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军工企业出身的长安汽车集团与新中航最近打起了口水仗。先是长安集团内部人士放出风声,新中航旗下的哈飞、昌河、东安动力等汽车业务将无偿划归给长安汽车,并且给出了日期,“今年年底前”。理由是兼并重组,上面主管部门一直有意推动长安集团重组新中航的汽车业务。新中航方面随即进行辟谣,说新中航内部从未讨论过汽车业务划归长安的事情,并且表示新中航自己做大做强汽车业务的决心没有变。双方各执一词,言之凿凿。这桩原本看上去只是捕风捉影的兼并重组案虽得到一方当事人的承认,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长安有意

    1、长安是四大汽车集团中惟一靠微车起家的大集团,在其今后发展蓝图中微车也占重要地位。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是2010年销量超过200万,但长安08年的销量为86.2万,离200万距离较大。

    2、中航与长安集团同是军工企业出身,背景相近好办事。 [详细]

    3、新中航旗下的汽车业务对于另外三家大集团没有太大吸引力,但对长安则有很强的吸引力。 [详细]

    4、长安的微车业务将大大扩充,获得与微车老大上汽通用五菱抗衡的实力。 [详细]

    5、东安动力也将为长安的微车与自主品牌轿车提供发动机配套。 [详细]

兵装集团、中航汽车关系示意图

新中航无意

    1、“中航汽车绝不可能无偿划拨兵装集团,没有并入这个说法,我们采取了这么多措施,组建新的汽车集团,目的是要发展汽车工业。”中航汽车总经理赵桂斌首次明确表态。

    2、新中航高层在不同场合均表示,汽车业务板块是新中航不可或缺的业务板块。[详细]

    3、新中航成立后公布2017年实现收入1万亿的宏大目标,抛开汽车业务将更难实现这一目标。[详细]

    4、虽然昌河、哈飞依然亏损,在中航汽车高层眼里,中航汽车似乎还没到无以维续的地步。[详细]

    5、新中航总经理赵桂斌:已经没有融资平台的中航汽车将进行整体上市。 [详细]

重组的主角:长安

09年国家出台汽车行业振兴计划,长安被明确定义为“第四大”汽车企业,并鼓励其在全国范围内重组,用意更为明确。业内人士认为,政府主导将成为长安成功与新中航汽车业务整合的重要力量。在目前国家鼓励微车消费的形势下,长安做大微车的愿望也越发强烈。业内人士分析,微车是长安集团提升规模最快的途径,一旦并购昌河和哈飞成功,长安在四大汽车集团之中,地位将得到提高。

长安为何选择重组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详细]

跨入200万辆产能俱乐部

    对目前国内排名老四的长安汽车集团来说,此次重组之后,长安将在现有130~150万辆产能基础上,增加哈飞汽车40万辆整车和45万台发动机、昌河汽车30万辆整车和15万台发动机的产能。[详细]

东安动力的妙用

    最为长安和其他汽车公司觊觎的当数“东安动力”。东安动力旗下东安三菱合资公司生产三菱系列发动机,该品牌发动机被缺乏发动机技术的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广泛采购。[详细]

长安将最终获益

有望成中国汽车业新科榜眼

    长安人伍立的梦想是:长安汽车加上中航汽车的市场份额将会超过东风汽车,无限逼近排在第二位的一汽,甚至可能在今年最后两个月一举超越一汽,成为中国汽车业当之无愧的“榜眼”。[详细]

成为汽车全产业链集团

    通过此番重组,中航汽车和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战略联合后的全新公司将会形成由自主品牌板块、合资品牌板块、商用车板块、发动机板块等几大板块的汽车全产业链集团。[详细]

挑战五菱霸主地位

    中航和长安集团战略联合之后,由长安汽车公司对中航旗下的哈飞汽车和昌河汽车的微车资产进行托管,最终形成长安汽车、昌河汽车、哈飞汽车生产不同档次微车协力抢占市场的格局。[详细]

长安重组也不易

中航为啥不愿被重组?

    汽车业务是中航科工最大的收入来源。中航工业旗下的昌河、哈飞,东安动力都是优质资源,特别是东安动力,生产的发动机更是占据国内汽车市场相当的份额。东安动力旗下东安三菱合资公司生产三菱系列发动机,被华晨、比亚迪等缺乏发动机技术的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广泛采购。在自主品牌发展的高峰期,东安三菱生产的三菱发动机应用于40%的自主品牌汽车上。[详细]

“长安+哈飞+昌河”胜算几何?

    合并必须要有实质性的改变,要实现1+1大于2。兼并重组后,产销规模应该可以立竿见影。今年前10个月,长安汽车的销量已突破127万辆,今年全年总量有可能突破150万辆,加上哈飞和昌河,长安200万辆的目标指日可待。而东安动力的掌控将对自主乘用车刚刚起步的长安形成强有力技术支撑。产能规模的迅速壮大也将有利于稳固长安在汽车产业四大的地位。 [详细]

重组的配角:新中航、PSA、铃木

早在东风洽购哈飞汽车之前,长安并购昌河事宜业内早已提及。这源于江铃与昌河共同的地理位置,江西省希望做大汽车业的愿望,以及长安与昌河共同的合作伙伴日本铃木在中国的“大铃木概念”,而且扩大规模对于南方汽车整体上市有利。作为中航系和长安集团的主管单位的国防科工委,几年前曾经提出过做第四大汽车集团的概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目前国家鼓励长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重组,而且长安和又昌河、哈飞隶属于一个系统。

新中航

一切体现国家意志

    早在2009年3月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正式出台之前,兵装集团与中航集团的接触就已经得到了相关国家部委领导的支持。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已将兵装集团与中航集团合作之后汽车产业变化考虑进去。”[详细]

中航汽车业绩不佳

    中航一二集团整合成立中航汽车之后,尽管哈飞汽车和昌河汽车有一定增长,但是根据1~9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合并后的哈飞汽车和昌河汽车产销数据产销数据的中航汽车仅排在十大车企的第八位。[详细]

PSA(标致雪铁龙)

PSA与哈飞还在苦恋

    PSA与哈飞的“初恋”早在2004年就已开始,PSA曾试图与哈飞就成立合资公司进行接触,甚至向在国内唯一的合作伙伴东风提出,成立东风、PSA、哈飞的三方合资公司,但依旧遭到东风的断然拒绝。[详细]

PSA急娶哈飞目标寻找制衡点

    难道PSA比咱们外人还不明白这一点吗,肯定不是的,这一问题很好解释,PSA这么做就是为了提高在神龙的话语权和控制力,当然也有和神龙混得不好,找哈飞试试也许就成功了的意思。[详细]

铃木

铃木增加一个合资名额

    按产业政策规定,一家外资企业只能在国内拥有两个合资名额,随着长安对中航汽车的整合,昌河铃木与长安铃木成了一家亲,原本已经用完两个合资名额的铃木自此多出了一个合资名额。[详细]

长安铃木欲整合昌河铃木

    樽本浩司指出,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两家合资企业各有250家经销店,但铃木不像通用和丰田那样具有几十种丰富的产品,因此希望通过两个合资厂互相提供产品来弥补这个产品线上的空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