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吉利汽车CEO淦家阅:新能源业务已盈利,吉利从投入期到了产出期
站内

对话吉利汽车CEO淦家阅:新能源业务已盈利,吉利从投入期到了产出期

凤凰网汽车讯  3月29日,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接受包括凤凰网汽车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2024年,吉利新能源销量达到80多万台,新能源业务开始进入盈利状态,此前亏损较大的银河也在去年实现全面盈利。

3月20日,吉利汽车(0175.HK)披露的2024年财报显示,该公司2024总收入达2402亿元,同比增长34%,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大增2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52%,经营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而随着今年银河挑战百万规模(较2024年翻番),吉利的盈利能力也将随着销量的增长持续加强。

除了新能源之外,吉利在智能化领域也从投入期开始进入到收获期。

3月初,吉利发布千里浩瀚智驾。吉利也是全球唯一完成全域AI智能化布局的车企。目前,GEA智能新能源架构、雷神EM-i超级电混、星睿AI云动力、AI银河精灵等前端AI科技成果,已应用于架构、动力、底盘、座舱等智能汽车全域。同时,吉利还将AI深入到产品研发、生产、售后服务等全链路环节,实现了全场景的智能体验,成为AI造车的第一车企。

很多人讲上半场是三电,下半场是智能化,我们是两场一起打的,在三电转型的时候,智能化是同步在布局的。”淦家阅表示,在前面几年大的投入期已经过了,吉利现在已经已经到了产出期。

在推动“智驾平权”的过程中,吉利还特别强调了造车一以贯之的原则——做所有产品第一要素就是安全。一个产品不安全,或者它的质量不合格,这个产品就会变成0,对用户是0价值或者是负价值。

“安全不平权的智驾,是一个基座不稳的空中楼阁。”淦家阅说。

此外,吉利在全球化方面也在加速布局。据淦家阅介绍,吉利银河产品基本是按照全球标准同步开发,同步部署。

吉利也将加强优势市场和重点市场的部署:在中东市场冲击中国品牌第一,泛欧及东欧市场冲击中国品牌前三,在亚太地区打造第二个10万量级市场,在拉美、非洲市场重点布局新能源、燃油车改款产品;针对欧洲市场,充分利用领克、极氪、沃尔沃等资源优势,加速协同。

以下为采访实录,为方便阅读,有删节。

Q:吉利在2021年提出了“智能吉利2025战略”,站在今天这个时间点回望,当时许下的诺言或计划都已经实现了吗?

淦家阅: 吉利在2021年初的时候提出了“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其实是蓝色行动计划一主攻智能化纯电动汽车,蓝色行动计划二是主攻智能化节能新能源车,这两个蓝色行动计划一个是混动,一个是纯电,就是能源多元化发展,推动新能源发展,这是当时提出的一个大战略。

但在这两个大战略基础上,我们一直强调中间都是有“智能”两个字,智能是所有产品最终的状态,所有产品未来无论新能源化还是非新能源化,在智能化方面,我们认为对产品来讲,都是未来走向终极的状态。

紧接着,吉利在2021年10月份发布了“智能吉利2025”战略,今年就是智能吉利2025年收官之年,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智能吉利2025的发布让吉利智能化路径非常清晰,我们围绕当时“一网三体系”,打造一张智能吉利科技生态网,智能制造体系、智能能源体系、智能服务体系三个体系。

我们当时讲“一网三体系”要从芯片、操作系统、技术数据三个维度推进,也就是现在的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因为芯片就是代表算力,无论是车机端还是云端,都是算力的支撑,操作系统主要就是算法和大模型,在技术数据主要是数据闭环,都是围绕这三个方面推进的工作。

在2024年《台州宣言》发布以后,我们必须从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形势,我们要“战略聚焦、战略协同、战略整合、战略人才、战略稳健”,通过五个大战略加快新能源发展。

从算力上来讲,我们从去年开始打通了算力共享,建立了算力联盟,成立了智算中心2.0,算力达到23.5EFLOPS,这在中国汽车行业里面排在绝对的第一位,有了算力的基础,吉利在大模型上,无论是通用大模型和垂类大模型相结合,让整个产品都会有非常好的提升。

Q:今年很多企业都在推“智驾平权”,吉利的千里浩瀚,和别人有哪些不同?

淦家阅:吉利做所有产品逻辑跟其他产品有不一样,我们做所有产品第一要素就是安全,我们一直认为,一个产品不安全,或者它的质量不合格,这个产品就会变成0,对用户是0价值或者是负价值。我们始终认为,产品安全一定是要排在首位的,只有安全以后,这个产品再来讲体验,安全是底座。

吉利在智驾推出的时候,一定是要把安全放在第一,安全需要什么来支撑呢?就刚刚我们讲的,有一些基础技术底座来支撑,如果没有大算力的支撑,或者没有大模型支撑,没有大数据支撑,想一夜之间把智驾做得很安全是不可能的,因为这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一定要按照事物发展规律来推动智能驾驶的发展。

在这些方面,吉利首先就是要在安全平权,安全不平权的智驾,我们认为是一个基座不稳的空中楼阁。

我们的智驾为什么叫千里浩瀚?千里代表了AI的技术,代表了算力,我们把AI技术和算力结合起来,再加上浩瀚优秀的智能驾驶算法,把这几块结合起来以后,我们的智能驾驶能力将会在整个行业里面进入第一梯队,包括刚刚发布的L3级的智能驾驶技术,今年也会在极氪与领克的不同车型搭载。

千里浩瀚分为H1、H3、H5、H7、H9,我们最低版本H1算力超过100TOPS,H3达到128TOPS,H5、H7、H9都是用英伟达的芯片,最高达到L3的能力。吉利智驾方案一定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安全作为底座,再满足各个层次不同的需求,可能体验会有不同,但是安全绝对是平权的。

Q:吉利此前表示要打造AI科技车企,您觉得必须具备哪些能力,或者取得哪些成果才算是成为一家AI车企?

淦家阅:实际上是从全域AI角度如何赋能整车。AI可以在很多智能化场景上有很多很好的应用,AI对汽车来讲,就是从开发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大的赋能,同步地,我们在售后服务也会有很大的赋能,从开发阶段到客户使用体验阶段,再到产品的服务阶段,全过程、全价值链都会有AI的赋能。

其实我们还有很多这样的模型,我之前一直强调的星睿AI-Drive大模型,也是我们自己开发出来的。因为智驾的训练最多的就是大数据,需要很多大数据,场景数据从世界模型上来讲,我们是很难穷尽得到的,但是我们通过AI-Drive的虚拟可以自动生成很多场景模型,只要你能想象得到的场景,我们都可以给你用数据生成出来。

它还有一个自学习,自己生成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工况,通过这种工况把整个世界模型跟现实当中采集到的模型结合起来,就可以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的世界模型,通过这个世界模型就可以快速地训练我们的智驾,这些数据就可以让智驾的能力快速提升,它的能力可以让智驾训练速度提升30倍以上,跟别的企业来讲我们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这也是背后的支持,就是我们的算力和大模型能力。

我一直把算力和大模型能力定位叫X*Y,X就是算力,Y就是大模型能力。X是一个基础,Y是能力的表现。当X、Y最大的时候,算力也好、模型也很好的情况下,所有的AI能力将会更好,在AI上我们将会有很多这样的场景。

Q: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吉利在出海战略有哪些调整?如何更好地实现走出去?

淦家阅: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好,也随着新能源转型越来越快,中国的产品在全球竞争力是非常好的,特别是在新能源技术能力可以说是领先于全球其他所有合资品牌企业的。

在这样一个状况下,吉利在快速地推动全球化布局,我们把全球分成几大区域,按照既定的部署来推动,比如,吉利银河产品基本是按照全球标准同步开发,同步部署。例如,银河E5同时满足89个国家的标准,产品在国内一出来以后得到客户认可,我们紧接着在全球每个地方开始全面进入到市场当中,比如在马来西亚e.MAS7一上市以后,每个月的销量现在都是上升非常快的。

另外,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印尼等市场,银河E5都上市了,订单量都非常不错,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随着银河产品越来越多以后,我们认为对吉利国际化增长将会有比较大的推动作用。

从区域的角度看,在东欧,我们的销量确保在中国品牌里面做到前三位;保三争二。在亚太,要打造成吉利出口的第二个10万+级的市场;在中东,吉利产品的销售一直都还是非常不错的,我们在中东未来要争取在中国自主品牌在那边销售排到第一位;欧洲,领克也会持续深化;另外,在南美、非洲这些国家,我们也会全面布局我们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会同步布局,特别是在巴西,我们也会借助雷诺的资源,在产能上有一些合作,还有经销商资源的合作,都会进行比较好的推动,加快我们在本地化的推动。

Q:吉利2024年的财报业绩非常亮眼,我们是不是已经走出了内卷的恶性循环?

淦家阅:2024年,对吉利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是吉利战略转型有了一定成效的关键之年,我们在2024年总的销量完成217.7万台,比2023年的销量同比增长32%。新能源的销量达到88.8万台,同比增长了90%多。其实,利润最主要的是销量的问题,当销量达到一定规模化以后,我们的整个表现一定会比较好,正是因为总的销量增加,以及新能源的销量增加,能够快速地让我们的产品进入到比较好的表现。

特别是在新能源方面,吉利在前面几年属于技术上大投入期,无论是在三电上,电池、电驱、电控都是比较大的投入,智能化方面也是同步在投入。

很多人讲上半场是三电,下半场是智能化,我们是两场一起打的,在三电转型的时候,智能化是同步在布局的。

前面几年,由于新能源的量没有那么大,肯定是亏损阶段的,进入2024年,新能源销量达到80多万台,让整个新能源开始进入盈利状态,特别是银河以前每年都亏损,亏损蛮大的,去年全面盈利。去年银河是49.4万台,今年目标肯定要做到100万台以上,叫百万银河,百万银河也基本增长100%以上,我们相信这么一个规模化出来以后,无论是在费用的摊销,还是固定费用的摊销,包括开发费用的效益,我们认为都是比较好的表现。

我们前面几年大的投入期已经过了,后面无非就是在产品上的投入。在平台化的技术上我们基本做了比较大的投入期,现在已经到了产出期,我们认为后面几年的产品不断地把我们的技术怎么样更好地提供给用户。银河我们特别强调,我们要打造高价值的产品,高价值产品怎么理解?质量一定要最好,性价比一定要最高,一定要让客户有获得感,花同样的钱,买银河产品可以享受更高的价值,这就是我们最主要的宗旨。

[责任编辑:左茂轩 PA082]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8

为您推荐

算法反馈
已显示全部内容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