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容客KOL热议:奔驰定速巡航事件或将逆转?Uber自动驾驶事故能否避免?

2018年03月26日 10:07:32
分享到:
来源:容客观

智能化作为汽车“新四化”之一,如今已成为各大主机厂重点布局与发展的方向。都说有了自动驾驶,世上再无“老司机”,然而近日,奔驰、Uber接连爆出定速巡航失控或自动驾驶汽车撞死路人的新闻——虽然前者是真是假还有待证实,但后者确实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些骇人听闻的消息不免让上述说法变了味儿:在自动驾驶汽车取代“老司机”前,也许“老司机”就先被汽车“干掉”了。

面对人们的质疑与担忧,容客内容平台的KOL们,会怎么看呢?

参与本期话题讨论的嘉宾:

大家车言论 颜宇鹏

华山论剑V、汽车女记者 黄少华

SUV大百科 云鹏

不二车 吴才刚

汽车有文化 周海滨

奔驰定速巡航事件目前大有反转势头,您对此事的真假有何判断?

null

颜宇鹏:奔驰定速巡航事件爆出后的一两天,我是抱着作为媒体人相对客观的态度,先等待各方发声,等待更多信息出来后再去做判断。但从最近掌握的各种信息,包括当事人的说法来看,我现在愈发可以断定这个司机有问题,车有没有问题我们还不能百分百确定,但人百分百有问题。

黄少华:从一开始,我对这件事就持怀疑态度,首先是对“通过后台操作把车停下来”,其次是如何能12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这么坚持一个多小时,不仅没出事,司机还能淡定自若打电话报警,总之,疑点多多。直到目前,这件事情都还没有水落石出,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追查到底,给广大民众一个交代。毕竟这件事影响范围太广了。

云鹏:汽车是极其复杂的工业产品,理论上决不能排除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不过从目前陆续爆出的信息来看,各种疑点更多地指向了车主,让人更加怀疑人为因素的可能性,比如错误操作或私下对ECU“刷机”导致系统错乱。在第三方检测出炉之前,媒体人更应该理性看待整个事件。

吴才刚:虽然还不知道驾驶员意欲为何,但从他的描述来看确实漏洞百出,真实度不高。不过在车联网技术愈发先进的时代,车企完全具备从后台操作车辆的能力,但事实真相还有待奔驰技术部门检验后给出答案。

周海滨:目前依然处在对奔驰不利的态势。奔驰的声明意在引导舆论,而技术关乎生命。之后的进展,奔驰方面噤若寒蝉,向外界释放出公关的傲慢和无对策。相反,媒体和专业人士在不断去求证,在采访了解真相。

Uber爆出的致命事故,再次表明自动驾驶技术目前仍不成熟,您怎么看待自动驾驶的不安全性?

null

颜宇鹏:我认为世界上没有成熟的技术,自动驾驶只要总体低于人驾驶的事故率就已经证明它有替代人的可能性。据我所知,这一数据现在已经达到了。我们不能要求自动驾驶做到零问题,从长远看,自动驾驶必然会替代人驾驶。

黄少华:Uber自动驾驶事故的视频已经公布了,我一直在想,如果当时是我在驾驶,我能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美国警方给出的说法是:无论是什么驾驶方式,都几乎没有办法避免。

当然,自动驾驶技术目前还处于测试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在中国人流密集的十字路口,估计自动驾驶汽车只能永远停在那里了。因此,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整个汽车社会法律法规的规范,民众意识的提升等,是个系统工程。

云鹏:毫无疑问,这是一起大家不愿看到的悲剧。然而从宏观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来都是由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的,而且从长远来看,自动驾驶势必将替代人工驾驶。所以当下要做的不是抵触,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动驾驶的实验安全性,规避科技进步过程中付出的代价。

吴才刚:除了Uber、百度这样的科技企业外,不少汽车品牌也都在潜心研究自动驾驶技术,说明大家还是看好它在未来的广泛运用。

不过在实际测试中,封闭场地里毕竟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大数据支持,频繁的路试在所难免,而自动驾驶车辆在公共道路上无异于定时炸弹般的存在,它的行驶逻辑不一定可以及时判断多变的路况,比如这次Uber遇到横穿马路的骑行者,这也只能通过更加严格的限制自动驾驶的测试环境来降低风险——说一句“政治不正确”的话,如果以自动驾驶的行驶里程和老司机的行车里程做对比,可能说不准谁的事故率更高。

周海滨:技术尚未完美。如果事故起因是行人突然以极近距离出现在自动驾驶汽车面前,或因不遵守交通规则引发,那么以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很难避免;如果这一事件发生时,车辆根本没有检测到夜间行人移动,那么车辆本身的自动驾驶功能,包括传感器或数据分析等将受到质疑。

自动驾驶技术已在多个方面优于人类驾驶,没有驾驶员可能出现的酒驾、嗑药、疲劳、争吵、注意力不集中、疏忽大意等问题……然而,自动驾驶也会犯一些人类不会犯的错误。比如,汽车司机可以通过观察行人理解他们的意图、想法等,但自动驾驶却不能,所以后者没有办法预判站在人行道上的行人要过马路。

您认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最应该警惕的问题是什么?

null

美国电影《速度与激情8》中,反派远程操控汽车,让天上下起“汽车雨”的桥段令很多人印象深刻。在各大主机厂重点发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当下,很多人也在担忧,电影中的可怕场景将很快出现在现实生活里。

颜宇鹏:就像核弹一样,它能毁灭地球,但也有管制它的机制。汽车可以用来违法犯罪,也可以用来杀人,但我们现在用汽车不也用得好好的吗?说到底,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就可以了。

黄少华:自动驾驶技术是基于AI技术,目前大家对于AI技术的发展,最担心的是失控,一旦AI脱离人的控制,会不会是一场大灾难?对于自动驾驶而言,最应该警惕的是会不会遭遇黑客的攻击,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

云鹏:其实从AI人工智能概念提出的30年来,威胁论就从未跳出过我们的视野,而远程遥控汽车只不过是其中极其微不足道的可能性之一,目前讨论这些还为时过早。至于眼下,反正与汽车关系密切的保险行业对自动驾驶降低交通事故率(想想每天跑在路上的“马路杀手”有多少)和车辆失窃率方面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

吴才刚:技术高超的黑客通过车联网来操控车辆,也许大多人认为都是电影里才有的情节,但在发动机和油门、制动都依赖电子控制的时代,这些事情完全可以实现,尤其是在逐渐普及的新能源车型上更容易发生,比如之前腾讯安全联合实验室旗下的科恩实验室就以远程无物理接触的方式成功入侵了特斯拉Model S,可以实现远程刹车等功能。所以汽车品牌之间如何形成同盟去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是前期可以预期的方式。

周海滨:警惕成为“移动杀人机器”。Phantom Auto公司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远程呈现”服务,人类员工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技术控制汽车。

该公司联合创始人认为,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触及不可思议的转折点。98-99%的时间都可以自动驾驶,但是还有1-2%需要人类介入。“我们扮演这样的角色,只是干预的人坐在很远的地方遥控。”

您认为未来智能、便捷的出行梦想,还要多久才能照进现实?自主品牌在这一过程中是否有逆袭的可能?

null

颜宇鹏:这个很大程度上要看政府的推动力度和落地的力度,这涉及到大量的基建,而这一点中国是处于世界前列的。我认为,乐观看,到2025年中国就会出现不是局部而是全面的智能交通系统;如果悲观点,到2035年至2040年,这样的系统也会出现。

黄少华:现在的汽车已经越来越智能,这个步伐已经越来越快,比如,可能一两年前,我们都不敢相信,现在大部分的汽车都拥有智能互联系统,语音功能越来越强大,辅助驾驶系统也越来越普及。

当然,完全自动驾驶还需时日,毕竟需要法律法规的完善,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品牌也是有机会的,目前自主品牌在智能互联方面比大多数合资品牌要好得多,但自动驾驶方面,不少豪华品牌已有多年的积累,不是说不可能,就看努不努力。

云鹏:如今在中高端汽车上普及率很高的主动刹车、偏航纠正、盲区提示等功能,在十几年前还是天方夜谭,而自动驾驶简单来说就是这些系统的超级集成加强版。第一步已经跨出去,第二步还会远吗?照如今的科技进步速度,全面自动驾驶最多也就是十几二十年的事情。

吴才刚:许多新兴的中国新能源品牌,都在寄望于利用超前的科技理念完成弯道超车,其中共享用车和自动驾驶都是招牌菜。不过和电动车的研发如今已经有迹可循不同,自动驾驶和共享用车的成熟度距离实用还很遥远,加之自主品牌的技术底子薄弱,想要逆袭并不容易,最终可能还是要依靠百度等先行一步的科技企业提供配套支持。

周海滨:自动驾驶很快照进现实,因为自动驾驶技术早已在应用。民航客机一直使用自动驾驶技术起飞、巡航和降落。地铁也是如此。自动驾驶并非无人驾驶。所以,考虑安全性需要10年以上时间。

不过,百度汽车总裁李彦宏认为,三五年内自动驾驶汽车就可以上路,或许这是百度逆袭的机会。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