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效率40%都进不了前十,如今国产发动机到底有多“卷”?
汽车
汽车 > 汽车资讯 > 正文

热效率40%都进不了前十,如今国产发动机到底有多“卷”?

5月份,比亚迪发布了第五代DM技术,官方宣称其搭载的发动机热效率最高 46.06%,为全球最高,吉利高管随后表示不服,也因此掀起了一次发动机热效率争夺战。今年的汽车市场,已经不仅仅是价格内卷,更上升到技术内卷——发动机热效率,这一硬核数据,就成为今年主机厂争夺的技术核心。

说到热效率数据,如果不是比亚迪再拿出来大肆宣传,我们大多数人对热效率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突破40%已经算是非常巨大的成功阶段。毕竟只在2023年,丰田“Dynamic Force Engine”直列四缸2.5L直喷发动机41%的热效率都算是相当领先的,本田地球梦L15B系列1.5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38%仍可以榜上有名,如今国产品牌们都往45%以上去宣传,似乎是有什么技术瓶颈被打破了?

实际上,内燃机的技术进步是必然存在的,但是也说不上发生了巨大的技术突破,如今以国产品牌为代表的主机厂纷纷刷新发动机热效率数据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电驱动为主混合动力系统的普及。在电驱动的主导下,发动机转向发电机的角色,输出担当交由电机负责,因此能减少许多不利于提升热效率数据的工况,也更利于工程师优化发动机的能量转化。在这一背景之下,疆哥带大家认识一些热效率数据比较靠前的发动机。

1.比亚迪第五代DM-i 发动机

最高热效率:46.06%

相比上一代DM,比亚迪DM5.0通过提高发动机压缩比(提升到16:1),优化燃烧系统,采用高效滚流气道设计,采用行星齿轮组的传动系统设计和最新的刀片电池等一系列优化,实现了更高效的输出。

比亚迪DM5.0技术的优势之一是其卓越的发动机热效率。DM5.0搭载的1.5L四缸发动机,,实现了高达46.06%的热效率,至少在目前的量产型号里面属于全球第一。当然,比亚迪DM5.0更大的优势在于市场竞争力,其下放在比亚迪海豹06和秦L两款车型上,起售价格仅为9.98万元,通过实测,DM5.0能做到百公里亏电油耗2L多的水平,综合续航里程轻松突破2000公里。

2.吉利雷神混动发动机

最高热效率:44.26%

在比亚迪DM5.0发布的第一时间,吉利有关方面就出来亮出更高热效率的实验室数据底牌,也足见吉利在这方面是颇有储备的。但目前吉利在售的车型搭载的雷神混动技术还是不如比亚迪DM5.0的,以“1.5T雷神电混 8848”系统的吉利银河L6为例,其发动机最大热效率为44.26%,馈电油耗为4.55L/100km,最高续航为1370km。、

不过值得期待的是,吉利今年或将发布最新一代雷神混动,目前宣传的最大热效率也是在46%以上,瞄准的百公里油耗也是2.X升的级别,满电满油最大续航里程也会在2000公里以上。与比亚迪DM5.0最大的不同之处是,雷神混动拥有DHT Pro(3挡变速器)混动专用变速器,电机在DHT Pro的加持下,将能量直接传递到车轮,减少了中间的能量转换,提高了动力传输效率。

3、东风马赫电混发动机

最高热效率:45.18%

东风近年来在新能源方面的成绩是不温不火,但自从马赫电混技术发布以后,东风也加快了在新能源产品方面的布局,东风马赫1.5T电混专用发动机依托高效燃烧系统、混动专用VGT(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低压EGR(废气再循环)和专门的马赫电机等配套,实现了45.18%的热效率表现。

4、奇瑞鲲鹏C-DM 发动机

最高热效率:44.5%

作为技术宅的奇瑞,早前便在纯汽油机上有所建树,而在插混发动机的热效率上自然也是有一席之地。鲲鹏超性能电混C-DM采用的是第五代ACTECO 1.5TGDI混动专用发动机,使用了包括增压中冷技术、米勒循环技术、缸内直喷和采用催前取气的低压EGR系统等技术,其热效率超过44.5%,百公里加速仅需4.26秒,百公里亏电油耗仅为4.2升。奇瑞方面宣称,量产46%最大热效率的机型将在明年推出。

5、红旗 4GB20TD

最高热效率:44.3%

2023年,红旗发布红旗混动平台HMP(HQ Modular Power),平台采用多挡混动变速器系统,首次采用中压碳化硅逆变器、多层扁线油冷电机等技术,打造了20TD、15TD两款混动发动机,热效率分别达成行业最高的44.3%和45.2%。现在20TD发动机已经搭载在红旗HQ9 PHEV车型上。而另一款最高热效率45.2%的15TD发动机将搭载在红旗H5插混版上,新车最快将于下半年上市。

除了上述的发动机外,长安蓝鲸智电iDD发动机最大热效率为44.28%,广汽传祺钜浪混动发动机的最大热效率为42.1%,广汽集团称其测试的单缸机指示热效率超过52.5%,长城 Hi4四驱电混发动机的最大热效率为41.5%,北汽的轻混电驱动系统发动机最大热效率也达到了41%。

国产品牌乘着电驱动为主的混合动力东风,纷纷实现了热效率的突破。实际上,合资品牌的技术底蕴始终不容忽略。例如,东风日产第二代e-POWER技术同样是以电动机驱动,因而其1.5T发动机可以实现45%的最大热效率。最离谱的是马自达采用SPCCI技术的Skyactiv-X发动机,在没有混合动力系统加持下,理论上能实现48%的最大热效率。面向未来,丰田就将联合斯巴鲁和马自达,发布了全新的面向电动化时代的燃油发动机技术,,预计新发动机的热效率可能超过50%。

但回归现实,热效率这个数据自然是值得追求更高,但汽车产品的优劣并不是只看热效率高低,特别是当下热效率数据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测试标准,况且影响汽车最终油耗的并不是只有一个热效率数据,如果只是因为关注热效率而忽略了成本、电池、电驱等等其他因素,也是得不偿失的。不过,有热效率这个数据,鞭策着各家车企内卷技术,对消费者而言,何尝又不是一件好事情呢?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关注“车域无疆”,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