后就是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做好整体出海的护航。

以下为发言实录:

大家下午好!今天的大会主题叫汤逊湖汽车创新大会,大家可能也知道一句话,叫做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所以我今天整体的主题是通过知识产权来了解一下汽车行业,包括新能源行业目前的一个创新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包括在这些创新情况中,我们现在还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我通过几个方面跟各位做分享。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自己,我们叫中国知识产权运用促进中心,同时获国资局批复的三国个家级平台:包括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应用促进中心,知识产权创新中心以及国家级的专利保护服务机构。我们一直希望做到三件事情:第一件是做好产业生态引领发展的作用,为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知识产权发展进一步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二件事情是依托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和数据平台的优势,提升整个汽车行业创造水平。第三件事情是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文件叫《专利转化运用行动方案》,是十部委专项盯的方案,这里面我们要做的重点工作就是打造特色汽车知识产权市场化应用平台,把知产变资产。

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我们也一直在凝聚行业共识,形成行业合力。从2017年起,我们就成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知识产权峰会,每年还有中国汽车创新大会,我们每年为行业搭建这样的平台。

目前,行业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各家车企都遇到了,就是各种各样专利的问题,我们也在受工信部的委托,搭建了汽车标准必要工作组。仅去年一年我们提供了十份的专报,两份受到国务院副总理的批示。其次,我们搭建行业研究成果,为行业发布权威数据,让大家知道各家的创新水平怎么样。一方面我们发布中国汽车产业年度统计数据,大家都知道其实这些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报告多次提出现在所有的申请量居全球第一,但是我们创新实力真的达到第一的水平了吗?第二方面是质量的问题,我们也发布中国汽车创新指数,也就是说光有数量不行,我们也要看实际背后的质量怎么样,我们基于三大维度17项量化指标,让行业看到一方面我们有创新的动力,我们也有夯实创新的基底。我们也会依托全产业链为汽车产业提供围绕创造、应用、运营和知识产权+的整体服务。

我想跟各位同仁分享一下目前汽车行业知识产权发展情况。这里面从数据来看,我们现在基本上不仅仅是汽车行业,是整个中国所有知识产权专利数量位居全球首位。近十年数据来看,汽车行业整体呈现增长的趋势,2023年光专利数量达到27.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达到17.1万件,发明专利占比数量越来越高,达到62%。跟各位分享一下大概2017年的数据,那个时候各家车企发明专利的占比,那个时候的均值是27%,可以看到五年左右的发展,从27%增长到62%,可以看到各家创新的实力在不断增加。但背后要看看质量,从细分数据来看,从全球智能网联最火热的领域可以看到,虽然我们的数据量第一,但是从智能网联,我们看到全球TOP10里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中国企业非常少,以及我们看中国TOP10,我们还发现一个问题,我们看到第一的是丰田、博世、福特、本田、华为公司,可以看到真正自主企业在TOP10里占有的席位还比较少。所以从数据背后可以看到,其实我们真正质量这块,跟外资企业来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们拿了两家企业做了简单对比。一家是丰田公司在整体中国专利布局情况,一家是国内整车企业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丰田其实是从20年前就开始整体无论是在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技术,还是纯电路线,多条路线并进。虽然我们新能源已经做到弯道超车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做的一些技术路线里,可能我们会在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里来回切换,就说路线可能总是会有变化的状态,其实我们质量布局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但是我们也同样看到,整体大家对知识产权重视程度还是比较提升的。我们可以看跟外资,跟通信行业的对比,我们拉的是一汽集团的情况,一汽这几年发展势头非常好,包括它的发明专利44%,目前现在布局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里面,基本上12%、17%的数据。但是如果拿它跟华为公司或者其他公司比,实际上它和通信行业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我们也细分拉出了一些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领域在具体细分领域的情况。一直提新能源,可以看到在新能源细分市场赛道里,我们现在还是具备一定话语权的,确实也弯道超车了。这里面我们要点出,包括比亚迪、宁德、北汽新能源企业,在新能源领域里做了大量布局,这里面具备了一些前瞻优势。

这里面我们点出几个问题。

第一,其实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发展,但是我们还要认清,差距还是有的,这里面可能包括人才队伍、发展阶段、专利经费支出、价值度体现。第二,我们看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正在加大,包括司法这块提升10倍的赔偿机制。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未来行业诉讼是会频繁增加的,包括海外现在一些诉讼已经开始发声了,在国内内卷情况下,动力电池这块的诉讼也是频发的,所以我们在这个角度,我们要加大知识产权的风险意识。目前广州这边比较典型的是出海情况,已经开始有一些侵权责任险了,包括我了解小鹏目前在海外侵权责任其实已经开始在赔付了,我听到长安领导提到,长安现在国际化进程很快的,但是出海过程中,知识产权风险是加剧的。第三、是手机行业跨境进入,包括目前像Avanci机构,可能各家车企都收到了一些收费的通知,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标准必要专利的许可模式已经进入到了汽车行业,包括也在蚕食我们。现在在日本、德国、美国,其实Avanci都已经在找各大巨头开始收费了,目前中国还没有收到,但是各大整车企业应该已经收到了它的一些函件,所以这个风险问题我觉得是国内主机厂必要重视的问题。

其次,我们跟各位分享一下新能源行业现状,刚才其实提到了,新能源行业已经弯道超车了,我们看一下具体数据,新能源这块我们公开量是持续增长的,其中做的最好的是动力电池领域,我们在动力电池仅这一个领域,现在公开量达到了20.3万件,其中尤其是像宁德和比亚迪一些国内巨头企业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话语权,无论是在专利技术和自己实际技术实力上都已经具备了。包括我们也遴选了广汽,这块我们可以看到广汽核心重点也依然是在动力电池和充电系统,它会完全和车型做相应的技术匹配。

最后我们给出新能源行业发展建议:第一,建议行业一定要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包括《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里明确提出到2025年,尤其是在技术、标准和产业化结合过程中,其中产业化率要不低于50%。其实我们建议行业一定要在这里面布局一些标准必要专利,来加大行业无论是在标准技术还是专利这块的话语权。

第二,其实就是提到了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在出海,出海数据如果从专利数据来看,汽车车企都做的不太好。我可以这么说,大部分车企现在出海是在裸奔的状态,也就是我们在海外没有布局太多的专利,虽然先行者已经出去了,其实背后是潜在非常大的风险。这块我们建议车企在自己国际化进程中一定要提前进行海外布局,即便你不去美国市场,欧洲市场以及其他市场,包括东南亚市场,其实在商标、专利上诉讼问题现在已经开始频发了。所以我们建议车企在走出去过程中,一定要对自己的核心技术做好保护体系的支撑,包括动力电池、充换电领域建议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布局。

第三,如果我们出去纯是裸奔的状态其实风险还是挺大的,我们建议企业一定要加强自己的风险防控体系,包括搭建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防止出现丰田、华为公司在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丰田在2004年进军美国市场的时候,面临了产品全面禁售,包括华为公司在美国市场大家也都知道,也遇到过非常多问题。所以这一块其实有很多企业给我们做了前车之鉴,所以这块我们建议企业一定加大整体风险防控体系,做好整体出海的护航。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