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祝融号火星车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3天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了在轨测试验证,只待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到访。
稍早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超2000米深水中,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了深海海底钻机的世界纪录。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太空和大洋没有“内卷”,有的只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人均ETC的网上,一定会有人花式抬杠:去火星干什么?去月球干什么?花那么多钱建空间站、勘探深海大洋干什么?能创造多少GDP?能创造多少就业?
格局小了。
“宇宙就是个海洋,月亮就是钓鱼岛,火星就是黄岩岛,我们现在能去我们不去,后人要怪我们。别人去了,别人占下来了,你再想去都去不了。这一条理由就够了。”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叶培建说过,“科学就是要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如果月球正面已经有人走过,那我们就要到月球背面去。
被定位为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深圳,要有这样的觉悟。
整不死你的,让你更强
20年前,深圳一片光明。一个28岁年轻人的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让蒙眼狂奔的深圳人吓出一身冷汗。时任深圳市长于幼军当晚就看到了帖子,还专门约见了作者谈了两个半小时,把批评意见和建议都记在本子上。
隐忧没有发展为现实危机,于幼军说,现在回看,深圳那几年全面启动推进“增创四个新优势”,尤其是加大力度推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为深圳进入21世纪前二十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圳自觉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比广东全省和全国早了十多年,成功转型为深圳近十年加速发展把握了先机,赢得了主动。
在问题暴露之前前瞻预见、前置干预、提前部署,这是深圳一次次面对挑战或瓶颈的心法。或许正是因为深圳是这样一座基本没有资源禀赋的移民城市,迁徙而来的人们对城市的发展前景高度敏感。伴随深圳城市精神和文化基因里的除了创新意识,还有危机意识,,永远年轻、永远焦虑,永远都在接、化、发。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20年后,深圳的光环愈发耀眼,甚至让一南一北两座大城相形失色。但总有人在手搭凉棚望远方——看,又有新问题来了!
内卷:注定无人胜利的“军备竞赛”
内卷,是当下中文互联网舆论场域的话题总纲领。没内卷的,都在内卷的路上。
正常的进化、演进、迭代,叫Evolution。原意是指将一个卷在一起的东西展开,后来引申指代任何事物的生长、变化或发展,向着更高、更快、更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良性竞争下的积极“演进”。从古猿到今天拥有高度发达文明的人类,这条“小皮鞭”鞭策着我们一往无前。
Involution内卷则相反,作为医学专业术语时它指的是器官衰退,而在社会科学上的应用则指出了这样一种现象:随着人口增加等因素,为了维持一定的人均产出,当地人对稻田的劳动投入越来越大,但始终没有促成生产效率更高的技术变革。用Evolution的“进化”之意来比照,更加突出了这一概念的深层义涵:一种由于追求增量而产生的不能进化现象。
这就比较接近我们常见语境下的“内卷”了——不得不“被动加班”的打工人,婚都还没结就得买学区房的鸡娃父母,以及3岁就开始学编程的鸡娃本娃,大家都是受害者,但大家都不得不更加All-in,盼着对手被拖垮,或者至少——相对更弱势者,拥有哪怕一点点可怜的相对优势。
这注定是一场无人胜利的“军备竞赛”。
Low Low相报何时了
在产业界,内卷是有触发条件的。要么规模版图停止扩张,要么价值链和生态位的天花板够低,甚至兼而有之。就像动物世界里的野兽,打不过隔壁的领地就无法外扩,猎物自然就少;辛苦打来的猎物还得让兽王领主优先朵颐,怎么办?要么饿自己的肚子,再不行就得吃族群中的老幼病残了。
内卷最恶劣危险之处,恰在其存量竞争、零和博弈甚至底线较量的本质。比的不见得是谁更高更快更强,而是谁更Low、更能像小强一样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而在这样比苟的底线较量中,基于囚徒困境的逻辑,往往无法判断对手为了胜出能把底线降低到什么程度。于是最理性的选择,就是没有最Low、只有更Low。但Low Low相报何时了,于是它的结果往往就是优汰劣胜,劣币驱逐良币。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史中,就曾经交过这笔学费。
保时泰启示录
千禧年前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草创,一批外国汽车品牌通过进口和合资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那时一切皆有可能,仿佛限制中国汽车产业上限的,只剩下业者的野心和想象力。几乎与此同时,除了奇瑞、长安、吉利、比亚迪、长城这批快速崛起的本土“自主品牌”之外,波导、春兰、美的、奥克斯等完成原始积累的“外行”,也纷纷杀入大潮将起的汽车蓝海,回头来看,我愿称之为外行跨界“新造车运动”Beta版。
在技术、设计和品牌水平起点较低、整体弱势的情况下,本土自主品牌掀起市场“探底”的价格战,试图凭借成本优势从低端夺回市场份额。成效也显著,总体能与合资和进口三分天下。
但也落下了老病根儿。“低质低价”成了中国汽车的标签,过低的利润率也让不少“华系车”陷入低端山寨的路径依赖,长期被锁死在底层和末流——这就是教科书式的内卷——自主研发和技术升级不用想了,如果一个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够便宜和长得保时捷,那么这种理念和思维只会不断循环并自我强化——消费者需要你更便宜且更像保时捷——直至要了企业的命。
这种内卷化的影响是如此之深远,直至不久前众泰破产才算告一段落。
好险我们没有变成印度
我们的种族天赋除了基建和种菜,还有让几乎一切高科技“白菜化”的祖传艺能。以廉价从低端杀入逐步上攻,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心法。没有它们步步进逼,合资和进口汽车没有降价的动机和动力,汽车也不会从奢侈品变成一般商品走入千家万户,我国更不可能依托全球第一的产销规模和产业基础发展和积累技术和经验——没有这个,尽管我们仍有全球第一的市场规模和消费实力,最多也不过是个高配版的印度,外国资本和品牌的经济殖民跑马地而已。
所以一定要搞清楚,“Low”或许是后发劣势时不得不采取的手段,但它不是目标,更不是彼岸归宿。前路的坑,在你选定路线迈开步伐之前就已经在那儿了,只是你还不知道而已。坑在眼前了才想辙就晚了。
有的企业也像深圳一样,在问题出现之前就采取了必要手段。2010年前后,自主品牌迎来“至暗时刻”,合资品牌将价格区间下探至10万元以下。这在传统上一直都是自主品牌的“安全区”。以此为分水岭,有的品牌进一步价格下沉避免跟强势合资们刺刀见红,有的品牌开始痛定思痛,摸索“未曾设想的道路”,开始发力自主研发和工艺提升,试图摸高上攻。
上一轮“新造车运动”Beta版的“外行”,大多数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大部分内行,浪花淘尽英雄,中国年产销2000万+的市场已进入历史性拐点开始收缩,奇瑞已不复当年雄姿英发,比亚迪、长城、吉利上了几级台阶各自精彩,长安也在转型阵痛中重新出发……
据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公布的《新能源汽车专利20强企业榜单》中,2021年比亚迪以9426件有效专利稳居榜首,甩开第二名长安汽车4183件,远超北汽新能源、上汽、蔚来。1月19日,国家知识产权公布比亚迪新增283项专利,其中涉及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固态锂电池、电池热管理、指纹比对等技术。
比亚迪的动力电池出货量在国内排名第二,在全球排名前五。随着2021年补贴完全退出和海外电池企业进军中国市场,比亚迪正在围绕新能源进行全产业链布局。
砸钱砸出个“宁”妹妹,下大棋不能算小账
2011年,我国政府就规划,未来10年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打造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而使用外资动力电池的产品剔除出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目录。此项补贴,直至2019年才首次面向搭载外资电池的新能源汽车。
有人说是泡沫,有人说是虚假繁荣,还有人说退潮之后要看谁光屁股。这笔天文数字的补贴像从天而降掌法砸下来,自然是整个行业鸡犬升天。“骗补”,也就成了除“电动爹”外最多人等着看笑话的话题。但我们反过来从国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下大棋”角度来看,砸钱只要砸出一两个宁德时代/比亚迪/华为这种在全球、全行业、价值链上下游都举足轻重,且具有标准制定、技术引领和定价权的关键节点式龙头,这波就不亏。
讲到这里,终于可以把逐渐忘记标题的大家重新拉回到这边文章的主题——
为什么深圳的科技企业都开始造车?
说白了,跟经济和时尚一样,内卷,也是有周期的。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来一波产业革命,然后经济突破平台期,蓬勃繁荣,人人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仿佛人类社会从此一路高歌猛进,Happily ever after——但这怎么可能呢?上一波以个人电脑和互联网为标志、由信息技术革命点燃的科技革命,叠加经济和贸易全球化浪潮、中国改革开放、入世等一系列变革,深远重塑了全球政治、经济和科技格局。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导的这一轮逆全球化、经济脱钩和贸易保护主义,叠加全球各国反复的疫情,彻底颠覆了延续既有格局和模式下继续繁荣的条件和基础。推动全球化的旗手变成了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都被赋予了全新的历史使命和挑战。
改革开放40周年,求是网形容深圳“一座城市,高度浓缩一个时代精华”;新华社评论称,“改革开放,是深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因’,也是读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现命运伟大转变的‘密码’”
深圳+粤港澳大湾区:不止“前点后厂”,而是面向全球的创新复合体
深圳作为一片白地上崛起的改开丰碑、标本和符号,从来都是心无旁骛,说的少、干得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被深圳内化为信仰。从“敢为天下先”、“摸着石头过河”、“杀出一条血路”,到“先行先试”、“先行示范,一句句不同时期的“潮语”,不仅深深烙在深圳这座城市的精神和基因中,更与深圳一同在前行的道路上彼此对照、相互印证。
“深圳,好吃的在广州,好玩的在香港。”这句话本是对深圳的调侃,却也以深圳为圆心、3小时通勤时间为半径,划出了由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构成的产业生态和市场腹地。
硅谷要话2个月都未必能凑齐的200多个元器件,在华强北2个小时就能全配齐;北方汽车公司晚上8点下单,深圳的工业级3D打印公司就能联合东莞长安的供应商,当晚9点开机打印、12点完成,凌晨1点发货,早上7点抵达北方城市,8点将3D打印试制件送达客户公司。
依托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和顺应产业升级趋势,华强北至今仍是影响全球的电子产品和元器件市场的“晴雨表”和核心中枢。
而到了以智能手机和电脑为代表的电子行业眼看要顶到天花板的今天,消费增量战场越来越小,从巨头到小虾米全员又不约而同在摄像头、折叠屏、曲面屏上搞“微创新”小花样。低情商讲,就是所有人都拿不出什么硬核的新东西了。
你看哈——华为+徕卡、VIVO+蔡司、一加+哈苏……剩下佳能、尼康、索尼……掰着指头有一个算一个,镜头厂还够你们手机厂玩的吗?
变着花样“微创新”,“回”字四种写法全耍一遍,流于表面的讲究不等于高级,形式上的花样翻新更不是更新迭代,我们千万不能自满于高投入、低产出的内卷式消耗螺旋下坠。日式的工匠精神和职人精神我们是要一分为二地辩证审视的。对于安身立命之本的技艺臻于至善的磨练,应该褒扬提倡。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是独立自主的大国,有14亿人口,身负民族复兴大业。而日本至今在政治上仍是一个非正常主权国家,能发展什么、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仍须仰人鼻息。螺蛳壳里做道场,戴着镣铐起舞技艺固然高超,但我们要学的必然不是这个。我们现在言必称“星辰大海”,并且实实在在地“上天下海”,发展独立自主的科学技术和配套产业,日本恐怕只能在二次元里实现这些。
我们不一样。
内卷,要向外破,向高处破,向未来破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要有人仰望星空,而不只注视脚下。
一夕之间,以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为代表的“未来汽车”赛道,互联网大厂来了,房地产巨头来了,家电、通讯甚至电缆巨佬们都来了,一条新赛道分道线还没画明白就挤满了选手。内卷的存量世界里没有矜持拿范儿的空间,打破内卷为明天寻找出路成为了跨行业的最大共识。一个个都嗷嗷叫,上牌桌就是All-in一把梭。
汽车与能源、交通、ICT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和数字空间转换。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浪潮推进,各路大小新老玩家赤膊上阵,你可以说他们“不懂车”,但他们却全都是各自产业里的翻云覆雨的成事大师。过去十多年,智能手机作为引领上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先导性、牵引性行业,对中国国家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效果显著。“未来汽车”这条新赛道能否平滑承接这股上升国运,积蓄下一波全球科技引领和产业升级变革的势能,机遇和挑战同样明显。
作为移动信息终端,未来汽车的科技集成度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作为人命关天的载具,车规级技术和零部件、元器件的可靠性、稳定性,是远超消费级、高于工业级而仅次于航空航天应用的部门。这又对技术水平和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汽车从传统制造向前沿科技领域转进,汽车的机械本体已非根本性的技术挑战。作为历经百年发展的成熟工业体系,它的知识和经验,至少是可以被传承转移的。
以“未来汽车”为主要抓手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新就在眼前,不难看出,这条新造车赛道上,来自深圳的强手已占半壁有余。
抓住未来科技创新的“牛鼻子”,恰恰就集中在未来汽车作为交通载具之外的移动信息终端系统之上,也就是华为的ICT核心能力上。抓住这点,纲举目张。这恰恰又是深圳的传统优势板块——粤海街道办辖区格子衬衣大军手中的键盘早已饥渴难耐。
未来汽车之城——深圳?
如果没有美国铁锈带的陨落,传统汽车产业的奥利匹斯山底特律的破败,旧金山湾区核心硅谷的二次崛起,我还不敢用颤抖的双手打出上面这句狂言——出于谨慎,还是加了个问号。
当然,我更相信这种产业核心的转移,并非非此即彼的“极限一换一”,而更多的是产业集群和生态如何匹配协同,创新由哪里发起、价值链如何重构、体统内部如何重塑和精细化分工的问题。
答案是对还是错,在一张没有具体命题的白卷上很难看出。1979年后,也有不少人等着看这片“试验田”上的“排头兵”究竟能闹出多大浪。
今天中国又站在了历史的转折点上,习惯在没有具体命题的白卷上作答,深圳沿袭着同样的解题思路。敢为天下先,勇当“拓荒牛”。一头埋头苦干的拓荒牛,它的星空不在的头顶,在最泥泞的地方,“杀出一条血路”的信念已然坚持了40多年。
深圳诞生之初,作为国内与国际交点,被赋予先行的使命。率先承接过香港的塑料、纺织、玩具等等制造型产业,也苦恼过当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着东莞、惠州等地逃离后的自我归处。
1995年7月,深圳召开全市科技大会,提出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实施“科技兴市”战略,把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今后的中心工作,明确了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为今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
这样前瞻性规划,让深圳比起国内其他城市提早了近乎10年的布局,让深圳死死抓牢了高科技产业的基础。
无论是被歌颂,还是被质疑,深圳一举一动都走在前面。而走在前面不代表不会走弯路,但走在前面代表你将会是第一个看见新世界的人。对于深圳,创新是诞生的基因,先行先试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埋头苦干是刻在骨肉上的。
入围2020深圳企业500强的民营企业数量为422家,占比超过84%,入围的民营企业总营业收入占2020深圳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的74.15%,净利润总额占比为69.03%。
2020深圳企业500强排名TOP10的头部企业入围门槛突破千亿元,中国平安、华为、正威国际居前三位;排在前十位的还有:恒大集团、招商银行、腾讯、万科、比亚迪、顺丰以及中国广核集团。
数字背后的故事隐匿着深圳这片沃土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人与事迹,他们早早被提前具象化成了深圳市委门前的拓荒牛雕塑。
未来汽车之城——深圳?
未来能继续保持领先的姿态、拥抱科技与创新、拉开与国际竞争对手的差距,是作为先行者的惯性思维与肌肉记忆。
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原深港澳国际车展),过去已成功举办24届。在见证、亲历并推动中国汽车市场不断发展与演进的壮阔进程中,展出规模和影响力持续升级迭代。
在2017年,第二十一届深港澳国际车展,同时举办第一届新能源及智能汽车博览会。在2019年,第二十三届深港澳国际车展协办第二届中国电动及新能源市场运营拓展峰会,漫议“大规模退补之后,大玩家进场之中,特斯拉量产之前中国电动及新能源车的战机和未来”。
深圳,人均购车单价、人均换车速度、新能源车年销量都是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豪车之城”和“新能源汽车之都”。其包容与年轻,让汽车消费及其文化生活也更加多元与创新。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高度、为打造更高规格、更具影响力的国际级汽车盛会而升维迭变、不断向前发展,一直是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的信条。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组委会,更一直致力于推进汽车及其消费的湾区一体化,尤其是推进各环节要素流通和融合交融,为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竞争奠定初速度、提供加速度,一同探索与布局科技创新的新高地,让多消费者先行预见星辰大海。
迎接全球变局之势、产业变革浪潮,是汽车产业的,也是科技产业的;是机遇,也是挑战;是深圳的,更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再次踏上探索之路,我们受同样创新基因的驱动,看到同样一片波澜壮阔的未来,更共享同样坚定的信念与澎湃的激情。我们深信,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能给每一位用户和消费者,带来全新的颠覆性体验和更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本届车展提出了“先行预见星辰大海”的口号,是一种情怀。它引领我们将目光投向深空和大洋、彼岸和未来。内卷要向外破,底线竞争、零和博弈或者龟缩躺平都不是出路。当汽车和科技产业身处变局之中,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而坚定,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也将更加坚定地以科技、创新、面向未来三大关键词为特色和目标。我们敬重先行者,并致力于成为先行者,敢为天下先,摸着石头过河,先行示范,这不仅是深圳的城市精神和文化基因,更是我们变局之中力所能及的担当和信念。
面向星辰大海,我们汇入新的时代大潮,卷起裤脚、撸起袖子,义无反顾地先行、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