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汽车原创 广汽集团换帅一事尘埃落定,掌舵八年多后,曾庆洪“交棒”冯兴亚。
2月4日,广汽集团公告称,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80次会议于2025年2月3日(星期一)以通讯方式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公司董事长的议案》。
原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由于到龄退休,已辞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职务。会议选举公司董事冯兴亚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
在业内看来,冯兴亚从曾庆洪手中接过执掌广汽的权杖并不意外。他不仅在汽车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对广汽集团的未来发展战略也有着非常清晰度的认知和规划。特别是在当前汽车行业竞争形势极为负责的背景下,广汽需要一个能够带领公司直面挑战、抓住机遇的领导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有观点认为,广汽在“张房有(广汽第一任董事长)时代”奠定了基础,在“曾庆洪时代”创造了辉煌。此刻,冯兴亚接掌的广汽集团,正处于行业格局重塑的深水区,广汽也处于渴望重新涅槃的低谷期。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仅为1.2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净亏损13.96亿元,录得自2010年上市以来最大的单季亏损。
根据广州市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31032.5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0%,支柱产业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2%。作为广州市内最重要的国有汽车企业,广汽集团面临着多重发展困境。
改革、调整、转型,迫在眉睫。
在新的一把手带领下,广汽能否重现辉煌?广丰、广本如何自救穿越周期并寻找新的增长曲线?埃安、传祺“双子星”如何在厮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万亿广汽”的宏伟蓝图能否如愿以偿?均是亟待广汽新一届领导班子解决的课题。
曾庆洪功成身退,“老广汽”冯兴亚接力
“超龄服役”的曾庆洪,出生于1961年7月,1979年开始先后在广州客车厂、广州市金宝马客车实业公司、广州广客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作,1999年至2005年担任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2005年出任广汽集团总经理,2016年9月28日接棒退休离任的张房有,出任广汽集团董事长。
有分析人士认为,曾庆洪是“高位接盘”。彼时广汽年产销规模超过165万,增长率在国内六大国有汽车集团中遥遥领先。
在曾庆洪任职广汽集团一把手期间,广汽集团的销量由2016年的165万辆增长至2023年的250万辆,营收也从2016年的494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1288亿元,2017年和2018年广汽集团净利润均突破百亿元。
广汽集团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董事会对曾庆洪在任职期间为公司发展所做的卓越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不过,新旧能源切换过程中,价格战、技术战愈发激烈,过于依赖合资品牌的广汽集团2024年销量出现明显下滑,同比下降20.04%至200.31万辆,同期归母净利润预计为8亿至12亿元,同比降幅在72.91%至81.94%之间。
事实上,广汽集团该届董事会任期原本应于2024年10月8日届满,不过广汽集团当时表示相关工作仍在筹备过程中,换届选举延期。
接棒董事长一职的冯兴亚也是一位“老广汽”,且与曾庆洪搭档多年。
1969年出生的冯兴亚扎根汽车行业30年,从2004年12月起在广汽集团任职,历任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销售部副部长、副总经理、执行副总经理、董事,2008年7月起任公司副总经理,2015年3月起任公司董事。2016年曾庆洪出任广汽集团董事长后,冯兴亚于当年11月起担任广汽集团总经理,至今已有八年多时间。
在曾庆洪退休离任之后,冯兴亚接任在情理之中。在汽车行业面临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冯兴亚的上任更能确保公司战略的连续性,让公司继续在既定的发展道路上进行技术创新和业务突破。
不过,冯兴亚上任后,新任总经理人选是来自内部还是从外部引入,目前尚未有明确信息。广汽集团总经理属职业经理人,聘任需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
改革号角早已吹响
领导层变更之际,广汽集团面临的市场环境和八年前不可同日耳语。当下,燃油车被加速替代,曾被视为“利润奶牛”、为大型汽车集团贡献多数利润的合资品牌风光不再。受合资非豪华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影响,合资品牌在经历结构性转型的中国汽车市场利润贡献度降低。
虽然董事长的更替在2025年农历新年后才官宣,但广汽集团改革的号角早已吹响。
失去日系合资利润支撑的广汽集团,试图通过改革强化对自主品牌的管控,去年10月25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对旗下传祺、埃安等自主品牌的管理模式由战略管控向经营管控转变,同步实施相关组织机构改革,建立高效灵活的市场化机制和组织体系。
去年广州车展期间,广汽集团启动了三年“番禺行动”,计划通过产品、财务、采购以及营销等领域的一系列改革,在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60%以上,挑战自主品牌销量200万辆。
冯兴亚表示,番禺是广汽自主品牌的发源地和聚集地,汇聚了自主品牌约3万名员工,集团需要来到研产供销的前线。“如果你要决策,你就必须听到炮火。这就是我们从市区CBD搬到番禺的主要原因。”
2025年是广汽集团“番禺行动”的第一年,将在2024年销售200万辆的基础上,挑战年度销量增长15%的目标。
冯兴亚认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是全局性的,每个企业都可能面临相同的危机。广汽集团将在2025年初全面完成改革,各职能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并或分设,在确保广汽埃安相对独立运营的同时,最大化合并机构、精简流程,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此外广汽集团也提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集团层面的二次混改,建设更具市场化属性的汽车集团。
除了集团层面的系列改革外,摆在冯兴亚面前的另一个挑战是需要带领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突破增长瓶颈。
埃安在2023年销量屡创新高以“黑马之姿”突出重围后,2024年销量持续跌落。2024年下半年埃安RT发布后,带动11月和12月连续录得同比正增长,不过今年1月再次回落,交付约1.44万辆,同比下降42.3%,环比下降近七成。
随着理想、问界、比亚迪等销量持续走高,2024年插混和增程路线逐渐成为主流,新能源阵营内部出现明显分化,混动车型增长态势远高于纯电动车型,采用混动技术路线的车企往往能够更容易获得较好的销量表现,销量位居前列的理想汽车和鸿蒙智行,销量创新高的零跑汽车、深蓝汽车均采用了增程式混动和纯电的动力布局。
只生产纯电动汽车的埃安似乎未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在接受采访时透露,2025年广汽埃安旗下埃安、昊铂两个品牌均将推出增程式汽车。增程车型能否带动埃安重回高光时刻,有待时间和市场检验。
此外,广汽集团和华为的合作仍在深化,双方计划在传祺、埃安和昊铂之外,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产品开发、营销策略及生态服务等领域展开合作。
2025年1月10日,广汽集团董事会通过议案,将投资设立一个注册资本为15亿元的项目公司,作为和华为合作的载体。据冯兴亚透露,双方团队已开始联合办公,首款产品定位于30万元级豪华智能新能源汽车。
(文/菩然 编辑/左茂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