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自驾游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下,亲子旅游得到了业界和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期。亲子旅游作为新生业态,在近几年来的发展速度吸引人们的眼光,据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亲子产业整体市场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预计2018年亲子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万亿元,成为休闲旅游业的“香饽饽”。
而据《中国露营地投资报告》显示,亲子游人群也是露营地客户的主要来源。露营地游客表现普遍有车,且多为注重生活品质的中产家庭群体。 在到达房车营地的交通方式选择上,80%以上的用户选择自驾车前往,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出游。而出行群体中,个人出行占比较低:两个人以下出去露营的群体仅占5%,基本以家庭亲子为主。通常是三代同堂,或者几个家庭共同出行。
那么,要做好亲子游,露营地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产品要鲜明特色,避免同质化。现在很多营地内都设有亲子旅游产品,但其开发上缺乏深度思考,没有深入研究这一市场的特点,致使亲子旅游产品缺乏鲜明的特色,普遍同质化。营地要根据市场走向趋势,找出与同行业中的不同之处,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营地是体验式场景,旅游者希望在游玩的同时能亲自参与到其中,尤其是亲子旅游,营地必须不断调整战略计划,让亲子游客能切身感受到营地的乐趣,尤其是亲子互动的乐趣。
针对不同年龄段,推出更有针对性的活动。不同年龄的儿童兴趣点不同,营地在前期规划时,务必要做大量的调查,深入了解同年龄儿童的兴趣点。在活动方面,要讲质量不求数量。
调整常规产品供应方式。目前我国营地还停留在应季产品阶段,绝大多数亲子旅游产品只是在寒暑假及六一儿童节期间推出,但是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游时间越来越分散化,营地也要随着这种变化,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可以根据营地本身的发展情况,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推出月度或者季度活动,减少淡旺季的差距。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亲子旅游通常是以两大一小或一大一小的成员结构为主,对于配套服务设施的要求也会比其他的旅游形式要高,例如,在住宿安排方面,要提供适合旅游者居住的家庭房;在就餐方面,营地要提供专门一定的儿童餐椅、餐具,菜肴口味要符合孩子用餐习惯、避免产生不良的反应等等,同时在娱乐设施上,要保证儿童的绝对安全。
近两年随之亲子旅游的火热,国内做户外教育的机构逐渐增多,众多幼儿园、小学、高校也都在以户外教育为中心开展相关特色课程。但还是有很多家长对户外教育不是很了解。其实,户外教育只是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空间的改变和教学观念的改变,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走出课室外,接触更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
研究显示,孩子学习的记忆量,透过听讲只有5%~10%,浏览是20%;示范给孩子看,可提高到50%,让他们亲手做,更可达到70%~80%,做完后他们还可以教别人,记忆量就达到九成了。
中小学的学生尤其应该透过体验学习,从“做中学”。可惜我们的教育离这种目标相当远。
户外教育是在户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教学,相对于传统室内教育拥有更多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青少年在户外真实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进行学习,通过实际操作使青少年真正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通过自身的视觉、听觉、感觉得到的外界环境刺激,青少年亲身体验这些刺激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能够使青少年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特定环境中,户外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对青少年的束缚,使素质教育得到充分满足,有助于青少年综合素质提高。
青少年成长受到自身及其所处环境共同影响。在户外教育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拓展训练等多样教学手段,让青少年亲身体验、分析解决问题,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使他们更清楚的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形成一个健康的认知过程,对提高青少年的自身素质和促进全面协调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青少年户外教育的优势
开拓了青少年的学习空间
户外教育是在开放式的环境中进行教学。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作为基础,构成了一个现实的学习环境,在认知自然和社会环境过程中,增加了青少年认知事物的兴趣,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户外活动的沿途,加上生态解说,教小朋友在行动中落实环保。例如不可以躺在草地上,以免压死草;尽量不用卫生纸,用了就一定要带下山;途中看到垃圾要捡起来等。“只教小孩生态知识,他回学校后,可能自信更多,也可能变得更骄傲。如果能用引导式的解说,他们会有生态维护的概念,更懂得爱护大自然。”
教学过程是亲身体验式
户外教育是青少年在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通过亲身感知和实际操作,这种直接获得的知识技能保存时间更长久。在户外教育过程中,青少年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环境不断探索,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直接获得方式,让教学过程充满乐趣,使青少年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可以更真实地培养青少年品质
户外教育有着丰富的教育环境,这些教育环境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有些教育环境是要与他人共同协作,可以真实地直接感受到与他人沟通、合作以及在团队中所处的位置,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让青少年感受到自身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和关联,可以培养青少年责任感。
有些教育环境需要青少年独自参与,通过个人努力达到一定目标,通过这一过程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了解自我的途径和发挥自身优势的平台,提高青少年的自信心。有些教学环境中出现了是非善恶的判断,通过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青少年在道德上有一个正确判断能力,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青少年户外教育存在的问题
户外教育随着教育工作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逐渐得到了学校、教师、家长的认可,特别是现今社会对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关注不断提升,促进户外教育的发展。
但是仍然还面临一些问题:
场地问题
由于户外教育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安全问题,使户外教育场地受到限制,目前大都只能在特定环境进行,真正让青少年进入真实客观的自然环境当中尚有一定困难。随着国家和社会的投入,户外教育场(营地)所不断增加,但相对于庞大的青少年群体,户外教育场所还是不能真正的满足需要。
但是考虑成本等问题,很多场地变成活动等堆积,真正做到户外教育的营地却是寥寥无几...
时间问题
受到传统教育的束缚,特别是升学压力,使青少年课余时间被极度占用,青少年没有多余时间参加户外教育。到大学或工作以后,有了自己支配的时间,但由于长期受到束缚,很多青年对参加户外教育缺乏了热情,导致投入到户外教育的时间很短甚至没有。
我国开始大力推广研学旅行,从国家的层面推动户外教育,虽任重而道远,总算是迈出了一大步!
师资问题
户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教师或指导员(户外教练)。在教师或指导者的引导下青少年才能真正融入到户外教育,真切体会到户外教育带来的快乐。这就要求参与户外教育的教师或指导者必须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专门的知识技能。
但在现阶段我国对户外教育的教师或指导者的培训与资格认证体系还不够完善。另外,户外教育面临着非常复杂的户外环境,给安全带来隐患,很多教师或指导者担心出现意外,甚至还会引起法律纠纷,国家的法律系统在发生这种情况下的责任认定还没有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这使很大一部分教师或指导者把户外教育限定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无法实现户外教育的意义,有些人甚至不愿意采取户外教育这种方式。
户外教育作为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越来越被国家、社会、学校、家长认同,正在逐渐的广泛开展。但是户外教育中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呈现,这就需要积极地宣传和开发更多的户外教育场地,增加户外教育时间,培养更多户外教育师资,制定和完善户外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家长对户外教育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加充分的发挥户外教育的优势,更好的为青少年教育服务。
户外教育对青少年意义有多重大
让孩子在户外得到释放
爱活动的孩子是健康的孩子,他们在兴奋的游戏过程中,擦破膝盖或是扭伤脚踝,而且可以说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为世界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做好准备。
如果长时间呆在屋内,给孩子形成的刺激都是有限的。可以从带他在阳台上看看绿树、阳光开始,接触户外。不同的花香、树叶的质感以及空气,对1岁前的孩子来说,都呈一种崭新的体验和刺激。
虽然孩子会一边跑一边看着脚下的地面,不注意周围的情况,经常会跑着跑着就偏了,不是碰上周边的物体,就是和别的小朋友撞个满怀,但还是恭喜你,可以带他出去撒欢了。
你已经可以牵着他上下楼梯,也可以带他去旁边的那个小沙堆。从公园、植物园开始,让他一天活动30分钟。注意,活动时间不宜太长。
此时,孩子的行动能力已经增强许多,多元、广泛性的环境,都可以让孩子去尝试。在户外骑自行车,跑跑跳跳或者跟小朋友们跑来跑去,甚至可以来一次“野外小探险”。
永远不能忽视“孩子+孩子”的力量
与朋友们一起观察毛毛虫,一起摔泥巴,都能够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相互影响中,能够无限扩展他们的想象空间。同时,它还能满足孩子与同龄人交往的社会性需求,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这时,可以跟随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了解季节更替、气候变化、植物生长等自然规律。
爸爸妈妈扮演的秋千、墙壁越是生动,对孩子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只要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哪怕仅仅是小肚皮被挠痒的感觉都会让孩子乐不停,所以,把去户外活动当做和孩子相处的一个绝妙时光吧。
于孩子而言,父母陪伴他去感受是最重要的
“陪伴”的定义,指的是在孩子对大自然的神秘发出惊叹时。爸爸妈妈只要陪伴、倾听并与孩子一起分享,和孩子站在相同的观察点一起玩,而非指导式的教导,或者强迫他非要从某个活动中获得某种收获。
家长要“放手”,并成为“助手”
最后,不管是学校、班群或个别教师带领,从事的是地方体验学习、冒险探索或运动休闲等户外教育,家长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如:有的家长一开始会排斥参加登山、骑行等户外教育活动,担心孩子课业跟不上怎么办,后来看到孩子的改变而逐渐认同。
在户外学习中,家长既要当“推手”,让孩子尝试各种事物和孩子讨论、协助搜集资料,也要能“放手”,不过度关心、照顾或介入,以免加深孩子的依赖,甚至要做“助手”,给予支持及提供资源。
当孩子走出教室,回归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学业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跑道和评断标准,孩子会有机会发现另外的兴趣和潜能、建立解决问题等更接近生活的能力。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