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聂漪垚
几天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24年乘用车数据,2024年我国乘用车销量2756.3万辆,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1797万辆。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2024年合资品牌乘用车销量已跌破1000万辆,不超过959.3万辆;合资品牌占比,也已不足35%。
从2020年的60%多,到2024年的不足35%,合资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这几年丢失阵地的速度,着实太快,快得都超出了专家预料。
此前,行业专家曾预测,到2030年,合资品牌(包括海外独资品牌)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份额会降到30%左右。一些业内人士也认为,未来中国乘用车市场,会形成新势力40%、传统自主品牌30%、合资品牌30%的“433格局”。
但在2024年3月,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发表了完全不同,甚至是“耸人听闻”的看法。他预言,中国车企新能源产品加速投放,将会继续蚕食合资品牌市场,未来3~5年,合资品牌份额会降到10%。
究竟是像行业专家预测,还是王传福所言?很显然,相对于10%这个近乎“团灭”的“魔咒”,30%更像是决定合资品牌生死存亡的“红线”。
如何守住30%的红线,正在因眼下的不足35%,以及还未出现的止跌或逆转,成为合资车企谁也无法逃避的生死之问。
还会丢失多少?
一个很扎心的事实:当前已经没有人怀疑合资品牌份额还将继续下降,只会猜想下降到多少。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不复杂:最近这几年,合资品牌进入了“加速失守”的通道,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阻止这一趋势的显著变化。
合资品牌“加速失守”的起点,就在2021年。在此之前,合资品牌雄踞中国市场数十年,是绝对的主角。这些从以下三个重要拐点的份额变化可以见得: 2014年时,合资品牌的份额还在70%以上;到2020年时,合资品牌的份额仍占60%以上;但到2024年,合资品牌份额已不足35%!
也就是说,从2021年到2024年的四年间,合资品牌进入了“滑铁卢”的至暗时刻。四年间,中国乘用车市场容量增加了700多万辆,但合资品牌销量却跌去了近500万辆。
市场增加的与合资品牌失去的,大多由自主品牌收入囊中。这一点从车企销量排名也可以看出来,四年前,中国乘用车销量排名前三还都是合资车企,前十里自主品牌车企只占三席;2024年,前四均已是自主品牌车企,且对合资车企形成销量上的绝对碾压。
合资品牌遭遇“滑铁卢”,份额大幅失守的原因,在行业内外也已形成共识,简而言之就是:一场激烈的“新旧之战”,新的赢了旧的。
这场由新势力引领、自主品牌推动的电动智能化变革,在技术、产品、品牌、产业链等方面,近几年迅速形成对传统燃油车的超越领先,从而带动用户心智和市场需求一同加速转向新能源汽车。
在这场变革中,作为旧势力、旧利益代表的合资品牌,大多被动转型,而且速度太慢、力度太小,与新势力和自主品牌的差距越来越大,自然也就越来越丧失竞争力,在这场新旧之战中败下阵来。
至于合资品牌能否扭转败局,现在言之过早,谁也无法确定。但对于合资品牌份额能否止跌于当前,诸多业内观察人士和分析机构的看法是:还会降。降多少?
“两年内还会再降10%,2026年合资品牌份额或在25%”,有人认为。
“合资品牌份额最终在15%~10%之间”,有机构悲观预测。
“不会再差到哪里去了,合资品牌份额会在30%左右”,也有不少人坚定对合资品牌的信心。
30%能否守住?
王传福说,2024—2026年是规模、成本、技术的决战,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淘汰赛。
此言不虚,2024年已经过去,所有人都领教了2024年的残酷,即使目前暂处领先的品牌和车企,恐怕也深有感触。已经拉开帷幕的2025年,又会是怎样的一年?
其实不用多想,当前新能源淘汰赛正酣,关于竞争残酷性,没有“最”,只有“更”。而扩散的新能源战火,也会继续加速席卷燃油车日益沦陷的阵地,此时新能源还没有上牌桌,仅靠燃油车过活的合资车企,会变得更加困难,这便是可以预见的局面。
我们无法准确断言合资品牌能否守住30%红线,因为涉及的因素和变量太多。但我们肯定合资品牌有守住30%份额的可能性,只是,有一些条件不可或缺。
首先是意愿。合资品牌的品牌持有方,即外方跨国公司,有没有强烈地想要留在中国市场的意愿,这是先决条件。没有这一点,无从谈其他。
这一点除了近几年来已经撤离中国的铃木、雷诺、菲亚特、讴歌、三菱等跨国公司,目前还在中国市场的合资品牌,都明确表示了继续扎根中国市场。无论德系、日系、美系、韩系、法系皆为如此,大众尤甚。
第二是决心。有了意愿如果没有决心,也是枉然。决心有多大,直接决定了跨国公司尤其是具体到合资车企,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变化的转型变革力度有多大。
老实说,除了特斯拉这条鲶鱼,德系的大众、美系的通用,日系的丰田、本田,面对电动智能化变革开启转型的时间都不晚,但日系的反复纠结和犹疑,直接影响了日系合资车企的转型力度,造成当前日系合资品牌更加被动的局面,也可以说是其决心不够使然。
第三是速度。对中国市场技术和需求变化感受迟钝、反应慢,是近几年来大多数合资品牌的通病。在汽车越来越具备科技产品特点和属性,产品迭代越来越快的时代,反应慢无疑是非常致命的短板。
因为反应慢,这两年合资品牌没能挤上新能源牌桌,被称为“杂牌电动车”。好在都已纷纷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开始加快速度,布局产品力更高、满足中国市场用户需求的新能源产品。
合资车企该如何反攻?
既然合资品牌有守住30%份额的可能性,那么合资车企必然会奋力一搏,越是生死关头,越能激发人的斗志。事实也应该如此,因为事在人为。
确定了这一点,后面的事,只需要围绕如何守住30%份额开启反攻,来做功课。具体怎么做,没有人当得了通天大神去准确无误地教导别人。所以,我们在此只谈几点要注意的。
第一是价格战。现在看来,淘汰赛阶段的价格战,避免不了。近两年来,汽车市场价格战不断升级、几近恶化,我们抨击、打心眼里厌恶,但是无法扭转。这俨然已成中国市场大浪淘沙的必经过程,要想上桌打牌,就不得不遵守庄家的游戏规则。
合资品牌在2024年已经全员参与价格战,豪华乃至超豪华品牌也无法置身事外。需要注意的是,2025年,价格战会更加激烈,这从1月20日之前就已有近20家车企发动新一年价格战,可以感受到。
合资品牌在2025年应对价格战,除了继续在燃油车上周旋,可能更需要在新能源产品上放开包袱和手脚——要保份额,就要牺牲利润,赔钱也得卖。
这不见得是一个绝对亏本的买卖,上汽大众在2024年对旗下精品电动小车ID.3做出了降价保量的决策,也让ID.3成功跻身月销万辆俱乐部,ID.品牌的知名度和对用户心智的影响获得了极大提升。如今说起合资品牌电动车,人们能首先想起的肯定是大众ID.,这就是收获。
此前有观点认为“让你们先卷,等你们卷死了我再进来”。这一观点应该在日系和韩系品牌中比较盛行,这从丰田、现代等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盈利,与在中国市场的反应对比,可以看出来。
只是,业内也有完全相反的观点认为“等别人卷死了再进来无异于痴人说梦”。持此观点的人士认为,以特斯拉、小米、比亚迪为首的新势力和自主品牌,压根就不会给想白捡便宜的跨国公司丝毫机会。
第二点是产品。这是制造的核心、一切的前提。犹记得2020年特斯拉这条“鲶鱼”刚落户中国时,新势力、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对于电动智能化未来都差不多在同一起跑线,大家也都摩拳擦掌、抱负满怀。
只是两三年过去,合资品牌的新能源产品已经被称为“杂牌电动车”。问题的关键无非出在产品,一开始是“油改电”“油改电”解决后,车辆的智能化又与新势力和自主品牌产生差距。
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则在于合资品牌跨国公司,要么转型的决心不够强,要么对中国市场技术变化和用户需求反应慢、效率低,更多是两者都有。
事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合资车企开始觉悟,并且明确和大力宣告将迎合中国市场特点和消费者需求,加大力度、加快推出全新智能新能源汽车,覆盖纯电、插混和增程,强化智能体验。
与此同时,合资车企也越来越注重一点:加强与中国优秀的新能源车企及产业链之间的合作。这也是我们要强调的第三点:属于智电时代的合资品牌本土化。
除了在本土研发,加强与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合作,也是合资品牌开启合资2.0时代的特色。因为时代变了,以前是跨国公司通过合资品牌,用技术、品牌、产业链优势带动中国市场,现在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和技术赋能合资品牌。
大众在这方面最先谙得其妙,前有大众牵手小鹏,后有上汽大众与上汽集团共同打造全新“AUDI”品牌。这期间,大众还勤于扩大中国朋友圈,地平线、Momenta,大疆车载、华为等,均在其投资与合作名单。
合资车企加强与中方车企及产业链的合作,强化本土研发,事实上不仅是对优秀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的追赶,也是在合资品牌和车企之间,拉开了一次全新赛跑。先起跑和跑得快的,必然更具优势。
合资品牌在华40年,鼎盛时期,头部合资车企的年销量就能超过200万辆。而今,这一切正随着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智能化上的崛起,成为历史。
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曾在内部发言时表示,合资车企不可能再重回200万辆,理性来看,实现120万辆-150万辆可能性更大,而且并非易事。
120万辆-150万辆都已并非易事,这还是指头部合资车企。以此类推,长期处于尾部的合资车企,接下来该面对怎样的压力?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合资车企的存亡,接下来除了放弃幻想、奋力反攻,恐怕已经没有其他出路,除非甘愿退出。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