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英菲尼迪新QX50:悬念可不只有VC-T

2018年04月10日 11:29:04
分享到:
来源:车云cheyun

继去年底洛杉矶车展的首秀之后,新一代英菲尼迪QX50近日又传出国产版将在北京车展首发的消息。对此,大多数人应该不会感到意外——东风英菲尼迪对于QX50这款车换代的需求实在是太迫切了。

对于“看热闹”的人而言,全新QX50的主要看点是外观设计上的变化;对于“看门道”的人来说,则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它的VC-T发动机上。然而在新车菌看来,这款QX50着实不可“小觑”——它对于英菲尼迪来说绝对算得上意义非凡。

也许你会觉得:正常啊,中型豪华SUV,当下热点嘛,东风英菲尼迪要想实现销量的持续高增长,光靠当下这个Q50肯定是不够了,新QX50自然也就成为东风英菲尼迪继续增长的关键。这么说没错,但也只说出了全新QX50对于英菲尼迪意义的一小部分。

VC-T仍是关键中的关键

“看门道”的人将目光锁定VC-T肯定是没错的。这个技术有多牛?这么说吧,自打汽车发动机诞生以来,设计师就有这方面的追求,而且越是发展到后期,需求越是迫切。

对发动机技术稍有了解的人都应该清楚,发动机最难搞的地方是“平衡”。换句话说,光把发动机的某一项、或者说某一种工况下的特性调好了很容易,难的是如何做好兼顾。例如,即便成本不要增加太多的情况下,要想让一款发动机升功率高、(配备的车型)百公里加速快,这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儿。难的是把这些做好以后还能保证日常驾驶很舒服、油耗很低、耐久性很好等等。

要做好这一点的核心其实就俩字:“可变”。这么多年了,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可变”,例如可变气门正时、可变气门行程、可变进气歧管、可变(翼)涡轮增压等等,甚至连汽缸数都能变化(闭缸技术)。所有这些可变,核心诉求都在这里——兼顾日常驾驶和极限驾驶,兼顾动力性与经济性。然而所有这些可变,都不如一种“可变”来得直接,亦或者说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那就是可变压缩比。

这涉及到发动机的设计特性——压缩比的差异,会极大的影响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特性和节能特性。例如高压缩比+稀薄燃烧有利于降低能耗,但真需要大马力的时候,这种压缩比却并不合适——大马力需要加大喷油量,这是能量守恒决定的,但过高的压缩比却不允许过多的喷油量(会爆震)。然而如果我们选择低圧缩比呢?显然会更“二”——大马力是可以实现了,但日常的油耗会高得惊人,这种发动机会毫无竞争力可言。现在多数设计者的办法还是选择一个相对折中的压缩比,然后根据定位来选择(更倾向于)节能还是(更倾向于)性能。

知道这一层,我们就能想象,如果一款发动机的压缩比可以改变,那它就牛大发了。VC-T就是干这个的。根据英菲尼迪的介绍,VC-T可以让压缩比在8:1到14:1之间选择任意比率。

如果你对压缩比有概念,应该知道这有多厉害。不说低圧缩比区域了,单说14:1这样的压缩比——全世界没有任何一款涡轮增压发动机敢采用这样的压缩比(因为有涡轮增压存在,即便是高压缩比的发动机一般也不会超过11:1,例如讴歌的1.5T压缩比为10.6:1,雷克萨斯2.0T的压缩比为10:1)。如此夸张的压缩比,我们可以想象这种情况下发动机的燃效之高。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用车的时候,很多情况下对于发动机的性能要求并不高,这也意味着VC-T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以极高燃效的压缩比工作,实现能耗的降低(用英菲尼迪的数据说,相当于比之前的V6发动机节能达35%)。而真需要性能的时候,它又可以转换为低圧缩比。这也使得这款发动机可以获得超过100千瓦的升功率(即2.0T的功率突破200千瓦,扭矩高达380牛米)。

如果觉得数据不够直观,VC-T最后的效果还可以比喻为:“一款发动机同时拥有四缸的油耗、八缸的性能”。

既然效果如此神奇,为何百年来一直没有类似技术呢?因为这玩意儿真的很难搞。当初萨博试过,没弄成。英菲尼迪也是研发了二十年,才把它最终量产的。即便如此,它到底好与不好,还需要市场来最终检验。这个试金石,就是新QX50。注意,“试金石”的价值,还不单单仅就英菲尼迪而言,而是很可能会波及到整个发动机技术发展领域。换句话说,如果QX50的VC-T最终被证明效果好,这很可能会成为下一阶段发动机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作为首创的英菲尼迪,自然也就要在发动机技术领域“引领全球”了。这么说一点不夸张,但前提是这款发动机的实际表现,包括动力输出特性、实际的能效以及可靠性,确实能像宣传的那么好。

QX50属于英菲尼迪的“新起点”

虽然“新起点”这个词有点官方口吻,但新车菌依然觉得用它来形容新QX50的地位更合适。

但凡关注英菲尼迪的人都应该清楚,它与戴姆勒之间有过一次“深入合作”。有多深入?英菲尼迪近几年新推出的车型,大多是源自奔驰同级车平台的,甚至连动力总成,都来自奔驰。例如目前卖得最好的英菲尼迪——Q50L,其实就是奔驰C级L的英菲尼迪版本。很显然,这种做法不可能是长久之计。事实上,与戴姆勒的合作,也可以看作是英菲尼迪在产品转型过程中的一个过渡策略。下一步的英菲尼迪会如何走,这个品牌是否能进入新的快速增长期,看点自然是要落在依靠英菲尼迪自身技术推出的产品上。这就是全新QX50——它是基于英菲尼迪全新平台下的第一款产品。你说,它对于英菲尼迪的意义大不大?

具体到这个全新QX50,我们从它身上可以看到英菲尼迪的好几个“转变”。最突出的莫过于驱动模式的转变——从痴迷于后驱终于变成了更务实的前驱。估计有不少人仍然将这种转变作为“坏消息”来看,但从市场适应性的角度看,这种转变绝对是靠谱的。有无数的理由和事实证明,在中型豪华SUV这个细分市场,前驱的适应性会远高于后驱。这也是为了全新QX50即便不加长,空间也能超越旧款的原因。

驱动模式的改变还说明,英菲尼迪在车型设计上开始更加“务实”,更加尊重主流市场的需求。这也是QX50在产品定位上的另一大重大转变,它很可能也会成为全新QX50能否成功的关键。以往的英菲尼迪开发出了很多“真运动”的车型,性能和测试表现都一级棒,但放在终端就是“叫好不叫座”,为何?因为主流需求并不是那么喜欢“真运动”。全新QX50在风格和宣传上虽然仍在标榜运动,但看过实车后发现,全新QX50会在舒适性、实用性等很多方面相比老款有个质变。当然,还有很关键的颜值——这个大家都看见了,无论外观还是内饰,与老款相比都是完全两个时代的产品。而所有这些的诉求,就两个字:冲量——英菲尼迪显然是把“跻身主流”作为了全新QX50的主诉求。

新车小结: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意味着全新QX50就“高枕无忧”了呢?当然不是,否则就没有悬念了。事实上,QX50最后的悬念还有很多。例如VC-T是不是真如预期的那样竞争力爆棚?它的产品力是否真的能获得广泛认可?即便这些都OK,也并不完全够。别忘了,老款QX50从上市到现在都是“冷门车”。全新QX50最终要“冷转热”,显然还需要在营销和产品策略上多下功夫:比如想方设法提高知名度、制定出有竞争力甚至吸引眼球的价格策略、配置上多做文章等等。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