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行业
凤凰网汽车>行业>产业评论>正文

赵福全:汽车强国建设重在系统化行动

2014年11月24日 01:32:44
分享到:
来源:凤凰汽车 作者:赵福全

作者赵福全,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

在前面的五篇文章里,围绕着汽车强国建设,我依次阐述了如下观点:

一、要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必须建设制造强国。由于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独特的复杂性、关联性和带动性,因此要建设制造强国,就必须建设汽车强国。建设汽车强国作为国家战略,必须坚定不移。

二、汽车强国必须以本土企业为基础,通过本土企业的做强来予以实现。对于中国这样的泱泱大国、汽车这样重要的战略产业,切不可“只求所在不求所有”,否则中国将沦为别国汽车的“加工厂”和“大卖场”。中国汽车产业必须“既求所在更求所有”。

三、汽车社会无法跨越,中国成为“车轮上的国家”势不可挡。这是由经济持续增长、百姓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所决定的,并非简单的“限”所能抑制。对此国家必须有高瞻远瞩的正确判断,既要“亡羊补牢”,更要“未雨绸缪”,用国家智慧建设健康的汽车社会,让汽车造福百姓。建设汽车强国不仅是为了服务于本土市场,更是中国实现经济转型、输出高端制造业的支撑。

四、一国汽车产业的强弱可以通过包含市场份额、品牌力、产品竞争力、核心技术掌控力、生产制造能力、供应链能力、销售及服务能力、基础工业水平和人才水平在内的9大指标来量化评价。这一评价体系阐释了汽车产业的复杂性和中国汽车“硬性短板、互相制约”的困境。

五、汽车强国是国家战略,政府必须以主人翁的姿态,努力打造科学、稳定、统一的法制管理大环境。解决多头管理问题;转变政府职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为本土企业的做强、为汽车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清晰引导和有力支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清汽车强国战略的脉络和要素固然重要,但要真正做强中国汽车产业,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需要国家与企业的共同努力和紧密互动。作为汽车强国建设系列论述的总结篇,本文将对国家和企业的行动方向做一番梳理,仅以一己之见,做引玉之砖。

汽车强国建设——国家行动

国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地展开建设汽车强国的行动:

一、国家战略及清醒认识

国家应充分肯定汽车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地位,充分肯定汽车强国对于制造强国的全面拉动和促进作用。应明确以汽车产业为突破口、带动制造业全面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为输出高端制造业打好基础,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家应旗帜鲜明地把建设汽车强国确立为国家战略,并坚定不移地凭借国家智慧和民族勇气来推进落实,为确保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应站在产业安全的高度上来看待汽车产业,充分肯定本土企业在汽车强国战略中的主体地位,积极行动起来,全力培育本土汽车企业,而不能以所谓“市场规律”为借口放手不管。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关键就在于本土车企能否做强。

国家对于像汽车这样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必须“既求所在更求所有”,帮助本土企业尽快做强。否则,等于拱手让出了技术进步、法规制定和国际分工协作的主导权,等于放弃了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和做强本土企业的控制权。

国家应引导全社会正确看待汽车社会病,针对能源、环境和基础建设等各种制约因素,科学分析,系统思考,积极寻求合理的全面解决方案。全社会既要有耐心,更要有信心,相信国家会用全民族的智慧去建设健康的汽车社会,让汽车更好地服务百姓。任何人都不应以这些问题为借口限制汽车产业的发展。

国家对汽车产业发展的预期应建立在正确的战略判断之上,即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步;汽车是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深化的重要战略支撑之一;也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

国家应正确看待做强汽车产业与建设健康汽车社会之间的关系,即两者没有矛盾,是并行不悖的两个目标。做强汽车产业的着眼点不限于本土,更在于全球,即使中国本土汽车市场不再发展,也依然有必要做强汽车产业,抢占全球汽车市场,为输出高端制造业打好基础。而建设和谐汽车社会,关注的是交通模式、城市规划、节能环保、人-车-社会之间的互动,这也可以视为做强汽车产业的一个子目标。实际上从输出汽车制造业的角度看,做强汽车产业甚至还需要系统研究外国的汽车社会特色及其演变方向。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12阅读全文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文章导航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