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4年了,奥迪的服务是这样的?中国消费者太难带?
汽车
汽车 > 汽车资讯 > 正文

都2024年了,奥迪的服务是这样的?中国消费者太难带?

最近,奥迪惹上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起因是有一名奥迪A6L车主向媒体透露,自己已经被奥迪车联网的续费提醒弹窗困扰了很久。因为不想付1188元的服务费,奥迪长期让车联网续费的弹窗霸屏,导致屏幕的其他界面都用不了,甚至有时候连倒车影像都激活不了。

看到这个消息,很多网友也是蒙了。这都2024年了,一线豪华品牌的服务是这样的?这位车主的遭遇是该同情,还是该说一声该?普通消费者应该如何应对车企的“增值服务”?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彼此的误会,皆因变化太快?

这名车主的奥迪A6L购于2021年3月,刚好是三年多以前。请注意这个时间节点,因为接下来的三年时间,汽车市场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这名车主在购车时,奥迪送了他三年的车机联网服务。当然了,服务范围其实是很常规的,基本就是三个板块,一是远程控制功能,就是可以提前热车或者提前开空调;第二就是远程定位功能,方便找车;再就是一些附加功能了,比如保养提醒、车辆追踪、紧急救援、违章提醒等等,其实那个时代的大多数车都有这些功能,只是确实用到的机会很少。

对于三年前的车来说,这些功能已经算是不错了,再加上奥迪属于豪华品牌,每年1188元的服务费也不算夸张。毕竟40多万的车都买了,一年掏1000多对于车主来说不算事,毕竟十年其实也就1万多点。

但问题是,这三年的时间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在2021年以前,新势力才刚刚开始冒头,大多数豪车搭载的都是高通820A或者是三星Exyons 8890。但随着新势力开始发力,很多车都换上了更新的高通8155芯片,相比于之前的820A,能实现的功能多太多了,毕竟性能翻了几番,价格也是3到5倍,再之后的8295芯片就更不用说了。

更不用说华为、小米、魅族这些互联网企业也都入场做车机了,不论是界面审美还是流畅度,远不是奥迪的“上古”车机能比。不是每年1188元掏不起,而是在这种情况下再让这些车主心甘情愿掏这个钱,确实有点不近人情。

就像这名车主说的,自己的蓝牙钥匙能够覆盖部分的车联网功能,其余的功能自己用得不算多,就不想掏这个钱了。其实更核心的原因,还是觉得这些功能早已不够炫酷,再掏钱就成了“冤大头”。

就像特斯拉刚进国内那会,很多人还花6.4万选装了FSD功能,其实基本一点用都没有,但他们依然觉得值。因为车主本身不缺这个钱,能让他有个科技领先的感觉,这一点很重要。而奥迪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花钱买一个科技落后,车主不愿买单也很正常。

(2)“强制”提醒,涉嫌违规?

车主不想买,奥迪又想收钱,事情会演变成什么样呢?当然就是各凭本事,“各显神通”。

车主的做法很简单,就是不掏钱,凑合用。管你来多少弹窗,我自一口真气足。

奥迪就是“加大力度”,每次启动车辆,车联网“催费”弹窗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中控屏,如果不手动关闭的话,弹窗还会一直在,像导航、收音机这种传统意义的免费功能也用不了。

更可怕的是,如果没有关闭弹窗,哪怕是挂倒挡,倒车影像也激活不了,这对于习惯了看影像的用户来说,无疑是非常不方便的,并且不安全。在这种情况下,相信大部分的车主都选择了“服气”,毕竟奥迪车主也不愿为了一年千把块钱置气。但遇到头铁的,就只能杠到底了。

而且这个问题很难评,车主用车确实不方便了,但奥迪的做法到底有没有违规,确实存在争议。

我国法律确实对互联网弹窗信息有相关要求,但也只是说应当保障用户权益,不能以任何形式影响或者干扰用户关闭弹窗。那奥迪的“催费”弹窗能不能关呢?确实是能的,只是每次车辆启动又如影而至了,也确实影响到了用户的权益。

只是影响权益这个概念,可能法律意义上与消费者定义上并不一样。或许我们觉得受到了影响,但法律意义并不一定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是旷日持久的“官司”,大多数人肯定耗不起。

(3)如何应对?开源、截流

那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碰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呢?答案应该是开源、截流。

首先当然是选车的时候,规避大规模的后期费用问题。也许现在觉得一年千把块钱很值,但三五年后就不这样看了。因此之前面对类似的服务,功夫汽车坚持的原则是,送十年才叫送。送两三年的这种服务,更多是“请君入瓮”。

另外就是要“开眼看世界”,其实技术发展很快,加装一些第三方的“盒子”,代价其实是很低的。比如现在很流行的华为Hicar功能(不一定是华为的设备,但内核差不多),基本上就是很小的代价就实现了不少的车机功能,凑合凑合用着也不错了。

这就是广开源头,毕竟老车的内核并没有高通8155,在这个基础上再怎么折腾,意义都不大。

然后是截流,前面我们也说了,大多数的人跟厂家都“耗不起”。其实还有一个核心原因,就是很多人把保障自身权益当成一个“万能”的事。比如诉求是不要车机弹窗,维权可能就会演变成要厂家“退钱”。这就是只考虑了自身利益,没有考虑厂家利益。

这里就有人要说了,普通消费者为什么要考虑厂家利益?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厂家做这事百害而无任何利,那它们有动力去执行吗?

车主们可以争取,不弹窗或者少弹窗,或者起码导航、倒车影像的优先级优于弹窗,个人觉得实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毕竟诉求合情合理,而且反正这个钱也很难收到了,厂家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很可能会实现。但要让厂家直接送后面的服务,那如何对那些已经交钱的车主交代?少的收入谁来补?大概率行不通。

(4)功夫拍案

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直在变。记得五六年前买车,很多人觉得买一款20万左右的合资SUV,人生就圆满了。毕竟这是以前30万级别的车,舒适度和功能性都是够的。但现在再掏20万,那能选择的车就更多了。

车机、智能驾驶的进步可能比这更大,三五年前的产品,与现在早就不是一个维度。只能说基于现有的条件,既然现在车已经买了,尽量减少内耗,获得更好的服务吧,大家觉得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