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中国汽车的团体标准该怎么搞?

2018年01月05日 18:00:00
分享到:

原标题:中国汽车的团体标准该怎么搞?

我不是标准专家,但标准问题对于产业发展非常重要,作为搞行业组织的人,在今天的文章里,我想简单聊聊标准这个事情,欢迎各位同仁交流。

2018年1月1日,我国新修订的《标准化法》开始实施,这个法律从1988年底颁布到今天已经快30年了,30年后的我们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过去听外国人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但过去几十年从事标准工作的人其实并没有感受到标准有这么神奇。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标准化法》写着“鼓励积极采用国际标准”,这个法律条文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大量抄袭国际国外成熟标准。

我们被欧美质疑知识产权,其中标准的知识产权问题就非常严重,我们政府最近已经陆续免费公开了国家强制标准,但非强制标准就不能免费公开,为什么?因为按照ISO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约定,这些标准都是有知识产权的,我们大量抄袭别人的标准,然后还免费公开,这不就是赤裸裸的侵权知识产权么?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这些是国家标准就简单粗暴的直接把这些标准免费公开,我们可能得向国际标准机构支付版权费之后再琢磨怎么公开,不然我们今后搞的标准,人家也随便抄,我们的商业利益还怎么保护?

过去30年,我们有些协会搞的标准工作,有些确实技术含量不高——要么东拼西凑抄袭国际国外标准,要么干脆找企业赞助,赞助企业从国外抄袭标准就视为自己起草,然后协会把企业标准就当作行业标准申报上去,这种行业“明”规则培养了一大批抄标准的专家,这种行业机制,决定了我们在标准起草和管理方面基本没有能力储备。如果上位法不修改,这种落后的标准行业体系将严重制约我们的产业和社会发展。

幸好咱这届政府里有高人,非常敏锐地看到了标准工作的国家战略意义,及时推动修订了《标准化法》,这个法律明确了:除了采用国际标准外,国家鼓励开展标准化对外合作与交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及推进中国标准与国外标准的转化应用。看到了吗?新的《标准化法》不鼓励抄袭国际标准了,国家鼓励的是对外合作,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我们不仅产品不能再抄袭别人,我们在标准方面更不能再靠单纯抄袭别人了,如果非得抄袭,我们是不是可以别这么粗暴,我们至少请人家起草标准的外国专家,外国企业加入我们的标准起草委员会,付费给人家,给人家署名权,这样产生的知识产权说得清楚。

从2013年开始,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主席已经是中国人担任,我们不仅在ISO/IEC和SAC这类国际标准化组织担任主席、副主席,我们的华为等企业已经在参与国际关键标准的制定,前几天中国移动等企业在全球5G标准方面也是关键贡献者,这是首次实现全球通讯标准的统一,这个意义外行很难理解,但无论搞通讯的还是搞标准的,都会明白其中的产业价值有多么巨大。

在新的《标准化法》里,除了我们传统标准范畴的工业技术标准,国家把农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也都纳入到标准化工作中来,这与当下的实际标准工作一致,也有利于鼓励包括互联网在内的第三产业发展。事实上,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新搞的标准,60%已经都是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业,我们很多时候抱怨的政府行政审批也迫切需要标准化,这样我们在国家的哪个地方生活,都不会觉得有差别。

在新的《标准化法》里,除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之外,明确了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国家鼓励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组织制定团体标准,但前提是这些组织都是民政部备案过的合法社团组织,非法组织就别惦记搞团体标准了。

话题回到汽车行业上来,我们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基本不可能有作为,因为人家用100年的时间已经把能标准化,能申请专利的都已经保护起来,别说你还不一定搞得掂,就算你搞得掂,知识产权的问题你也解决不了。所以,我们得交学费,聪明的做法如吉利并购沃尔沃,然后顺藤摸瓜再入股沃尔沃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这样可以合法交学费,用西方人能接受的方式缩短学习周期。粗暴的做法就如某些自主品牌车企,直接抄,反正不出口……

所以,这一届互联网造车的公司,除了可以炫耀有钱,其实真没有必要炫耀自己的研发设计能力,外行可能不知道,但内行都很清楚,它们给跨国零部件企业支付了数千万的零部件定制费用,最终才拿到了基本属于行业标准化的那些零部件。仅仅是解决传统零部件的供应问题,这些互联网造车公司的研发成本就数倍于传统车企,如果这样的造车方式能够成功,我只能说得靠市场奇迹。

既然各地都没有权利出台强制标准了,传统抄标准的做法又得不到政府鼓励了,汽车行业又面临百年未有的大变革,正是新标准大展拳脚的时候。新能源、智能网联、新零售这些新技术和新服务都需要大量标准解决互联互通问题,否则只能变成小生态内联网,谁来解决这些问题呢?这些问题大多数都是跨界的,即使车企的技术专家也不可能搞得定,这种情况下,行业协会的组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怎么组织,如何解决团体标准工作的财务、技术、认证推广和知识产权问题,都没有现成的行业经验,只有抄标准的老路走不通的时候,我认为在这个领域有专业知识的专家才会被尊重——12月27日,团体标准发展联盟在国家质检总局成立,从当天参与的人员规模看,显然各行各业都已经非常重视标准工作。

我认为汽车行业理应更具备标准的国际化视野,如果我们希望中国生产的汽车能跑遍全球,这个时候不研究标准是不可能的,研究自己搞不定的跨界标准,团体标准显然是条捷径——欢迎参与汽车行业团体标准建设工作!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