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作为义乌传统优势产业的袜业面临多种挑战。已走过20年快速发展期的义乌袜业,该往何处走?
本报记者 何百林 文/摄
不少义乌袜企主动减速
“随着银根的逐渐缩紧,今年是中国企业比较困难的一年,义乌袜业可能也难以独善其身。”一见面,范家武就向记者抛出自己的观点。
范家武是浙江芬莉袜业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已在袜业领域工作多年,对中国袜业尤其是义乌袜业的情况十分熟悉。他所在的芬莉袜业是中国袜业行业的龙头企业,去年的工业产值为7.28亿元,年销售收入7.25亿元,年出口额2.68亿元,平均增速为30%左右。
从数据上看,去年芬莉袜业的业绩十分出色。但范家武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主动将今年的增速下调至15%。
芬莉袜业为何主动下调增长计划?范家武的解释是,从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形势看,今年是中国企业比较“难熬”的一年。作为义乌外贸出口重要产业的义乌袜业,可能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与其被动影响,不如主动放慢前进的脚步。
记者上周采访多家义乌袜企后,发现持有类似观点的义乌袜企负责人并非个别,主动减速、守住底线成为不少义乌袜企今年的重点目标。
与此形成对应的是近年来义乌进口织袜机数量的逐年大幅下降:2010年进口5222台,2011年进口3314台,2012年进口1046台,2013年进口织袜机964台。
仍有义乌袜企稳步扩张
不过,与那些持谨慎态度企业不同的是,一些义乌袜企仍在稳步扩张。
王素娟是义乌市蒙莎袜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上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王素娟透露说,不久前公司从西班牙进口了36台织袜机,用于扩大生产规模。
王素娟2002年开始涉足袜子行业。像多数义乌袜企一样,刚开始王素娟也是以外贸订单为主。2010年后,随着外贸订单的明显减少,王素娟积极拓展国内市场。目前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各占50%的比例。由于坚持“两条腿走路”,这两年公司的生产稳步上升,去年的产值达6000多万元。
“今年以来,不少义乌袜企的订单有所减少,但我们公司一直来不及接单。因此,这次特地从西班牙进口一批织袜机,希望通过扩大产能来缓解当前来不及接单的局面。”王素娟说。
一份来自义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3月,义乌共进口织袜机260台,货值297.1万美元,进口数量和货值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7.74%和39.75%。这是2010年以来,义乌进口织袜机数量首次增长。
义乌进口织袜机的数据变化意味着什么?义乌市袜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金善富分析说,义乌袜业快速发展始于1995年。2008年至2010年是义乌袜业的设备更新换代期。其间,义乌袜企进口了大量织袜机。经过几年的更新换代后,义乌袜企的机器设备基本稳定,因此2010年后义乌袜企进口织袜机的数量逐年下降。
那么,今年1~3月义乌进口织袜机数量再次大幅增长,是否意味着义乌袜业开始了新一轮快速发展和设备更新换代期?金善富说,暂时还无法下这样的结论,需要进一步观察。但对于义乌袜业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积极信号。
当务之急是提高核心竞争力
义乌现有袜企14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3个,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13个,金华市著名商标、金华市名牌产品34个,成为“浙江省袜业商标品牌产业基地”和“中国袜业名城”。去年,义乌袜业的营业总收入达188亿元,增速为11.9%。目前,义乌袜业在全国袜业领域占据的市场份额达60%以上。
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以及诸暨大唐、江西鹰潭、江苏宿迁等周边袜业基地的快速崛起,义乌袜业也面临不少挑战。
义乌工商学院经济管理分院院长、义乌市场发展研究所所长赵红英认为,尽管目前义乌袜业在国内外市场的销量最大,但利润率并不高,有些袜子的出口均价仅0.8元/双,只能赚取微薄的利润。一些袜厂没有自主品牌和先进工艺,一直在为国外品牌代加工。随着国内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升,义乌袜业的利润空间会逐渐被挤压,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逐渐下降,这不利于义乌袜业的长远发展,必须尽快提升义乌袜业的核心竞争力。
赵红英建议,义乌袜业要扭转这一不利发展格局,一要加大企业品牌文化的建设,积极开展品牌策划与营销,更大程度地吸引消费者;二要推动袜企开展电子商务,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三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引导外贸袜企重视国内市场的需求,制造出更多质量优良的精品袜业,以满足国人不断升级的高档服装配饰需求。
金善富表示,今年义乌袜业该如何发展,需要各家袜企根据自身实际制订灵活的发展计划。义乌市袜业行业协会将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引导更多的义乌袜企不断引进世界一流的设备,在技术装备上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加强创新设计理念,尽快走出模仿别人、一哄而上的局面,坚持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两手抓的战略,为义乌袜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