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那些骂层次的人,都在骂什么

2017年02月12日 00:00:00
分享到:

作者:姚瑶(富书签约作者),本文原创独家首发,转载请加微信fushuzhuoluo

01

最近网络上出了很多跟层次有关的文章,结果十篇里面有九篇会收到骂声一片。

某个话题一提就会被骂,也是一番有趣的现象。

文章被骂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文章讨嫌遭骂,作者的原因二、骂的人不分青红皂白,读者的原因。本文就从这两个方面挖掘一下。

谈层次的文章首先要搞清楚,它是客观分析,还是价值判断。简单地说客观分析是讲某个现象的前因后果、起承转合。

以层次的话题来说,文章要讲清楚层次是什么,为什么会分层,分层以后对我们有何影响,当怎么办。

价值判断则是直接了当讲层次好不好,坏不坏,什么层次好,什么层次坏。

以客观分析为主导的文章只要作者提供的数据来源是可靠的,描述的事实是清楚的,论证过程是符合逻辑的,又没有触犯法律,文章就是合理又合法的,一般人是没有立场辱骂的。

但问题是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我们从小接受关于某个人,某件事好不好的判断的简单训练没有间断过(比如我们从小接受熟人是好人,陌生人是坏人的二分法教育)。

但接受某个人,某件事在何种情境下是好的,何种情境下是坏的这一类涉及分析复杂情况,阐明道理,得出结论的训练少之又少。

受到自身思维局限,本该多着笔于对层次进行客观分析的文章大都纷纷落入价值判断的陷阱。

许多作者一上来就下结论不守规矩的人层次低,越爱抢红包的人层次越低。

稍微有点逻辑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果一个命题是成立的,它的逆否命题也一定成立。

不守规矩的人层次都很低如果成立那么层次高的人都一定守规矩,越爱抢红包的人层次越低如果也成立,那么层次越高的人越不爱抢红包。

这两个逆否命题一看就经不起考验。

无论层次高低都有爱守规矩和不爱守规矩的,无论层次高低都有爱抢红包和不爱抢红包的。

这两件事其实和层次没太大关系,只是某一种情境下,碰巧符合而已。

所以试图通过这样的逻辑关系让读者了解层次只会招致骂声。

02

对层次做价值判断,用很多笔墨吹捧层次高有多好,层次低有多糟的情况早在2000多年前,就被哲学家批评过了。

庄子在《逍遥游》里面写过一段蝉和大鹏鸟的对话,蝉在文中代表抱负平平,喜欢过安稳日子的人,也就是层次低的那类;

大鹏鸟代表志向远大,喜欢拼搏奋斗的人,也就是层次高的那类。这两种人走在一起,谁也看不惯谁。

蝉讥笑大鹏鸟:像我们这样的生活多好,想飞就在低空盘旋一会,累了就随便找个树枝落脚,何必像你大鹏鸟,一定要费力地到达九万里云霄。

大鹏鸟也看不起蝉:麻雀安知鸿鹄之志,你一个知了也配和我谈论志向么?

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这段话以物种的寿命长短做层次高下之分,很能帮助我们思考如果简单地对层次做价值判断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

在人们的认识中活八百岁的彭祖算得上是寿命极限了,那是和只活上一个朝夕的小虫子比,和只度过一个春秋的蟪蛄比,你若是和活几千岁的灵龟比,和活几万岁的椿树比,人的层次就不知道低到哪里去了。

可见层次来自于生命和环境的限制,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种限制客观存在。没有好坏之分,只在于我们从何种视角观测,用何种事物对照。

这也就是为什么谈层次的文章一旦落入价值判断的陷阱容易遭人诟病和质疑。

我们再从读者的角度来分析下辱骂的动机。

有一类辱骂和文章本身没太大关系。

有些人已经养成了看下主题就可以开骂的习惯。

毕竟在网上留言辱骂谁是一件几乎没有成本的事。

但正因为成本低,参与面广,受到监督和限制少,所以不经意的辱骂正好反映了人们无处遁逃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模式。

常常不仔细阅读文章,一看到层次这个字眼就气不打一处来的人通常认为自己是作者笔下层次不高的那一类。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毕竟每次给公务员加薪,反对的肯定是非公务员。

在他们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模式里,以下结论一定是成立:那就是层次高一定比层次低要好。

既然你又要写劳什子文章揭露我有多不好,那我不管自己到底好不好,先骂上几句再说。

认同自己是人的行为的根本动机。

03

但问题是层次高真的一定比层次低好么?

我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吧。

我的大学同学云,毕业后直接进入临床工作。

差不多到第十年的时候,她遇到了职业发展的瓶颈,很想通过努力突破。于是她准备读在职研究生。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但是她并没有仔细考虑自己其实并不擅长做课题、写文章,也没认真想过荒废了十年的英语重拾后,通过入学考试容易,博览英语文献是不是也一样容易;

最最关键的是她其实对学术并没有很浓厚的兴趣,连称一般的兴趣也很勉强,读研之前一个像样的课题也没做过,一篇正式的文章也没发表过。

但她铁了心要读。

花了三年时间获得入学资格。

托了很多关系,进入省内最好的学校,本专业最好的导师门下。人生无论是接触的圈子,还是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挤上了更高的层次。

可是问题随之而来。

由于导师和她在学术素养,科研能力方面相去甚远,层级落差极大。

一方面导师对她已经一改再改,竭尽所能为之的综述总是不满意,提出的意见一大推,每次几乎都要重启炉灶;

另一方面她开始很害怕见导师,因为这几乎意味着被否定,被拒绝,被无视。

她和导师之间的关系慢慢变成鸡同鸭讲。导师觉得该指点地都指点过了,她觉得导师等于什么都没说,只说总之不行。

两年过去了,进入延期毕业的最后一年时,题还没开成。心急如焚,一筹莫展。这时云开始怀疑当初坚持的选择是不是真的正确。

在我看来选择读研并没有错。

但是选择什么层次的学校,跟随哪个量级的导师是一个大问题。

显然不是简单的层次越高越好。毕竟没有积累的人生是会被打回原形的。

另外一个我想分享的:

我和翠翠是一对文友。每年平安夜都要凑在一块过。畅想未来,规划人生。当然大部分也就是图个口舌之快。

2016年的平安夜,我突然对翠翠说:我们写文吧。

我的意思是不要像以前那样有一搭没一搭地写了,要长期写,高频高质地写。翠翠颔首称是。

不过我们一开始就走了不同的路。

我坚持向平台投稿,翠翠开了公号,坚持更文。

单纯写文章和经营自己的公号在我看来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事情。

前者类似于着眼于种好一亩三分地的农民,一心想着把种植成果卖出去,最好卖个好价钱,但后者则升级到产品经理,光自产自销不够,还要经营场子,扩大影响力,关注客户需求和粘性。

后者的层次当然比前者高不少。但就此得出后者一定比前者好的结论就谬以千里了。

事实是,我很快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平台,努力写文,写到第三个月的时候出了一篇爆文,因此进入平台的签约作者行列。

有了累积成果和社群激励,文章自然越写越起劲,开始有了稳定的收入,更宏大的目标,更长远的规划。

翠翠一开始也努力更文。

但毕竟现在公众号多如牛毛,不要说脱颖而出,就是增加一两个粉都异常艰难,只过了两三个月,经营公号变成一个人的战争。

推文毕竟也不是写日记,没有阅读量,就没有认同感,没有认同感,热情很快被稀释,行动很快消退大半。终于越更越少,进入长草模式。

以上两个例子都证明了层次高低并不是评判事态好坏、优劣的风向标。层次中的人才是关键因素。

人的目标和行动需要和所处层级匹配,否则不仅无益,可能还有害。

04

经济学家兰小欢在《一转念》的序言里讲过一个事:

美国有一档帮助穷人的电视节目,选一户穷人家,为他们建一栋漂亮崭新的楼房,配上全新的家具,送了代步的汽车。一夜之间奔中产,夙愿成真,那么幸福生活就此展开了么?不久之后,记者回访发现,很多受帮助的人把车和家具都卖了,换成可以随时挥霍的钱。甚至还有人生活比从前更困顿,更不幸——一方面发愁付不起房产税,一方面沉湎那一小段昙花一现般美妙的日子而不得。

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在于如果人的思维方式不改变,行为模式就不会改变,行为模式不改变,生活方式也不会改变。

不管外部给予多少机会和条件,最后还是会复原,归位。层次有着根深蒂固的土壤,显然固着比交替容易许多。

关于层次我更喜欢另外一个故事。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白菜翠玉我看过两次。每次都要挤在熙熙攘攘的队伍里等候多时。每次也都只能看上几分钟。玉石专家说打磨雕塑这颗白菜翠玉的原玉从玉的层级来说,并不是一块无暇美玉,体表有明显的瑕疵。半灰白半翠绿。

后面的故事众所周知。白菜翠玉是光绪皇帝的妃子瑾妃的嫁妆。瑾妃娘家在女儿嫁到皇家前,准备了美玉请工匠打造一件适合当成皇家陪嫁的饰品。这名工匠并不嫌弃原玉的缺陷,而是因玉制宜,展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设计开发能力。

他把半白半绿的玉狗造成一颗大白菜,绿的是菜叶,白的是菜帮,意指嫁去的女儿清清白白,纯洁无暇。巧匠还在白菜上用多余的玉雕刻成蝗虫,意指多子(蝗虫繁殖能力强),并与皇宠谐音。

经过思考,设计,规划和行动,一块层级并不高的玉变成了稀世珍宝,百年后,无数游客经山经海,经风经浪跑去仰望,凝视。

其间的原因,经济学家,鉴宝专家,社会学家都有不同的解读。

但我更愿意相信是因为这块玉代表了世间万物存在层级转换升级的可能和希望,人们在看玉也在念想自己的人生和当前的层级。

这样说来,提到层次,你还要生气么?

作者简介:姚瑶,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浙江某高校护理老师,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心理学、教育学终身学习者,专注于亲子,情感,社会心理方面的写作。

本文为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独家首发,版权归富书所有,48小时内禁止转载,转载请联系授权,并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作者:姚瑶,来源:富书(ID:zhongchoudushu)】,侵权必究

富书原创矩阵:我属猫(woshimiaoji),爸妈内参(shenduwenhuahua),富书(zhongchoudushu),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FranklinReadingClub),出版畅销书《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畅淋漓地活》

赏饭加微信:158589503(备注广告),部长微博@小明牛哲学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