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新能源>正文

焦点|陈清泰:珍惜“退坡期”打造核心竞争力

2016年08月26日 00:00:00
分享到:

导读

当前,应当十分珍惜并利用好退坡周期,潜心打造核心竞争力,使我国的电动汽车一方面可以与燃油车相媲美,另一方面可以与国际巨头同台竞争。

  2015年,国家多种政策的叠加效应充分体现,电动汽车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新能源汽车超过当年汽车产销量的1.5%,这表明国家鼓励和支持政策已趋完善,并得到大多数试点城市的积极响应。更加可喜的是,电动汽车技术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潜在消费人群在增长。

  但是,总体而言,这还是一个政策驱动的市场,它的不可持续性已经开始显现。从今年起,国家补贴政策开始退坡。种种情况表明,我国电动汽车正从产业发展的导入期走向成长期,相应地,电动汽车发展动力已经到了由政策驱动向创新、政策双驱动的转型期。购车补贴的退坡,确切地说是政府支持政策向促进创新的转型。即在购车、补贴逐步递减的同时,政府应在研发环节加大支持力度,集中资源支持在动力电池、核心零部件、电控技术、轻量化、智能化等方面突破技术瓶颈。

  另外,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电动汽车提到更高的地位。比如德国政府出资支持电动汽车研发;有媒体报道从2025年开始,挪威和荷兰将停止销售燃油汽车等。相应地,很多巨型汽车公司正在加大研发力度,大手笔投资于电动汽车。

  这一切表明,电动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进程可能比人们预期的要来得快。

面临两项挑战

  由此看来,我国的电动汽车正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政府补贴政策进入退坡通道,电动汽车性价比提高的进程,能否跟上政策退坡的进程,并在退坡的周期逐渐走上主要依托市场自行发展的道路。这已经成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成败的一个关键。

  第二,国际汽车巨头开始在电动汽车方面发力,中国是他们的主要市场目标。这能否改写我国燃油车发展的历史,使我国电动汽车在开放条件下实现技术自立,并建立起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是政府和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迎接这两方面挑战的关键是进一步突破核心技术,实质性地提高我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力。

  因此,我希望中国企业不要被去年电动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所误导,那是在强政策激励下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有些企业一门心思地追逐增长,把企业的有效资源全部聚集到产能扩张,却放松或忽略了创新和研发。

  应该承认,目前的电动汽车技术和几乎完美无缺的燃油车相比,性价比还是偏低的。如果某些重要的核心技术没有进一步的突破,电动汽车将始终受到半途而废的威胁。企业必须审慎预估政策退坡之后的与燃油车抗衡的情景,理性地配置研发和产能扩建的投入。 

突破核心技术

  当前,我国电动汽车正在向成长期转型,这是一个重要的机会窗口。从全球看,电动汽车的技术路线还有选择的余地,核心技术尚待进一步突破,关键零部件的壁垒尚未形成,信息系统还在发展,品牌效应还未发力,商业模式正呈现多样化。可以说,几乎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很大的创新空间。

  我国相对较早地把电动汽车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有较好的积累。同时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支撑,这给我国在电动汽车行业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培育自主品牌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产业创造了条件。

  我们应当十分珍惜并利用好退坡周期,潜心打造核心竞争力,使我国的电动汽车一方面可以与燃油车相媲美,另一方面可以与国际巨头同台竞争。

  电动汽车和燃油车一样,竞争力的核心是聚集优秀人才,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掌握关键技术和建立良好的品牌效应。对于汽车产业来说,生产能力的扩张是相对容易的,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则是十分艰难的。但是,中国的企业不能再走技术空心化的道路了,因为那充其量只是一个“泥足巨人”。

  补贴政策的退坡,正在形成一股强大的倒逼式的正能量,补贴导向将让位于市场导向,让位于创新导向。优胜劣汰作用将被强化,在大浪淘沙中,真正能站住脚的,将是那些具有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品牌效应的企业。

 

安全置于首位

  电动汽车安全是全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汽车的100多年发展史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机动化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但是,汽车所引发的安全事故也常常令人触目惊心!相对于燃油汽车,电动汽车处于起步阶段,除了与燃油汽车在安全方面的一些共性问题之外,还存在由于能源结构改变而带来的,诸如高压电路、动力电池等新的安全问题。

  因此,在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时候,安全应该引起特别的注意,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对于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都要诸项排查、及时发现、找出对策,竭尽全力把问题消除在进入市场之前。即便是这样,进入市场后的汽车仍可能出现问题,这就需要继续跟踪,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必要时要召回已经进入市场的车辆。

  应当承认,电动汽车技术的成熟度还不足,市场考验还不充分,消费者的信任度还很脆弱,我们需要尽量避免因一两次大的安全事故而伤害整个产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因为安全是一个否定性指标,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但追求安全是企业的天职,企业要把产品安全建立在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要以更多的投入,在设计、生产和实验验证的成功和失败中不断提高产品的安全保障水平。我们绝不容忍安全隐患,但也要宽容失败,因为这里存在着不确定性。

  安全也是规范出来的。要高度重视标准、法规和监管的作用,设计安全的标准和法规,有些是科学的研究和论证定下来的,有些则是产生诸多的教训后总结出来的。企业必须严格按标准和法规生产、管理和运营,监管部门则应该严格执法,要使达不到标准的产品和违规者支付应有的成本,绝不能容忍劣币驱逐良币。

  电动汽车作为一个新兴的重要交通工具,它还缺乏充分的应用考验,需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本文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夏季论坛(2016)”上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来源:新能源汽车报

小伙伴们还在读

焦点| 推动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出台

网约车获得合法地位 新政于11月1日起实施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