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出息了”|柴眼观察
汽车
汽车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中国车企“出息了”|柴眼观察

汽势Auto-First|柴小娜

小鹏汽车的股价凭什么能暴涨26%,零跑C10为什么能和玛莎拉蒂同框销售,又为什么奔驰宝马奥迪中的奥迪开始采用中方技术定制,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北京车展一个月后,有几个很有意思的点,包括车企大佬开始IP大战和流量争夺,价格战则继续打的水深火热,合资品牌开始抢占插混市场,中国车企智能和电动供应链开始以最快的速度开花结果。

整个5月,尽管财报数据和利润没赢过,但你又能明显感知到中国车企“出息了”。

如果这还不够具象,举一个已经成功的例子。芯片巨头英伟达就好比在淘金时代向一众科技巨头出售挖黄金的铲子。手握铲子的英伟达,5月22日周三美股盘后发布2025财年第一财季业绩,营收创历史新高至260亿美元,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262%。净利润增超620%至148.8亿美元。

当下的智能供应链,中国部分车企正是手握那个铲子的人,尽管还未那么强壮,但雏形已现。正如行业内人士所言,因为:第一,最好的电动化零部件企业现在都在中国;第二,最快的数字化的发展进程在中国,包括座舱数字化、智能底盘、智能座舱、自动驾驶。

也就是说,小鹏手里有铲子,零跑也有,蔚来也有,比亚迪和华为更有。尽管做不到英伟达这样的体量,但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到了浪潮最汹涌的时代,中国车企智能供应链开始开花结果。

因而,从现在看未来,看趋势,这些车企在智能电动的浪潮中坚定地迈向新合资时代,用开放的心态面对出海和全球竞争。他们打破了旧的体制和传统,这些成长与变化的轨迹,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包括小鹏汽车、上汽奥迪、零跑汽车、蔚来汽车等。

以刚刚发布第一季度财报的小鹏汽车为例,毛利率增至12.9%,创历史记录。小鹏汽车2024年Q1服务及其他收入为人民币10.00亿元(1.4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5.2亿元增长93.1%,较2023年Q4的人民币8.2亿元增长22.1%。

同比及环比增长主要归因于2024年Q1的技术研发服务收入,该收入与大众汽车团的平台和软件战略技术合作有关。也就是说,在第一季度,大众帮小鹏赚了数亿元,接下来还会持续入账。

小鹏的电话会议提到了:“通过与大众汽车集团的战略合作,小鹏汽车率先实现了自研智能化技术的输出赋能”。

除了大众,何小鹏表示,现在有一些厂商一直在跟我们沟通,希望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更多合作。说实话,我觉得我们不是一个标准的 Tier1,我们希望能够有更深度的合作伙伴能走向全球。

上汽与奥迪则是另一个层面的合作,毕竟是第一个豪华品牌。

上汽奥迪在电动化方面的需求紧迫。5月20日,上汽集团和奥迪汽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按照协议规划,奥迪将与上汽集团联合开发专注中国市场的全新平台——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

基于此,奥迪加速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深化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在零部件、智能化等层面上进行有效提升。

实际上,技术输出表现在多种形式。

第9代凯美瑞,与华为联合开发了 AI 语音系统。在北京车展上,长安马自达开启合资后时代新模式,依托长安的技术平台,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车型,提供纯电、增程动力可选。大众的全新途观和迈腾,采用了大疆的智能座舱和智驾辅助系统,上汽大众大概率会选择上汽刚刚发布的插混动力。

与此同时,5月,有消息称丰田在华合资公司未来两到三年有导入插电式混动的计划,技术路线大概率不再延用丰田原有的Hybrid模式(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而是有可能采用比亚迪DMI技术(超级混动技术)。

不过丰田中国回应称,目前没有相关信息。比亚迪方面也暂未回应。

除了技术输出,Stellantis 甚至直接与零跑成立合资公司,轻资产出海“立竿见影” ,今年 9 月正式在欧洲开始销售,后续进入印度、亚太、中东、非洲及南美市场,先期以 C10 和 T03 为主,2025 年陆续有 6 款新车在海外上市。

零跑方面表示,零跑的零部件自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接下来希望零部件可以销售给其他厂家。

在汽势Auto-First看来,中国不仅有成熟且性价比颇高的新能源产业链,也有优势明显的电子电气架构,将中国工厂生产的车型推向海外市场,减少了资本投入和运营风险,对于部分跨国车企而言,这样的趋势愈发清晰。

蔚来换电体系,同样是供应链重要一环。5月22日,蔚来的换电联盟再下一城,这次是中国一汽。

蔚来换电的运营逻辑是滚雪球效应,量要起来,越多越好。截至目前,蔚来已经和长安汽车、吉利控股集团、奇瑞汽车、江汽集团、路特斯、广汽集团、中国一汽等7家车企达成充换电战略合作。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正在游说的换电对象是小米。5月20日,雷军率领小米汽车团队到访蔚来,在流出的小视频中,李斌邀请雷军加入蔚来换电体系。李斌说,从纯电往换电,只需要底盘做点适配就行了,你只要做点预留,大概花一千多块钱。

他算了一笔账,把纯电版在产品规划的时候做一个换电版的预留,只需要研发费用多几千万人民币,单车成本大概加一千多块钱。可能带来的增量至少增加20%,实现真正的增程和插混的平替。

不过,蔚来换电伙伴,目前没有奔驰宝马奥迪,没有保时捷,没有全球车企,但显然,这是进行中的目标。

最后,还有一条大鱼,即华为。包括与长安合资的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等。今年北京车展开幕前夕,华为车BU还发布了智能驾驶新品牌乾崑。

一桩桩,一件件,应接不暇。但共同指向集中在三点:

第一,创新是摆脱内卷的唯一路径。

第二,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竞争优势明显。

第三,改善财务表现。

小鹏汽车开启的技术变现,后续会有更多家车企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比如蔚来的换电商业模式、零跑与斯特兰蒂斯技术输出,奥迪与上汽成为首家采用中方技术定制的豪华品牌,这些都将表现在未来的财务指标中。

总结下来,中国车企和供应链在智能电动时代,在多个维度输出,包括技术输出、轻资产出海、换电联盟、“大鱼”华为的独立智能驾驶平台等,始终在全球竞争中保持身位的领先。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