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
尤其对于中国汽车而言,这是充满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达成年度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问鼎全球第一,汽车出口总量再创新高。
天帮忙、人努力、地缘变,看起来,中国车企正在掀起第四波国际化浪潮。
越到这时,车企越应该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走得更快,跑得更稳。遇到过同样“韵脚”的丰田汽车,或许就是我们的答案。
不出意外,丰田将连续五年登顶全球汽车销量冠军宝座,在福布斯全球2000强排名上,丰田已连续12年名列汽车领域第一名,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以四个维度(收入、利润、资产、市值)来对全球企业进行排名,更全面反映企业的管理、体系、技术、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性。
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丰田在全球化布局中,凭借长期主义战略多次穿越周期,而在中国市场60年的深耕,是丰田全球化战略最典型的体现。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品牌,丰田在华60年间,基于本地化生产、相互信任的双赢合作,成为优秀企业公民的担当,丰田不仅完成了自我迭代,更以陪伴者、见证者、推动者的身份,参与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变迁。
虽是一家跨国企业,我们在中国看到的丰田,就像一位老友,不高举高打,却时刻陪伴,不仅让自己的汽车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也让自己的造车经营理念影响了中国一家又一家车企,推动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向前。
这样的丰田,应该被学习,值得被借鉴。因为行胜于言,做耐心的资本,才能让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之林中应万变。
汽车生产的“启蒙运动”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永不停歇。优秀的企业都是时代的企业,只有在那个对的时代来临之前做好准备,才有成功的土壤。
和早前以单纯的外贸形式出口产品不同,如今的中国车企以“高质量”出海为目标,力争从落后、质量差的标签中脱离而出,这背后需要的,是提前布局灵活的市场适应性策略,对效率、成本等关键指标的把控。
毫不夸张地说,跨国企业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几乎都要践行“丰田精益生产方式”。
丰田车可靠耐用是全球著称,在各种汽车可靠性排行榜一直保持顶尖位置。在中国市场,最直接的例子是丰田混动进入中国市场近二十年,没有出现过一起因车辆事故导致的漏电触电、电池爆炸燃烧的案例。
能够在全球化稳扎稳打这么多年,就是因为丰田不论在何地,都能够将“丰田精益生产方式”理念贯穿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正因如此,即使美日贸易摩擦时期,丰田也通过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成功化解了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成为北美销量最高的品牌。
在华60年,不仅仅是引入“丰田精益生产方式”,更是手把手传授。
在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技术、制造能力尚在学习摸索阶段时,丰田将领先的生产方式、配套供应链、核心技术等一一导入,帮助中国汽车产业“打破空白”。
从这个意义上说,丰田为中国汽车制造生产领域带来了一次“启蒙运动”,也正是在这场对质量控制和生产方式的深刻理解中,丰田作为一个外来企业,在中国汽车市场稳稳扎根,并在中国车企乃至中国制造业中,成为一个鲜明的符号。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国汽车品牌明确提到,“要向丰田学习,在质量上、可靠上把它充分做足。”
据了解,在长城汽车创立初期,魏建军曾亲赴日本花费数万元购买丰田精益生产的书籍,花30多万请人翻译成中文,并要求员工人手一本,学习丰田的造车经验。奇瑞要求团队长期学习丰田坚持精益求精,把东西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
在新汽车概念层出不穷,智能化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造车新势力也依然在学习丰田。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直言制造就要学丰田,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一直是丰田造车理念的推崇者,他对丰田精益生产的管理模式情有独钟,分析零跑的降本增效,你会发现零跑在成本控制上确实很“丰田”。
参与并引入这一流程的中国企业数不胜数,成为中国商品在全球又好又便宜的重要因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或许就是一个外来企业,扎根当地的最大诚意。
追风,亦造风
海上长风万里,等风、追风,都不如自己造风。
中国车企高质量参与全球竞争,不仅要在销量上赢得一席之地,更要做产业链的开拓者、产业链的建设者。
在华60年,丰田汽车早已不再是初入中国的外来者,也不再仅仅是合资阶段的参与者,而是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等多个环节的植入中,成为与中国汽车产业共融共进的一分子。
消费者最有感知的,可能就是丰田众多适应本土市场的新车型和改款车型。早在2005年,丰田就向中国市场导入了全球首款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2013年,丰田针对小型车市场需求,在经过大量本土用户样本调查和路况测试后,向市场推出专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新威驰和致炫。
每一款产品,都是丰田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本土合作模式的成果。
在汽车行业第一波中外合资潮兴起下,丰田就先后与北京、上海、天津、四川等地车企探索合作模式,启动乘用车、商务车、核心零部件等多个领域的合资生产,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的成立,更推动了零部件供应商体系的本土化进程,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2009年,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新拐点,本土车企开启转型升级的新篇章。新能源,成为那个时代的新机会与新动力。
风口之下,丰田加快调整在中国的节奏。
乘风之中,2010年,丰田在常熟成立了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TMEC)。这是丰田首次在日本以外地区,设立世界领先水平的研发基地,使丰田得以在中国开展全方位的本土化研发活动,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成功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和政策导向的新能源产品。
不可回避的是,虽然合资车企竭力保持与中国市场同频共进,但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确实面临一定的市场挑战。越到这时,考验的越是一家跨国企业在当地深耕的诚意与韧性。
丰田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在中国的沟通桥梁变得更宽、更通畅。
2023年,TMEC正式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这标志丰田在中国的发展、合作,不再局限于产品、技术、人才的输出,而是一次跨国车企在中国的现地化研发进入了本地自主研发的全新阶段。
基于自身深厚的技术底蕴和本土化发展优势,丰田也陆续与比亚迪、华为、Momenta、小马智行、腾讯等多家中国车企巨头和科技头部代表合作,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转型加速。
例如广汽丰田铂智3X、一汽丰田bZ3C两款车型在融入中国的智能科技生态中,将配备最新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智能座舱,带来更加安全舒适的驾驶感受,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价值体验。
这两款车,是丰田与中国伙伴合力“造风”的成果,更是丰田“In China,With China”的写照。
量产车,更量产幸福
宏观经济学对跨国企业在他国发展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一个是以产品为中心,另一个以生态环境为中心。
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文化的冲突,对于一家跨国企业而言,融入本地,不仅仅需要提供优质产品,更重要的是成为优秀企业公民——这是对当地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一种情感表达,也是整体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丰田有句名言:先育人,后造车。
在丰田汽车的企业思想中,造车超出商业范畴的更高目标是回馈社会,秉承着“做当地最好的企业公民(Best in Town)”信念的丰田,不仅在中国市场量产安全可靠的汽车,更在中国家庭量产无微不至的幸福。
“先育人,后造车”最直白的体现,就是丰田对于中国汽车人才的培育。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从90年代开始,丰田就意识到中国汽车市场人才短缺的问题,为了在中国打下造车基础,丰田累计无偿捐助超过20亿日元资金,在沈阳建立了中国汽车工业丰田金杯技工培训中心,累计为中国汽车产业培养了4万多名技工人才,为4500多名学生提供了助学金或奖学金,帮助中西部地区近3000位年轻人实现了大学梦。
在前不久举行的2024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现场,许多出行不便的人群,正怀抱着购车实现自由出行的渴望,在丰田展台观望,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们轻松地进入了丰田bZ3纯电动福祉版的副驾驶座位。
福祉车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产业,但是丰田却一路坚持下来,并把它带到了中国市场。在 2022年冬残奥会上,丰田提供赛那、海艾士、柯斯达3款共计 240 辆福祉车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此后全数车辆赠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今年,丰田还和中国肢残人协会合作,成立了“无碍更有爱”福祉公益项目,为走向“无障碍社会”的目标贡献力量。
改善生态环境,更是身为“本地人”的义务。从2000年开始,丰田就在河北丰宁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如今,丰田在华事业体累计植树600万余棵,如果以每一米种一棵树来计算,相当于绿化了1.3条全长约2300公里的京广高速。
这条“高速”,跑出了丰田在华的“态度”和“温度”,持续深耕之下,也累积起丰田在全球的“长度”和“厚度”。
而这,正是车企在出海中要书写的长期叙事——坚定,可抵万千沉浮;穿越周期,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