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致敬中国品牌日(二)|新格局加速中国品牌向上

2018年05月12日 13:00:01
分享到:
来源:车市红点

原标题:致敬中国品牌日(二)|新格局加速中国品牌向上

中国品牌日

一方是传统燃油车领军车企,一方是新能源汽车品牌新贵,这两种代表着不同成长轨迹的品牌群体目前呈现辩论势头。

首先发问的是吉利李书福,多次在公开场合对愈演愈烈的造车新势力现象提出质疑。“用互联网、电动汽车到处忽悠,我觉得很危险”。李书福认为这些新势力今天欣欣向荣,终将血本无归。

而另一方造车新势力,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国际车展上以非常精彩的集体亮相,为观众带来一种全新体验。

尽管在研发产能、市场服务等硬件设施及关键环节中尚处于“八字还没一撇”阶段,但造车新势力以设计时尚的车型和表现卓越的技术,在媒体公众面前可以惊鸿一现,赢得众多喝彩也是理所当然。

传统车企与新势力之争,无疑也是中国品牌格局变化中的必然结果。当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在一个阶段,如何实现品牌向上也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抉择。


站在同一起跑线

“近两年,国内汽车行业格局变革之快已超出想象”。一行业资深人士对去年以来呈现的行业乱象表示难以适应。事实也是如此,过惯了合资、自主品牌泾渭分明的市场格局后,在即将迎来新能源汽车全面发力的关键时刻,造车新势力的异军突起显然打乱了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行进的步伐。

以行业人士看来:相比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最大的优势在于模式的新颖。而全新模式,也是国内大环境为其提供了有利的机遇,比如说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

对于传统车企中的民营企业来说,生产资质曾是实现造车梦想的最大门槛,几乎每一个民企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20多年前,想当第一个吃螃蟹实现民企造车的吉利,通过各种联营挂靠等尝试和努力,可谓历经磨难勉强过关,为得到那一纸“准生证”不知费了多少周折。

试问,那些年尝试转型造车的民企,哪一家不是在投资数亿建厂,完善各种硬件软件设施后,还是等不来合法的身份——虽然一些孤注一掷的的企业最终等到云开见日月,柳暗花明又一村,但还是有一些企业经不起时间的煎熬,最终放弃造车梦想。

时光冉冉,在今天看来突然增加的数十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一无整车开发能力,二无实验验证体系,三无生产厂房,四无服务销售网络的前提下,就是凭着一个制造精美的PPT和夸夸其谈的梦想故事,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轻而易举地就获得竞赛资格,与那些经历多年打拼成长壮大起来的传统车企站在新能源汽车同一个起跑线上——这种巨大的反差,搁谁那都想不通。


新品牌遇到老问题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此前,荷兰、挪威、瑞典、德国、法国、英国、美国加州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确定或正计划推出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

尽管中国尚未推出官方禁售燃油车时间表,但从国家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出的种种倾斜性政策上,可以预测:中国极可能成为最早全面实现汽车电动化的国家。

不可否认,作为中国品牌中的一员,造车新势力以颠覆性的思维和模式开启造车新格局。但是从这些新兴车企目前表现与综合实力上看,还要在成功的路上走很远。

以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比较顺利的蔚来汽车为例,尽管首款量产车NIO ES8多次亮相,但批量交付的时间还是一拖再拖。迟迟不能交付——在行业人士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除了蔚来首次造车缺乏经验外,最大的原因还是没有自己的工厂,蔚来ES8只能以代工厂生产的方式交付。缺乏企业根基,这也是影响品牌自主研发生产的瓶颈。

此外,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四无”之外,造车新势力还要面临一个最大的困扰就是资金问题。

此前,行业媒体曾爆料“蔚来汽车今年计划售出新车3万辆,总收入114亿元人民币,盈利预计亏损51亿元”。对于“亏损”一说,蔚来汽车高层曾反驳道“还没有开始卖车,何来亏损”。不过他们也承认目前“还在一个创业烧钱的阶段”。

大家都知道造车是一个烧钱的活,不论新能源车企还是传统车企,都不可规避巨大的投入。尽管蔚来汽车以代加工的方式解决量产难题,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对于一个想存活下去品牌来说,这绝不是一个好办法。


乱象决定品牌生死

“造车新势力无意中充当了产业鲇鱼,加速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力”。对于这些新兴品牌,行业人士赋予其“搅局者”的称谓。

如果分析造车新势力“短平快”的打法,不难看出它们确实激活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进程。

首先,超前的思维和速度为同行带来危机感,让惯于缓行的传统车企不得不调整新能源汽车规划,加快步伐;其次,造车新势力在打造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方式上,为同行带来触动与启发。

此前,尽管传统车企也推出相应的纯电动车,但这些车型不论在外观造型、车身尺寸、续航里程以及舒适性、智能化方面都停留在简单代功能阶段,与造车新势力造车理念相比区别极大。

时下,再看造车新势力推出的新车型。尽管这些时尚超前的纯电动车还未实现量产,但全新的设计和创新风格足以改变当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了。

当然,造车新势力在带给国内触动的同时,其短板也显而易见。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些新兴品牌亟需解决的就是落地问题,以产品打消公众质疑。

不久前,曾被介于厚望的领域新势力品牌“车和家”的出现重大战略变故。其创始人李想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承认了,车和家“小和美”项目最终流产。在实现造车路上,车和家不幸较早地选择了出局。

“市场是残酷的,有进入有退出未尝不是好事”。正如一些行业资深人士而言:当下新能源品牌众多的乱象,最终还是由市场决定去留。在这里可以肯定的是,不论是“鲇鱼效应”还是作为“搅局者”,造车新势力的加入都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带来全新的改观。

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的关键拐点,或许任何一种创新模式都有其存在价值和意义。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论是一个品牌还是一种革新,最终都要经历市场的验证。

对于中国品牌来说,急需也必须迎来一场产业变革。经历风雨方见彩虹,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迅速实现中国品牌向上的宏伟目标。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