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油电同权”后,你还会选择新能源汽车吗?
汽车
汽车 > 汽车资讯 > 正文

当“油电同权”后,你还会选择新能源汽车吗?

先来看一组数据:2021年中国的新能源渗透率为14.8%,2022年上升至27.6%,到2023年这一数据已接近36%。而2024年4月的上半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竟达到了50%,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已实现平分“天下”了。

近些年来,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销量呈现几何级增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车时往往会优先考虑新能汽车。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新能源汽车有着一些特殊的“权利”,比如可以减免购置税、可以享受上“绿牌”不限行的权利等等。

当然并不是所有新能源汽车都可以享受以上权利,比如油电混动就不可以享受免税、上“绿牌”的权利。而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则可以享受。

也正是在这些有利条件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车销量飞速增长。同时,新能源车企间、新能源车企与传统燃油车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当降价潮裹挟着“裁员潮”汹汹来袭,车市哀鸿遍野。在不断“厮杀”之后,新能源车企虽然收获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也面临着巨大的亏损。换言之,大部分新能源车企目前就是“赔本赚吆喝”的状态。

据悉,头部新能源车企中,能够在2023年实现盈利的只有比亚迪、特斯拉和理想三家。另外,长期的亏损已使一些新能源车企被迫出局,比如威马汽车、爱驰汽车等。虽然一些新能源品牌仍能苦苦支撑,是因为其背后有“金主爸爸”,比如智己汽车有上汽的支撑、极狐汽车有北汽的支撑。

面对车市持续“内卷”的局面,近期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这样卷下去不是办法,企业的目的是盈利,为社会作贡献,交税、就业。现在裁员裁了多少,广汽也裁得不少,这样下去,对社会、对国家会怎么样?曾庆洪呼吁,当新能源汽车纯电占比达到50%时,建议相关部门研究一下“油电同权”—在政府采购、汽车牌照、购车限制、消费补贴等方面,研究支持新能源和HEV节能车等多能源方式并行发展。

如果新能源汽车的一些“特权”没有了,消费者还会选择纯电车、插电式混动这些车型吗?我想大概率是不会。毕竟很多消费者之所以选择新能源汽车,是冲着这些便利“条件”去的。

而且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比如,问界M7上市仅半年就出新款,这也意味着入手新能源车就面临成旧款的尴尬。这也难怪很多网友表示,新能源汽车其实更像是一个大的电子产品,入手就成旧款。

此外,新能源汽车使用者的电池维护和置换也是一个不可确定的问题。虽然有些新能源车企承诺终身换电池,但还未等承诺实现就已倒闭了,最终受害的仍是消费者。并且后续电池的报废,对于环境的影响,同样是较大的问题。由此来看,鼓励多能源方式并行发展,对于社会和消费者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

写在最后

如果未来几年,汽车真的实现“油电同权”,你还会选择新能源汽车吗?当然这个话题是建立在未来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共存的基础之上的。虽然一些行业专家认为2030年,汽车市场将呈现40%混动、30%纯电、30%燃油车的结构,但未来车市格局究竟如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