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郭孔辉:院士眼中的汽车产业战略

2017年12月18日 15:42:30
分享到:
来源:自主汽车

原标题:郭孔辉:院士眼中的汽车产业战略

本期对话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

郭院士是我的老朋友,他是我国汽车行业的第一位院士,是汽车行业公认的技术权威。但是,他对汽车产业的思考却超出了纯技术的范畴,深入到体制、战略、文化等宏观层面。尤为可贵的是,郭院士不仅眼光敏锐,而且敢言、直言,保持了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坦率和真诚。在这次于湖南大学举办的中国汽车创新论坛上,忙得不亦乐乎、一直殚精竭虑为中国汽车的创新问题鼓与呼的他,不仅发表演讲、主持论坛,还在晚上休息时间与我进行了一番长谈,令我十分感动,也获益匪浅。

——题 记

“应急发展”不是战略

李庆文:这些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很快,但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反映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汽车产业发展越来越快,问题也暴露得越来越尖锐、越突出。我觉得总体来说还是战略方面的问题。前几期关于战略的讨论中,有的观点认为中国汽车没有战略;有的说战略不清晰、不突出;还有的认为,中国从来不缺乏明确的战略和规划而是执行不力。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郭孔辉:我觉得,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汽车产业没有战略,更多的是应急解决问题。1953 年要制造出交通运输工具,所以就造汽车;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打仗需要军车,所以就有了当时的二汽、陕汽。需要卡车就造卡车,需要军车就造军车,这算是战略吗?之前讨论提到的把汽车作为支柱产业可以算是战略,但我认为缺乏系统性,且目标不明确。为了实现目标要走什么样的道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也不清晰,这不算战略。

李庆文:战略应是对长期发展起作用的行动纲领、思想、目标、规划等,战略应具备这样几个基本特征,即长期性、系统性、整体性。

郭孔辉:首先要有一个比较远大的目标,明确到什么时间达到什么水平。其次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规划,要清楚达到这个目标从长期来看应该怎么走。我想这才算是战略。

从上到下缺乏战略指导思想

李庆文:汽车行业十分有必要讨论战略的问题。我与你在创新论坛上表达的想法产生了共鸣,我们应该认真反思一下,从1953 年至今我们在战略上有哪些成功和不足的地方。

郭孔辉:在“中国汽车工业 50 周年庆典”的时候,很多人讲的都是成绩,几乎没有什么缺点。称汽车工业这 50 年“可歌可泣”,这一点我表示赞同。但同时也认为,这 50 年有取得成绩的一面,也有很多不足。我们必须正视问题,只有这样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于是,在那之后我就提出了中国汽车工业分为“两个阶段”的观点。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前,那时“三十年一贯制”,基本没有什么进步。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大搞引进、合资。最初通过引进消化,还是有一点战略的味道,还是解决了一些发展问题的。可是后来只是引进不消化,更不要说考虑要不要有竞争力、要不要自主研发的问题了。

正是因为没有自主发展的思想,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就陷入了“两个怪圈”。一个怪圈是“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另一个怪圈是“缺乏自主能力—依赖合资外方—更缺乏自主能力—更依赖合资外方”,两个怪圈让我们的民族汽车工业陷入恶性循环。

最近几年,我们可喜地看到奇瑞、吉利等企业逐渐发展起来,这可以算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进入了第三阶段。

李庆文:“引进、吸收”没有错,但是错在我们这条路走得时间太漫长了,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当时的战略,自主创新没有很快地提出来。合资不要紧,但为什么要永远走下去呢?

郭孔辉:目前的情况是,从中央到地方再到企业,都缺乏一种战略精神和指导思想。日本在进行合资时,日本政府规定必须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外方的股比不超过25%;第二,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学习外方的技术和管理;第三,要一边引进外资,一边自主开发。这样一来,由于其大多数的合资外方赚不到钱,往往到最后就把股份卖掉了,而这时日方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能力。中国在引进外资过程中,就没有这样的战略指导思想,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到未来的自主发展。

不能只为外资“打工”

李庆文:我一直在想,汽车产业发展这么快,究竟是什么起了作用,是谁的功劳?我的忧虑是,在快速的发展中如果战略不清晰,一旦遇到风波或是重大冲击,将很难抵挡住。很有可能造成汽车产业虚大,经不住风雨。还有一个忧虑就是会延缓我们成为世界汽车强国的步伐。

郭孔辉:我同意你的观点。汽车界一直在争论,争论的原因就是,我们当时已经意识到这么发展不行,但也有些人在当时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

当时,我们与美国共同研讨关于 21 世纪要不要发展私人轿车的问题,很多人认为不需要发展。之后,我们做了深入调查,发现很多国家都是通过发展私人轿车来带动国内经济。那么我们国家呢?我们的普通百姓为什么不能开上汽车呢?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有这种需要,而且汽车产业带动面这么宽,对国民经济是非常有利的。

此外,在讨论要不要发展民族轿车工业时,很多人觉得这种“民族情结”没有必要。当时理论界的很多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所谓的民族工业,应该是全球工业。在全球化时代,资本的跨国流动应是一种常态。于是有人说“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只要是在中国的就是中国汽车工业。所以有段时间,引进外资成为最大的任务,引进资金的多少也成为评价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对于我们提出要发展民族汽车工业,当时主要有两种观点站出来反驳。一种观点是:“没必要有自己的汽车工业,人家帮我们开发不是很好吗?”另一种观点是:“我们不可能搞自主研发,只有可能成为制造大国”。这两种观点我都反对,并坚持认为:“不能只为外资打工,替人家赚钱。”

李庆文:我想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人受当时国际上流行的经济学、政治学理论的影响,认为国家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民族已经淡化,不用太强调国家的实力,尤其是看到欧盟,认为各国都可以是共同体了。但事实上,我认为他们并没有学到国外主流经济学的精髓。欧美主流政治学和经济学理论并不是我们所传播的那样,他们实际是主张国家实力的,甚至还有军事装备等“硬权力”和文化等“软权力”的问题。所以,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某些人的想法太天真了。

只要战略对,就算有一万个问题,都能把它消化掉

李庆文:我特别赞同你“在不断的争论过程中才有发展,没有争论就没有今天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行动和局面”的观点。

正如你所说的,我们没有及时调整战略。合资的时候没有想过合资只是一种手段,没有想过以后可以“自己干”。因为谁也不敢想象,中国日后能够成长为汽车制造大国,进而成为汽车强国。

郭孔辉:我从来都不认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不起来。我是搞技术的,知道难在什么地方,知道为什么搞不成。其实,我们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能力问题,而关键在于“上面”想不想的问题。

李庆文:在我接触的人群中,我感到从事工程技术的人员在多数情况下是主张自主开发的,而且有些人一以贯之。

郭孔辉:不搞技术的人往往容易对技术“发毛”,不认为中国也可以搞自主研发。杨振宁曾说过:“我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告诉别人,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我也一直有这种心情,在搞技术出身的人看来,外国的技术不是那么高不可攀,比如我们的“轮胎建模”,美国承认我们的技术是世界最好的。所以只要方向正确,有明确的战略,我们就完全有能力将汽车产业发展好。

事实表明,如果把很多任务细分,中国就能做得比外国好。虽然整体做不了那么强,但能把局部做成世界一流。汽车是“零件以万计、产量以百万计、保有量以亿计”的产品,很复杂。说句玩笑话,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只要我们把复杂的问题分一分,就算有一万个问题,都能把它消化掉。

品牌战略应放在首位,要发展首先为企业松绑

李庆文:现在有四个关于战略目标的说法:一是打造世界型的跨国汽车公司;二是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与世界基本同步,并争取处在世界前列;三是大力发展节能汽车,造出世界上最节能、环保、实用的汽车;四是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你怎么看?

郭孔辉:我最认同最后一个战略。必须要先有自己的品牌,在性能、价格上有了竞争力,然后才能走出国门,到国外去打拼。另外,树立品牌和打造跨国公司是战略问题,而新能源和节能汽车更多的是技术问题。

李庆文:你觉得哪家汽车企业能率先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跨国企业,成为有影响力的品牌?

郭孔辉:我比较赞成李书福的观点,估计会在民企中产生。我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活力在民间,而国企的体制在短时期内很难改变,不像民企的反应那么快。一位从国企流向民企的管理人员说,在国企中要不断地去说服领导做事情,而且说服一个领导还不够,这让人心里很没底。在民企中只要使劲干就行,而在国企要使劲干反倒容易产生矛盾。

李庆文:国企改革发展到今天,一个遗憾就是体制改革不彻底。如果国企的领导人没有责任心、动力不强,很容易垮下去。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国有企业太容易换老板,上级领导一个命令批下来,老总说换就换。企业老总的波动对一家企业来讲影响相当大,而民企不存在这个问题。

郭孔辉:现在一些民企和一些类似“集体”民企的股份制企业都发展得很好。像奇瑞、江淮都可能成为比较好的企业,当然他们现在还在改革之中,还不是很彻底,将来如果更彻底的话,也能跟民企一样灵活。

李庆文:新兴企业的体制、机制比较新,创新能力比较强。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