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改革开放40年,卡车影响了一个家庭两代人

2018年09月09日 08:56:01
分享到:
来源:卡车之家

【卡车之家 约稿】从1978年我们国家确定改革开放方针以来,到今年整整40周年。老一辈的领导人制定的方针是好的,目的是吸收引进国外好的事物,发展我们薄弱地方!目前看来,这么做是正确的!2017年9月相关领导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要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我是87后所以对于改革开放初始印象不是很深刻,但是父亲却自始至终的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是这一政策下的受益者,而且父亲身上所发生的事情也直接的影响到了我,使我从一名卡车司机逐步成长,到自己经营车管理司机,每天乐此不疲的奔波着......

一个政策对于一个国家影响是深远的,我没能从头经历,没办法说全,但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对于我的家庭,对于我们父子两代人的影响是深刻的,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

改革开放初期:父亲改革初期当兵十年磨炼钢铁意志为我树立榜样

父亲老家是辽宁省建昌县一个小乡镇的,1959年出生今年59了,在18岁应征入伍离开了老家,去了黑龙江当兵,改革开放的初期也是他军旅生涯的开始。听父亲跟我讲,在黑龙江一望无际的大农场,就有他当兵驻扎的营地,边生产边训练。那个时候是需要支援边疆建设的,所以不要以为只有新疆有建设兵团,东北当时也有生产建设兵团,开发北大荒,自产自足保障边疆安全。

当时气候是恶劣的,但是人们的意志是顽强的。父亲当了6年兵在部队学会了开汽车,转业到地方又被部队回聘,去给部队领导继续当驾驶员。这期间父亲认识了我母亲,结婚生子有了姐姐和我。

改革开放的前10年,父亲从老家参军来到了边疆,一直到成家,这10年也是他人生当中至关重要的10年,边疆参军的经历锻炼了一个人的意志,我印象中的父亲是我的榜样,做任何事情都要坚强,有担当,养车也是如此,做人也应该这样。

改革开放20年:从懵懂孩童到爱跟车的少年 梦想着有朝一日在马路驰骋

1987年我出生了,我有一个亲姐姐比我大两岁,父母当初的想法是“不管有钱没钱,都要养两个小孩,这样两个孩子才不会寂寞”。当时不理解,因为本来家庭就不富裕,两个孩子的情况下就面临着争抢玩具,争抢“好吃的”。

现在我也到了父母当时那个年龄,而立之年在去看看我的独子,觉得父母还是非常正确的,我没能有我父母当时的勇气,虽然那个时候国家在计划生育,父母因为我的到来是承担了罚款的。而现在鼓励“二胎”,我却没有足够勇气给我的孩子带来个弟弟妹妹,让小家伙独处的时候很孤单。

父亲在给部队领导开了几年小车的时候也决定不开了,主要的原因就是单位挣钱太少,一个月才350块钱的工作,需要支撑一个家庭的开资确实捉襟见肘的。当时部队是可以经营公司的,我父亲的部队经营的是煤矿,所以自然的就要有运输车队,父亲承包了车队里的”老解放”141。

我那个时候还在上小学,依稀的记得东北的冬天很冷,母亲在天没亮的时候就要起床烧开水,为父亲发动车做准备。那个时候的车是没有防冻液的,一般都是短途运输,晚上收车后要把水箱,机体里的水放出来,否则-30℃多度的天气,啥玩意都能冻两半!烧水的同时,父亲要把“火盆”放到发动机油底壳附近,对机油进行烘烤,再把烧开的水灌进水箱,直到放水阀门处也同时流出热水,关闭阀门,直到加满水箱。

这么做的目的是验证机体-水箱里都充满了热水,为的是寒冬里顺利的启动。当时的卡车普遍都是汽油车,,电瓶容量很小,所以经不住几次启动的折腾就会馈电!老一辈的卡车人都是要会修车的,要懂得机械原理,要未雨绸缪,凡事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就比如这看似简单,实则一点不简单的冬季例行“启动”吧。

小学3年纪的时候我就经常跟着父亲出车,长头车占主导的年代,我的身高是看不到风挡玻璃前方的路况的 ,我就问父亲“到哪了?”。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看他熟练的操作,打方向-踩离合-换挡-松离合,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行云流水,那么自然,这让我幻想着快点长大,有一天能够跟父亲一样,纵情的驰骋在马路之上。

改革开放30年:从爱跟车的少年到能“顶车”的年轻老司机 接替身体不好的父亲走南闯北

其实我的成绩一直不错,上初中的时候全学年600多人,我考试基本可以稳坐前10名,但是由于自己的自律性太差了,成绩有起色就“翘尾巴”不思进取了,久而久之成绩落下了就追不上了,高中也是如此。高一,高二都没问题,成绩一向很好,老师也很看好我,可就是没能把持住自己,“老毛病”又犯了,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对我也很失望,我也就破罐子破摔了,心想大不了不考大学了,跟父亲跑车,既是热爱,又能赚钱!

就这样我没参加高考,2006年,我光荣“毕业”了!那个时候觉得很“风光”,但现在每每回忆起来还是觉得没上大学是一件遗憾的事情,所以奉劝各位还在上学的“小卡友”还是要学知识,学文化,有机会上大学还是要去的,这样才不会一生为此遗憾。

这期间我父亲养车生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汽油车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地处东北的解放也适时的推出了“平头车,柴油机”,我家也买了当时的六平柴。由于那个时候“货多车少”养车还是非常好干的,不愁货源,父亲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

当时父亲对我跟姐姐是给予厚望的,我没“出息”没能考上大学,我大姐很争气考上了师范大学,目前在哈尔滨当老师。这10年间父亲从六平柴开始,换成九平柴,再到13米半挂,可以说挺“折腾”的。父亲的年岁也不小了,开车带来的病痛日渐显露出来了,风湿、腰椎、胃病、脑梗......接踵而至,恰好我也不念书了,正式上车帮助父亲出车了,才深刻体会了卡车司机的不容易!

父亲对我不上大学是耿耿于怀的,所以开车方面不怎么教我,可以说让我自己发挥吧,只是在操作不对的地方给我指出。那个时候我学到了很多,冰雪路面的驾驶,超载烂路的驾驶,包括跟JJ,LZ的斗智斗勇。父亲看到我可以独掌一面后,接下来的几年里,就在家休息,安养身体,而我在这段时间就要带着司机走南闯北。那段时间自己成长很快,对后期自己养车,帮助很大。

改革开放40年:勤劳的付出终有回报父子两代依然在大路上奋斗!

我在15年来北京,加入了车队,从一台车自己开,到后来4台车雇了8个驾驶员,这其中的艰辛也是不为人知的。车多了就要系统地记录保养的里程、司机的工资、日常的开销,要对自己运行的线路做到了然于胸,要在公司给定线路、给价格的时候事先知道是否有利润,是否能做。这对自己是一个新开始,其实也得益于自己经营车时所积累的经验,但是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父亲在我离开后也不跑长途了,选择在家“短驳”,我的家乡在牡丹江,距离口岸绥芬河只有140KM,现在父亲就是绥芬河—牡丹江往返的跑,。由于国内的木材处于限制采伐时期,目前木材要从俄罗斯进口,通过火车运输到绥芬河口岸,父亲的任务就是把进口的木材运到牡丹江市内搞木材加工的场子。利润没有跑长途丰厚,但是父亲今年已经59了,确实不适合再单枪匹马的跑长途了。

我们父子二人一个在东北老家,一个在四川成都,虽然现在分开了,但是却依然同时在从事着同样的事情!时间证明,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是却要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父亲留给我的宝贵经验。所以我们广大的卡友不要抱怨行情差,运费低,只要付出了,都会还自己一个无悔的青春!

感谢改革开放的春风,给我家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股春风已经影响了两代卡车人,也必将持续的影响着勤劳付出的你和我。

本文特约作者:周小志

关注卡车之家,网聚卡车人的力量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