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厂商资讯>厂商新闻>正文

《中国智能汽车指数评价规程(征求意见稿)》在渝首发

2018年02月07日 17:14:25
分享到:
来源:凤凰网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与时代一路同行,与行业一起奋斗。2018年2月6日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国家智能汽车集成系统试验区(以下简称"i-VISTA")管理中心正式对外发布《中国智能汽车指数评价规程(征求意见稿)》。测试评价规程设计了多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测试工况,依托中国汽研深厚的测试技术及设备优势,对市场上成熟的智能汽车产品进行客观、中立的评价,给汽车的"智商"打分。从此,市面销售的智能汽车好不好,性能如何,行业内有了一把客观权威,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智能网联汽车是跨领域、跨行业,凝结了汽车、电子、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众多时代创造性技术的新型交通工具,是汽车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的创新载体,智能汽车现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智能汽车相关产品在中国已进入快速成长期,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中国汽研聚焦智能汽车测试标准、测试方法、测试工具、测试环境等技术研究和设施建设,为企业提供最专业的技术服务,为行业提供最权威的技术咨询。

发布会与会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i-VISTA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骏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孙逢春先生;同济大学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i-VISTA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朱西产先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邓伟文先生;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周青先生。


中国汽研董事长 李开国先生

中国汽研为了响应国家智能汽车发展战略,于2014年8月份成立了中国汽研智能测试的测试评价中心,专门从事智能汽车相关的测试评价与研究工作。2016年11月,在国家工信部与重庆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国家智能汽车集成系统试验区i-VISTA正式对外启用。2017年6月23日中国汽研发布的"i-VISTA智能网联汽车评价体系框架"基础之上,经过多轮论证和大量摸底试验验证形成的科学量化评价体系。同年11月17日在i-VISTA国际研讨会上发布了《i-VISTA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研究报告》。2018年1月20日,组织行业专家对测试评价规程进行了评审。2018年2月6日,《中国智能汽车指数评价规程(征求意见稿)》正式上线发布,征求意见时间为2018年2月6日至2月28日,3月份发布正式版并开始实施,上半年发布首批车型的测试评价结果,11月份的智能汽车国际研讨会上发布第二批车型的测试评价结果。未来,中国智能汽车指数作为一套权威、公信的评价体系,将结束国内智能网联汽车各行其是、任性生长的时代。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i-VISTA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李骏院士

在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下,随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新兴点,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领域之一,是实现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新兴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是培育中国高端消费,共享经济的新杠杆,新的体现,是推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科技动力,不仅可以助推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还能催生科技创新,新技术的研发、新产业发展、新商业模式、新体制机制等更深层次的转型升级。

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形势来看,2016年-2020年,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希望从顶层设计层面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跨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我国自主研发技术体系基本形成,相关的政府配套产业政策与标准法规体系基本成型。2021年-2025年,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期,届时不同等级自动驾驶、车车、车路协同应用等智能网联乘用车与商用车产品快速普及应用。随着LTE-V、5G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高带宽、低延时、高可靠的车车、车路、车与环境的信息交互,将使得高度自动驾驶成本更低、更安全、更可靠。到2030年,智能网联汽车将进入成熟期,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与智能交通融合体系将逐步形成。全球汽车产业已进入智能网联实用化竞争发展阶段。


中国汽研副总经理 谢飞先生

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给我们城市带来了很多问题,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这些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中期相继制定了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30年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规划。通过调研,在2020年智能化汽车普及率、渗透率方面会超过60%,虽然前景美好,但是现实还存在很多问题。

中国汽研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协会的指导下,建立了i-VISTA的管理中心。管理中心下设了四个部:综合管理部、试验技术部、基础技术部、信息媒体部,为新时代汽车建设一个完整的测试评价体系。在测试评价规程方面,2017年已经完整的制定完了ADAS的整个功能模块试验规程和评价规程,同时制定了城市评价管理流程。

市场上销售的都是量产车型,对量产车进行的主要就是等级评价,结果会面向社会公布。中国智能汽车指数评价体系框架,包括安全评价、体验评价、能耗评价、效率评价等四个维度:安全维度主要从对智能网联汽车减轻或避免交通事故方面的效果进行评价;体验维度主要从智能网联汽车人机交互效果以及驾驶策略是否符合用户习惯等进行评价;能耗维度主要从智能网联汽车相比人工驾驶在减少或降低油电等能源消耗的效果进行评价。效率维度主要从智能网联汽车提高出行以及共享效率等进行评价。

通过评价结果,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公平、公正、权威的参考结果;促进整车厂家、系统厂家、软件厂商不断提高自己产品的水平和产品优化升级;同时,也为政府的管理提供支持,为中国各个部委,国务院制定的相关发展战略目标规划的实现做出努力。

全球汽车产业已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位于重庆的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系统试验区(i-VISTA)是国家工信部与重庆市政府共建的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测试评价平台和试验示范区域。作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评价的公共服务平台,将进一步协调国内外相关资源,更高程度、更广范围的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标准评价作用,主动的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新产品的宣传活动,为智能网联汽车在中国的推广应用,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发挥引领作用,为中国汽车产业强国梦添砖加瓦。

发布会结束以后,我们对与会领导进行了采访,主要领导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先生,同济大学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i-VISTA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朱西产先生,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董事长李开国先生,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董事、副总经理谢飞先生。

记者:李骏院士,我们知道近年来国内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比较快,国家政策出台也相对而言比较多,尤其2017年到现在,智能网联汽车有一个过热的状态,这么快速的发展,顶层设计是不是跟得上?您觉得这个状态会不会影响正常的传统汽车的发展?

李骏:实际上现在还是需求在驱动,大家知道智能网联汽车对于交通安全、城市拥堵、空气污染都会起到很大改善作用。所以,发展快不快主要还是取决于市场需求。

关于顶层设计是不是跟得上,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层面比较复杂、涉及面比较广,不光是技术与制造问题,还涉及到社会、法律,甚至道德等方面,所以顶层设计还是要加强的。

习近平总书记对智能网联汽车高度重视,另外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交通部都非常重视。可以这样说,顶层设计目前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会随着推进逐渐的完善。我们国家是有这样一个优势的,这个优势是综合管理的优势,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制度的优势。我想,这种制度的优势会解决这个问题。

至于你说是不是过热,我认为,智能网联汽车从目前还是属于市场经济主导的。有些现象会比较多,资本进入、参与的人、参与的企业都比较多,特别是原来在汽车产业链之外的产业进入。但是我想,由于智能网联汽车是一个跨行业的特色,对这种"参与多"并不一定是坏事。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就涉及到一个综合的责任。过去车就是人开的,在车销售之后在行驶过程中,驾驶方面的责任,厂商是没有担当的,而现在承担的责任就大了,而且开车的场景非常复杂,因此必须要有一个综合的协同者。

所以最近按照国家的要求,我们成立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从产业化联盟的角度,我们想跟大家一起协同解决一些应该协同的问题,或者说必须协同的问题。最近发改委也提出移动装备和道路、交通、信息综合在一起。未来要想真正形成自动驾驶,必须是路、交通和车都是聪明的,否则都往车上装,这个车和消费者都是吃不消的,而且也不可能承担无限的责任。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国家系统工程,不亚于两带一新我国很快也会成立国家级的领导小组来统筹这种协同。所以,我想"过热"从目前情况来看不是坏事,现在需要推动,否则像新能源汽车那样总是补贴也是不行的。所以需要市场经济的推动,在市场经济推动到一定时候,国家的协同和行业的协同是必要的。

记者:李骏院士,我之前跟交通部聊过这个问题,比方说如果道路跟车联网,会出现一个问题,钱谁来出,在一些民主国家,会不会难度特别大?

李骏:你这个问题可以看看历史,现在叫无人驾驶ADAS,实际上最早1939年在纽约世博会上,由五个通用汽车公司的年轻的工程师,就提出了"乌托邦式的未来城市智能化的交通和汽车系统",被评为1940年全世界十大博览会的奇迹之一,就说需要建立一个智能化的城市网络。

回答你刚才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说这个历史,一开始人们的设想就是一个系统的,随后热了很多次,都没有很好的发展,原因一是当时电子控制没有这么发达,当电子控制发达之后,发现还是不行,感觉到数据传输不行,也就是互联网。现在互联网也出来了,这个还没来,说人工智能不行,人工智能现在热起来了,那么说现在还不行,现在的问题是必须要有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平台。今天搞i-VISTA就是可以实践,把路修的再聪明一些,把云搞的再好一些,再组合放进去,看是路聪明好还是交通聪明好,还是车聪明好,然后怎么综合配置管理。

记者:如果把路智能化程度提高,会不会有些车汽就没有动力了?而且会卖的很贵,如果我车停在高级的城市就比较好,停在比较低级的城市就失效了?

李骏:相反,车如果搞这么贵他就卖不掉了,这不是谁抢谁饭碗的问题,而是社会接受的问题。美国过去持续每年死2.5万人,大部分是由于驾驶,所以他们做调查,最有效能降低死亡率的方式就是ADAS。

记者:请问李董,中国汽研作为第三方的研究机构,你为什么要在智能汽车领域要做一个检测标准?未来智能汽车判断标准是什么?这个项目的意义在哪里?对车企业来说作用是什么,对行业的作用是什么?

李开国:非常感谢你的提问,这些问题问的很好。我们中国汽研是一个第三方服务机构,当然我们也是一个企业。这两种属性叠加,就给了我们中国汽研一种使命和责任。刚才李院士也说了,我们汽车未来的方向是电动化、智能化,作为行业第三方,一定要紧跟行业发展方向,为行业做一些积极有意义的事情。

围绕这个方面来讲,我们在三年前围绕智能汽车的方向,构建了智能汽车测试评价体系。构建这样一个体系的目的是首先要了解行业的发展方向,二是要研究行业未来的一些规范和标准,同时需要建立相关标准规范。

目的有几个:一是智能汽车如何来评价它更科学、更准确、更有效。智能汽车跟传统汽车的测试会发生一个颠覆性变化,过去我们可能在有效的项目里面,会呈现一些测试标准,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由于它智能,智能了以后,对汽车的相关生态和相关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延伸,这样的话我们的问题、关注点、着力点就有很大的变化。这样一个体系的构建,作为汽车人来讲也是一个挑战。关注更多的事情,更科学的评价智能汽车,建立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规范来评价智能汽车体系,这作为第三方机构来讲也是它的责任和使命。

二是希望我们所有的消费者在同一标准、同一规范下了解智能汽车的好坏优劣,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共同标准,用共同方法,用共同的规定来告诉消费者哪些车是好的,哪些车是坏的,哪些车有不足。通过系列的检测,我们也告诉整车企业他们在哪些方面可以改进,这其实是对消费者、制造者、开发者来讲都是一个更有益的事情。

当然,智能汽车我们今天发布的i-VISTA也好,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它是需要不断丰富、完善,不断的提升,随时去更新它。所以,它是一个循序渐进,永远在路上的这样一个方案。

记者:谢总您认为未来智能汽车技术领域面临哪些挑战?

谢飞:智能汽车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国内起步比较晚,但是后面会加速发展。加速发展的一个方面,国外20多年的基础上,市场商品化怎么达到比较高的品质。中国汽研通过i-VISTA的综合指数这个体系来帮助它实现。二是有新的技术出来,比如网联式自动驾驶技术,中国我们现在是互联网大国,我们车辆和人数巨大,下一步我们会基于网联式的自动驾驶上面做很多工作,所以这是技术方面的挑战。

记者:智能网联汽车的四个评价,是目前国内外都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请谢院长介绍一下中国汽研在这一块领域当中,这个工作是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和同行相比有什么样的不同?

谢飞:国外也有很多可以做,但是他们做的工作更多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一些具体的测试,是对它的延伸。我们做的工作是基于智能汽车的一个架构的提升,包括安全、体验,国外的测试就没有做体验,包括能耗、效率等,这就构建出未来在智能交通或者基于5G通讯环境下的智能交通体系,包括我们跟协会、学会共同的提出,跟业界共同完成。对于中国汽研来说,这方面做的比较早,也走的比较晚。中国汽研为什么做这个指数,中国逐步富裕起来以后,我们要提出一个新的标准体系。

李开国:其实中国独特的优势,在全世界的一些比较优势,决定了我们在这个环节上思考问题和着力点是不一样的。中国有强大的通信网络,通信系统,大数据和云计算也很强。国外很多做法是一种简单的,就是主动驾驶的叠加,而我们是叠加了主动驾驶的方式和网络通讯的一种结合,这也可能是我们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在全球发展过程中,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比较优势。比如我们通信的普及率和通信的发展速度,IT行业,特别是云计算和网络企业,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我们有很多网络公司,还有我们的体制机制,也就是制度的优势,我们习总书记讲的制度自信,这对我们推广新技术,需要全社会多环节共同构建一个新生态,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我们的优势。

记者:从前年开始,很多车企搞新车发布会,都讲了他们的车如果没有智能网联技术,他都不好意思发布,这种现象越来越多,尤其是从自主品牌到合资品牌,这种现象朱院长有没有好的高见?对车企有没有好的建议?

朱西产:随着技术的发展,汽车安全问题、驾驶体验问题、燃油消耗量也就是节能问题,甚至以后提到要共享,来减少汽车的保有量。现在很多城市都限购,继房子限购之后就是汽车限购,因为人人都买一辆车是吃不消的,所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这个大趋势是必然的。首先是安全问题,所以解决道路交通最大的问题就是道路安全,智能网联这一块首先要解决安全问题,这是一个刚性需求,减少事故。我们说的愿景里面第一个就是零死亡,道路交通零死亡。

如果整个汽车行业都认为我这个车没有一点智能网联装备都不好意思发布,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现象。我进入国内汽车行业,解决的第一件事是碰撞安全。公安部强制推安全带是92年,汽车行业推正面碰撞安全是99年,99年发布的正面碰撞。其实我们自主品牌水平的上升,碰撞关过不去,所以当年以便宜著称的自主品牌销量就是上不去,到现在我们吉利的很多车型其实价格上比韩国现代、起亚的车价格上没有什么差异,还是被大家普遍接受了,当时如果没有当年"不达到四颗星的碰撞就别给我出去",没有这样的决心是发展不起来的。达到五颗星的话,你只要系着安全带就没有生命之忧了,这就非常好了,我们这个情况下再加几个气囊,我们叫投入收益比,也就是费效比,再加两个气囊,那么我们现在装个雷达、摄象头,遇到危险能够报警、自主刹车,这个等级就更高了。所以L1、L2在紧急情况下有所提醒,甚至处置介入紧急情况。现在从大量自然驾驶和交通事故里来看,驾驶员是处理紧急情况、危机情况的能力很差的,还不如把处置交给反映更灵敏、测量能力更强的智能,也就是交给传感器、计算机。所以我们今天ADAS发布的基本上停留在这个层级,德国交通部给了一个测评结果,ADAS可以把严重交通事故降低70%。通过通讯避撞,把暗中的看不见的被遮挡的能够展示在驾驶员面前,另外可能可以预测3、4秒,可以更早的通知驾驶员。所以美国V2V,可以把所有交通事故,包括轻微交通事故降低80%。所以,第一需求是避撞。

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中国汽车产业,汽车企业在新技术这一块的接受度的确挺高的,跟我们20年前推动被动安全的时候完全不一样。现在包括自主品牌的企业,所有的在ADAS环节都动起来了,通信本身就是中国的优势,像华为、大电信这样一些优良的企业,有北斗这样的高精度定点,所以采用更新技术的话,中国的优势会更强。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非常欣慰的看到中国汽车工业可能能够在这一轮智能化、网联化里面已经跟上世界步伐,甚至还会超越。智能和网联这一块,现在非常可喜的看到,整个行业都非常积极。

但是像i-VISTA这样的测评,必要性非常大,现在的确缺少这样的一个公正第三方的权威测试,你再是专家也很难分析,难道装四个气囊的车碰撞的时候就比装两个气囊的车好吗?真的不一定。所以非得有这样的一个专业机构。做这个测试技术难度很大,我们通过这样的平台,可以把不同的车放在一起,大家用同一张卷子,考出来就知道好坏了,用户可以根据这个情况去选择。

所以,第一个作用就是把好的产品推给用户,这对企业也是一个鼓励。再一个是鸡和蛋的问题,我们现在要实现自动驾驶,要依托很多新技术。我们希望有一个平台去展示它,把更新的技术展示给行业。甚至有一些创意,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推介给投资者。大家也担心过热,从去年开始我们参加了很多会议,下面坐的已经不光是汽车人了,过去传统汽车产业的人我估计现在占比不到30%,还有一大堆投资者。我们希望有这样的平台,能够为我们未来的出行关注的方方面面,汽车行业和未来出行关注的人,能够看到一个权威的评价,来引导资金,引导好的产品,引导消费者。

记者:今天评价规程是征求意见稿的上线,您刚才说3月份会正式实施,这个评价规程还会做什么样的完善补充?可能会在哪些方面?

谢飞:今天虽然说是征求意见稿上线,但是在这之前,我们已经跟软硬件厂家都做过很多交流,所以这也是一个过程,我们今天向行业公开,当然这中间也会有意见反馈,我们现在更注重后面的测试构成。比如我们今年要做24辆车测试,完了过后就会发布。相信现在已经在ADAS上装配量很大了,从保险角度里面,数据已经超过了667款车,这已经是很大了。目前国家标准也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体系,所以我们觉得责任感和使命感都非常大。这个速度发展很快,2017年2月份统计的时候,全国只有70个车型,自主品牌只有10个。所以我们原来的计划,到明年做40个车型,2020年左右基本上达到80%左右。否则社会上这些车型,对消费者来说是不清楚的。

记者:我们中国汽研的汽车评价标准如何做到让汽车巨头都能接受这个标准,进而让标准上升为国家甚至国际标准?

谢飞:我们前面做了很多工作,最早是90年代,近期是从2014年,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对国内外特别是针对中国自己的情况,我们做了非常多的研究。所以我们是基于专业的研究基础上做的,这个过程中也包括国际机构,包括与丰田大众宝马等的交流,前期过程中他们也是希望尽快推出的,甚至从他们角度来说,也希望有一个比较公平公正的比较,来证明他们的产品好。从前期摸底来讲,自主品牌其实更了解中国,更可能开发出来更适合于中国道路的产品,所以这些企业也是积极支持的,希望把这个事干好。

李开国:我们发布标准也好,规程也好,是吸纳了整个行业的共同智慧。我们也希望它能成为国家标准,这是不矛盾的。但是我们先行先试,把行业成果、智慧集中起来,这一次发布就是第一次成果的展示。

主持人:感谢各位领导,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今天对我们上线发布会给予的支持,后面我们i-VISTA的规程、试验和结果发布,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责任编辑:孔司宇 PA003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