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颜光明:发动机不死,“中国心”意义不容忽视 | 有智慧

2017年12月03日 12:40:01
分享到:
来源:汽车有智慧

从“中国心”评选到“发动机日”倡议,反映了中国汽车技术进步的一个侧影,表明了汽车人对技术立命的坚持和对核心技术攀登的勇气,与当下的汽车浮躁现象正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发动机不死。现在和将来及相当长的时间里,移动工具还离不开发动机!拥有“中国心”的现实意义不可忽视

“你看今天的颁奖气氛,发动机会死吗?”

11月30日,前来参加“中国心”2017年度十佳发动机颁奖典礼的清华大学教授,本届十佳发动机评选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王建昕对我说,在唱衰发动机的背景下,颁奖典礼气氛还这么热烈,说明传统发动机并没有衰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努力和创新。

null

我环顾会场(上海扬子江万丽大酒店),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云集,多半是负责技术的负责人,其中不少本身就是发动机的专家。零部件专家更是关心今年十佳发动机的特点和技术趋势。媒体闻讯坐满会场。“我看到发动机行业并没有受到‘禁售’的影响,在砥砺前行,且蒸蒸日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乐观地说,发动机仍旧是当前整车厂的核心竞争力。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发动机专家姚春德用手里的调查数据说,“2016年电动车的销量仅占汽车产销量的1.78%。”他说,连2%都不到,怎能撼动传统发动机98%的市场?

我注意到,在本届获奖的十大发动机中,其中自主设计研发的发动机就占了近一半。这意味着什么?有关专家认为,这才是体现中国汽车技术真正的进步和希望。不难理解,“得发动机者得天下”,目前还是铁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衡量一款好车是否,发动机起决定因素。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励基金会理事长徐兴尧说,“过去大家看车是以看整车外观为主,不知道车子最关键的是发动机。”

2014年“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主题展览在北京车展上举行,一石激起千层浪。正如徐兴尧所说,这个展览起到了知识普及的作用,也是对买车很好的参考。引起业界关注的是,这是中国评选发动机的权威平台,也是代表发动机最新技术的风向标。得“中国心”才能造好自主汽车已然成为行业的共识。事实上,发动机是营销最大的卖点,成熟消费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如今,“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业已成为国内汽车界中最具含金量的专业奖项,其权威性对于整车性能的评价至关重要,连续举办12年,在业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品牌效应,被誉为世界第三大发动机(“沃德十佳发动机”、“国际年度发动机”)评选之一,享誉国际。

null

“十佳发动机评选目的是在国内建立一套面向消费者的汽车发动机评价机制,引导消费者由关注外在因素进入到关注车的内在品质,有感性消费上升到理性消费。”作为这项评奖的主办方,《汽车与运动》杂志出版人周丽娟说,这是迄今为止最纯粹的专家评选,由行业公认的技术权威,学术带头人,顶尖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纲,出任“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专家评审委员会名誉主任,主任由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内燃机学会汽油机分会副主任王建昕出任。

今年1 0月,应邀去盐城“中汽中心盐城汽车试验场”,目睹了专家评审委员们亲自实车测评,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年逾80岁的王秉刚老先生,披挂上阵亲自试驾参评车辆,在试车跑道上一丝不苟地对入围车辆进行严格测评。他说,只有亲自试驾之后才能有感觉和体验,做出客观评价。与前几年参评的车辆相比,王秉刚深有体会地说,自主品牌的水平大幅提升,其中得益于发动机的进步和给力尤其明显。他认为,就技术性能和品质而言,现在可以说,我们的发动机一点都不输给合资品牌了,有的甚至比合资品牌做得还要好。

null

中国有一句俗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在这些老专家(平均年龄近花甲之年)眼里,发动机代表着中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试车测评,即摸清了家底,也看到中国汽车技术的进步和实力正在提升,而不是外观的颜值那么简单,背后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

据介绍,十佳发动机评选是通过动力性指标、技术先进性、市场表现、节能减排、现场测评五大评价体系进行评选,依据是“依托中国市场,以中国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购买需求为基础,坚持不断完善自行独立的这套公开和科学化的评价体系来进行评选。”周丽娟说,今年的评价体系实现了多项创新,首先是通过增加海选即评委长期体验环节,来强化车辆的主观使用感受。其次是实车测试时增加企业随车工程师,通过静态测评时的专业讲解和动态体验时与评委的互动沟通,帮助评委们更好地了解每一款入围产品。

null

这是一套自主创立的评价体系,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周丽娟在颁奖致词中说,从下一届“中国心”评选起,将按“中国标准”执行,同时开始对历届评选出来的“十佳发动机”进行回访和梳理,研究和总结中国发动机的成长历程,为今后的发展提供经验。有鉴于此,有人建议把“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颁奖日定位“发动机日”,受到与会的专业人士和专家们的共鸣。

我关注到,这不是轻易的提议,而是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期待。作为已经举办了三届的“中国汽车发动机技术大会”,既是“中国心”颁奖典礼的延续,也是技术交流的盛会。如此次在大会上交流的“长城”和“上汽” 两家车企所做的主题报告就引起很大的反响。一个介绍了增压直喷发动机的自主研发的具体过程,另一个介绍了发动机正向研发的技术路径和战略。由此解密了两家车企研发的新车型为何成为市场“爆款”的原因。而由丰田公司专家亲自介绍“混动系统发动机的发展”则大开眼界,证明发动机的生命力很顽强,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待开拓,提供了“发动机对于降低混动系统的油耗至关重要今后仍需持续改良”的广阔前景。

null

那么,在汽车转型和深度变革的浪潮中,传统发动机的命运究竟何去何从?

中国汽车报总编挂俊松在例举自己的一篇文章(“禁售传统汽车纯属多此一举,应顺其自然而非画蛇添足”)时说,汽车转型需要时间,能源转型同样需要时间。他认为,对发动机发展的预测,需要尊重规律,顺应多元动力需求。“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委姚春德在他所做的“汽车发动机最新技术发布”(即2017年度十佳发动机技术解码)报告中归纳了汽车发动机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内燃机的电气化已得到全面地普及;机、电、液多学科融合得到充分体现;动力总成复合化,能源多元化正成为重要趋势。由此得出这样的不争事实:内燃机动力目前仍旧是绝对主力动力。

null

从“中国心”评选到“发动机日”倡议,反映了中国汽车技术进步的一个侧影,表明了汽车人对技术立命的坚持和对核心技术攀登的勇气,与当下的汽车浮躁现象正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发动机不死。现在和将来及相当长的时间里,移动工具还离不开发动机!这不仅是颁奖典礼上释放出的“现实意义”,也是汽车发动机技术大会上发出的最强音。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