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晕车是怎样一种生理反应?该怎样有效避免?

2018年04月07日 11:13:44
分享到:
来源:每日侃车

原标题:晕车是怎样一种生理反应?该怎样有效避免?

小长假带着家人自驾出游是很快乐的事情,然而令很多苦恼的是,家人中难免有容易晕车者,会让愉快的旅途充满一些不确定性。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人自己开车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一坐别人的车就容易晕车。还有些人,乘坐高档车容易晕,而在普通车上却没事。看来,晕车这个事并不是个简单的小问题,我们今天就来一起深入了解下背后的机理,看看怎样做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晕车带来的不利影响。

我们都知道,晕车的生理表现是出冷汗、恶心、头晕、想呕吐等症状群。其背后的原因却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对于外界的环境判断出现了误读。传统对于晕车产生的原因是人体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过度运动刺激,前庭器官产生过量生物电。

具体说来,内耳感觉器官群中的半规管是主要的空间感受器,它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半规管构成,内部充满淋巴液。三个相互垂直的半规管正好与空间三个维度匹配,负责横向、纵向和上下运动,人向哪个方向移动,至少有一个半规管中的淋巴液可以随之运动。淋巴液的流动会刺激到浸润于其中的一系列纤毛状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将液体流动转化成电信号,汇报给大脑,经过大脑处理即可形成平衡感。

电信号的产生、传递在一定限度内,人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但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强度和时间的耐受性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致晕阈值,如果刺激超过了这个限度就要出现运动病症状,就是晕车反应。每个人耐受性差别又很大,这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受视觉、个体体质、精神状态以及客观环境(如空气异味)等因素影响,所以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并非所有人都会出现晕车反应。

另外,我们的双眼还会收集视觉信息传递给大脑,当视觉信息与内耳平衡器官收集的信息不同步时,也会让大脑对于环境产生误判,进而引起晕车。而这一点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开车比坐车更不容易晕车,尤其在做漂移动作时,基本上开车的人都没事,而坐车的人却很痛苦,这是因为开车的人的大脑对于即将发生的动作、速度、角度变化都有清晰地预判,大脑已经做好了准备,而坐车的人的大脑则比较被动,容易产生信息误差。

适宜产生症状的加(减)速度运动刺激有一定的范围,那些高频率的颠簸(普通车辆)并非适宜刺激,而衡稳性能较好的车辆在运行中产生的涌动样的加速度晃动才最合内耳感官群节奏。因此,对于有些人而言,车辆越高级,越容易晕车。

还有很多人认为晕车是汽油味引起的,这只是一种表象。实际上,晕车是由于内耳前庭受到超限刺激引起,而汽油味可能会加重某些晕车人的恶心症状,但不是引起晕车的主要原因。不过,有些人对汽油过敏,则另当别论。

了解了晕车产生的机理,我们会发现,晕车不是疾病,与病理学上的疾病有本质不同,它仅仅是敏感机体对超限刺激的应急反应。因此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根治或治愈措施,现有的各种防治方法都是暂时缓解症状或延缓它的发生。我们总结了以下方法对于避免晕车有一定效果:

1、加强锻炼,提高前庭器官耐受性。晕动多发生于前庭器官比较敏感的人。因此,平时多注意锻炼身体,多做转头、弯腰转身及下蹲等动作,以增加前庭器官的耐受性。

2、吃得过饱、疲劳、睡眠不足、空气污浊、情绪紧张及汽油和油烟等特殊气味都可能促使晕车的发生或症状加重,因此要尽量避免这些不良因素影响。

3、特殊的前庭训练。反复多次乘船、乘车训练,提高前庭器官对不规则运动的适应能力。此外,常晕车的人可以参与这些调节人体位置平衡的体育项目,如秋千、滑梯、单双杠、垫上滚翻等运动项目,能提高前庭器官的适应能力。

4、乘车、乘船时应尽量限制头部运动,可将头靠在背椅上固定不动,以减少加速度的刺激,特别是旋转性刺激。

5、避免不良的视觉刺激。乘车时少往窗外观看,坐车时看书、看手机更容易诱发晕动病,因此闭目养神可减少晕车的发生。

6、晕车发生时,适当提高大脑的供氧量也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因此停车到车外呼吸新鲜空气或者直接打开车窗都有明显作用。

侃哥总结:

越不经常坐车的人越容易晕车,而城市里的人几乎每天都坐车,这样的症状明显会少。对于从老家过来的老年人,我们应该重点留心关怀下。对于老司机,将车辆开得尽量平稳,也是关爱家人的举措。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