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人和人的差距是怎么拉开的?

2018年04月27日 17:24:01
分享到:
来源:车尚

周末聚会,A君来的时候手上拎着一本儿新书《旋转门》,我们开玩笑说:哟,文化人啊!到哪儿都掂本书。

A君笑笑,说:刚才坐神州专车过来,他们在“世界阅读日”有活动好像,免费赠书。我在车上翻了个开头,感觉不错,下车就带走了。

null

A君是我的大学同学,我们两人那时各方面都极为相似。家境都一般,学习成绩也肩上比下,爱好也有颇多相似之处。

差距是大学毕业以后开始产生的。虽然我们两人在不同的公司,无法进行职级层面的比较,但如果仅以收入做参考维度,他如今已经甩了我半条长安街。

null

而目前来看,这种差距仍然在扩大,半条长安街极有可能变成整条长安街。

还是以打车为例。

null

我平常出行如果不自己开车的话,一般选择出租车或者快车。而A君通常都是专车,据我了解,2015年神州专车刚上线的时候做充返活动,他一回充了两万。等于是账户有四万余额。

null

不过以他出行的频率来看,那四万应该早已花完,后来又有充值。

这两年多,我打车拢共花费金额不到一万。

简单点儿看,我好像是赚了,比他少支出了好几万的出行费用。

事实呢?

null

我们有一次曾经聊过这个问题,我问他:专车那么贵,干嘛花那个冤枉钱?!

他是这么回答的:坐专车虽然贵,但是方便度,舒适度是远高于快车的。打个比方,我出了火车站、下了飞机,在专车里,可以办公,可以休息,三十分钟的行程不是在路上浪费掉了,而是被利用掉了。

null

和现在的他接触的越多,就越发现对“时间成本”的考量不一样。

举个例子

我一个月工资一万,每个月工作20天,一天500块,八小时工作制的话,一小时是60多块。在这种成本考量下,为了省一个小时的时间,花60多块就是我的上限了。

null

但他的收入如果是十万,那一个小时就价值600多块,他愿意为舒适的工作一个小时、休息一个小时支付的上限和意愿就会高的多。专车比快车贵的那点儿钱,就完全不在考量范围之内了。

而从积累来讲,财富是属于递增的状态,钱可以越赚越多;但时间却属于递减的状态,只会越来越少。

null

有人称穷人思维是“省钱”,富人思维是“省时间”,虽然有失偏颇,但也并非全无道理。

null

所以回到本文的标题: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怎么拉开的?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是从哪个时间节点,我开始在职业生涯上处于落后的位置。但我可以回答的是,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外部环境是“马太效应”——有的让他更多,没有的让他更少。处于优势地位的人,会自然而然地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的关注。

譬如A君,他打车的时候还能接触到知识载体——书本。而我打车……

内部环境就是思维模式了。

如何改变这种差距呢?目前来看,似乎没有答案。

只有撅着屁股努力了。

null

车尚官方微信号:auto17818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