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充一出,谁先破防?油电同速时代还有必要换电吗
汽车
汽车 > 汽车资讯 > 正文
站内

闪充一出,谁先破防?油电同速时代还有必要换电吗

最近汽车圈两个重磅大新闻,一个来自比亚迪,搞出了闪充技术,1秒充2公里,5分钟充400公里,几乎跟加油一样快了;另外一个消息则来自蔚来,它和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达成了换电合作,号称要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领先的乘用车换电服务网络,推动行业技术标准统一。

闪充VS换电,本质上都是提高补能速度的技术,但路线完全不同,也对应不同的基础设施,有那么点铁幕降下、冷战开始的味道了。

按照比亚迪的说法,在超高电压1000V和超大电流1000A的加持下,比亚迪闪充电池可以做到1兆瓦的充电功率,比亚迪计划在全国建设4000多座“兆瓦闪充站”,并向全行业开放相关技术。

发布会一结束,就有很多网友在聊,说换电模式已经没有价值了。

蔚来第三代换电站的完整换电时间大约是4分40秒,正在铺开的第四代换电站则缩短到了3分30秒左右,跟闪充的速度比,其实也没有快多少。而换电车型为了这个功能付出的牺牲是很明显的,相关结构占据了空间,导致地板非常高,乘员舱缩小,甚至连电池包本身的容量,都比竞品要小一些。

再加上蔚来做了这么多年换电,为了建设换电站几十亿几十亿烧钱,愣是没有盈利过,财报上连年亏损,更让大家觉得换电是个赔钱货。

这笔账,网友能算得清,难道蔚来和宁德时代没意识到问题么?还继续扩张换电网?

其实换电也有一些优势,闪充无法替代。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车电分离,在购车时,就可以让价格降低40%以上,减少了一次性支出,并且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灵活选择租金更低的电池包或者容量更大的电池包,也不用担心电池包会随着使用而衰减,这大大延长了电车的使用寿命,不至于开几年就淘汰。

还有个问题是,我们聊1秒充2公里,是基于现在的家用车能耗来算,如果以后电车的性能继续增强,电耗更大,闪充的效率可能就达不到这个数字了。而且大家要考虑到商用车的存在,电动重卡的电耗,那都是100度/百公里起步的,200度/百公里也很常见,闪充再猛,也没有办法根治商用车的续航焦虑。

前两天李斌终于出面回应换电和闪充之争,还提到一个隐藏的忧虑,“充电速度这么快,怎么解决电力容量的问题?还有对电网的瞬间冲击”

李斌的质疑也不算是平白无故捅刀子,用个比喻的话,包括闪充在内的快充技术,本质上就像把你家的龙头给加大,从而增加出水量,但小区的主水管本身是有极限的,家家户户都用大龙头只会榨干它。

按照比亚迪闪充最大充电功率1兆瓦来算,单座闪充桩就相当于200户居民的峰值用电,我国现在的快充桩保有量高达216万座,如果这个技术路线持续推广下去,全换成闪充,那差不多就相当于给电网增加4亿户家庭的负荷,对于基础设施来说有点难以承受。

而换电站对于电网来说反而有好处,换电站可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段集中充电,利用低电价时段给电池充电,因为时间充足,并不需要刻意使用快充技术,对电池的损伤也小,等到白天的用电高峰时段,再为车辆更换电池,这正是电网建设需要的“削峰填谷”能力,在必要的时候,换电站本身也可以充当储能站,直接向电网输电,这种模式缓解电网瞬时压力,避免因集中充电导致的局部电网过载。

从这个角度来看,闪充和换电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实际上互为补充。

而换电现在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什么更换速度,时间已经够短了,关键在于兼容。蔚来自己的总交付量累计才65万台,就连蔚来内部还分成不同派系,乐道就无法使用比较老的换电站,新的萤火虫品牌,也确定不跟两个哥哥共享换电站,又要从头开始布局。这造成了换电站实际上的使用率不高,之前有内部人士透露,仅约20%的换电站达到每天60次换电的盈亏平衡点。

想要让换电站盈利,除了蔚来自己要想办法提高销量之外,还得把其它车企也拉进这个换电群,大家一起用,才能发挥最大价值。问题是,大家都是卖车,是竞争对手,谁愿意按照蔚来的标准设计自己产品?这就是为什么换电模式需要宁德时代的加入,有了供应商牵头,事情才好办。

现在说闪充杀死换电,还为时尚早,双方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屈芃翰 PLS028]

推荐4

为您推荐

算法反馈
已显示全部内容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