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SF搅局新势力造车 蜂拥而至的新车企可有“金刚钻”?

2018年04月03日 16:20:55
分享到:
来源:车市红点

SF MOTORS系列报道之红点辣评

null

美国时间4月1日,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在他的推特上发了一条消息称“特斯拉已经破产。尽管不遗余力的募集资金,包括销售复活节彩蛋,但是我们仍很伤心的通知大家特斯拉已完全破产。”

和这条推文一起的还有一张图片——“伊隆被发现昏倒在一辆特斯拉Model 3旁,身旁有许多的‘Teslaquilla’(特斯拉牌龙舌兰,Tesla+tequilla)的瓶子。他的脸上仍能看到泪水的痕迹。”“这不是一个前瞻性的陈述,原因非常明显。这有什么意义?愚人节快乐!”

当然,这个玩笑按照时差来到中国的时候,愚人节已经过了……

腾讯科技在转发这条消息的同时,下文还提到了特斯拉遇到的车祸事故危机,以及特斯拉在股票、金融市场的一路看衰,对于业界来说,“特斯拉能否熬过今年”几乎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

null

(转载自IT业界 腾讯科技)

谁的玩笑开得更大?

在此之前,一位由燃油车车企转战新势力造车的高管,在入职时就曾说过:“我不希望加入一个整天为钱发愁的企业。”实际上,对于蜂拥而上的新势力造车来说,如今行业内的普遍看法是大家是否都觉得造车门槛很低?

据不完全统计,就在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总数超过了300多家,其中新势力造车的车企数量,尚无一个明确的统计数字,仅从各种途径搜集到的新生造车品牌就已经超过了20余家,更关键的是这并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省略号……仍有新的投资正在设法进入造车领域,并在全国各地开花。

根据中汽协统计数字表明:2016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总数为33.6万辆;2017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字达到了57.8万辆,增长达72%。与这一数字对比,全球新能源汽车2017年总销量为112.4万辆,其中中国市场份额占比达到了47.2%。

从这一系列数字来看,首先可以解读出中国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将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远远抛在了身后,另一层面来看,则是300余家车企,在国内市场拼抢的是一个总数不到60万辆的蛋糕——平均到每家车企,年销量仅2000台!

再来看另外两则消息:一个是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关联公司睿驰智能汽车在广州设立,且拟进行车辆研发等业务。消息称该项目公司设立条件与广州南沙一块电动汽车项目用地的竞买条件十分吻合,这被业内解读为贾跃亭疑似有意在国内投设电动车生产线;另一个则是3月30日李想宣布内部孵化了两年的SEV项目(备注:低速电动车项目)停止,同时巴黎和旧金山分时租赁计划也暂时搁置。

就从媒体声量里呼声最高的这几个造车新势力来看,这个市场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如此轻松加愉快,相反,一波三折和巨量投资随时可以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想象一下,部分新势力造车带着一份儿项目介绍和几张车型草图就宣告品牌成立,并向着造车梦“勇敢的开始”了——还能有比这个更儿戏的玩笑么?

null

虚虚实实难琢磨

太极阴阳鱼,从它诞生到现在,也没人能真正读懂。与此雷同,新势力造车的各种不同版本在出炉之时,也如同太极阴阳鱼一样虚实难辨不明所以——没有厂房、没有生产线、没有相应的研发机构,甚至有些品牌在亮相之后连个概念车都没有。

造车真得可以速成么?

从投资角度来讲,研发中的新车,其概念样车的单台造价都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要造出这个样车,投资更为巨大。汽车诞生到现在的130多年里,无数品牌的新生看上去似乎都是瞬间而成,但实际早在它的诞生之前,已经是默默研发了数年之久了。

新势力造车的品牌当中,SF MOTORS(以下简称SF公司)可以说是最新的一个,但其实它的模式,与2010年后陆续诞生的其他新势力品牌有很大差别:首先是它已经具备了跨国的生产资质,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研发生产资质,以及厂房设备都已经具备;另一方面,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地都设立了研发中心且分工清晰,甚至也拿到了美国加州的自动驾驶车测试牌照;此外,SF公司的生产配套包括自己的“三电技术”及相应生产体系,以及完备的整车供应链都已经搭建完成。所以当SF公司现身时,大家的概念当中,最先闪现出的一个词就是“靠谱”!

但这些“实”与当前大多数燃油车车企来对比,燃油车车企也都具备这样完善的供应链,相比甚至还多了完整的销售网络,而从另一方面来看,SF公司并没有利用现有的小康股份旗下的乘用车研发体系,技术革新也是全新开始,由此大家就更难读懂这家新生车企,究竟是应当归类到传统车企新能源的衍生品,还是该归类到新势力造车之中。

无论如何定义归类,SF公司至少开了一个好头:摒弃了新势力造车无研发无厂房无量产车的“虚”,同时又回避了难以割舍传统燃油车利润,对新能源欲语还休的暧昧态度。

null

多大胸怀则有多大舞台

新势力造车的品牌之中,号称在美国硅谷建立基地的除了大家熟知的法拉第未来之外,真正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的寥寥可数。而美国虽然在全球汽车销量排名中以两千万上下排名第二,且新能源车消费也排名全球第二,但实际2017年纯电汽车的销量只有10.7万辆,加上9.3万插电混动车型,总量也不过区区20万辆,但仅以此数字,已经是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的16.3%。

正如SF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正萍所说:“我一开始就是希望在美国的电动汽车市场进行一个深入的参与,并且推动国际的电动车市场向前发展。所以总体来讲,全球的电动车市场非常非常大,海够深,应该是可以容纳很多很多的共同来参与这个事情。”

所谓每个人都是戴着镣铐跳舞,但另一方面,胸怀决定了舞台的大小。曾经有句名言:“带血的利润,不理性的资本。”实际上,推动新势力造车如同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幕后,是投资资本的驱动,以及包括各个地方上的发展需要,但从总体来说,一方面资本本身是不懂车,或者根本没打算深挖的!

另一方面,只瞄准中国市场的最终结果,很可能正如某些行业人士预计的那样,“最终活下来的可能只有两三家。”当然,这个市场很大,假如按照2025年停售燃油车的计划来说,未来每年超过2500万辆的市场容量都转换成新能源之后,可能会使300多家新能源车企的平均年销量增长到8.3万辆以上,至少这个数量是可以基本维持生存,但另一方面,所有的车企都以份额为依据在拼抢市场,大浪淘沙的过程是绝对难免的,只是从眼下的准备工作来看,至少“靠谱的新势力”存活甚至发展壮大的几率更大!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