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行业
凤凰网汽车>行业>业内新闻>正文

麦肯锡谈国际车企在中国:谁合作谁赢

2014年02月05日 14:18:44
分享到:
来源:凤凰网汽车 作者:日风

凤凰汽车讯 据德国媒体报道,戴姆勒收购北京汽车12%的股份。对此,麦肯锡咨询专家Paul Gao在接受德国《经理人》杂志的采访时建议其它国际车企加强与中国伙伴的合作:更深入的共同研发、从中国出口汽车以及在偏远省份设厂。他认为谁能够更好地与中国合作,谁就能够成功

国际大车企越来越依赖中国市场的利润,中国政府和人民却越来越不喜欢国际汽车品牌在中国的高售价。不过在Paul Gao看来,国际车企完全可以避免这个政策风险。比如,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研发中国政府感兴趣的电动车的新能源汽车,从中国向其它国家出口汽车等等。

有人认为加紧与中国伙伴合作,甚至向别国出口汽车,将影响到国际车企在其它区域的工厂的生存问题。Paul Gao认为这个担心纯属多余。在他看来,中国市场还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西部还需要大量国际车企去开拓。从新的五年计划来看,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消费,推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同时又得注意汽车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而日益发展壮大的中国本土车企是否会影响到国际车企?对于这个问题,Paul Gao认为虽然在政府主导下,中国本土汽车业形成了多个国家层面或区域层面的大型汽车集团。比如一汽、上汽、北汽等。在他看来,或许生产数量上中国本土车企能够占优势,但是目前这些企业尚无与大众、通用、丰田等公司竞争的实力。中国政府重组兼并汽车企业的目的也是让更多的中国人能够买得起车,并对其感到满意。但目前中国本土品牌 并不能让中国人满意,与国际车企合资是它们夺取市场的必然选择,所以,国际车企谁能够与在中国更有诚意地合作,谁就能赢得更多。

接近两位数的增长将成为长期现实

对于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Paul Gao也进行了预测。他认为常年保持20-30%的增长速度并不现实,但是却可长期保持接近2位数的增长速度。尤其是豪华车领域,其发展速度要优于整体汽车市场,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以上并不太难。

此外,Paul Gao认为国际车企在中国赚取暴利的时代也即将成为历史。中国政府不欢迎国际车企在中国大陆的高定价,而品牌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

中国并非单一的市场

在Paul Gao看来,区域及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中国并非一个统一的市场,而是一片包含多个子市场的大陆。他认为国际车企要在中国取得成功,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改变营销策略。如果拿来类比的话,他认为北京像英国,上海像德国,而远在中国西部边陲的新疆则像乌克兰。每个区域发展水平不一样,而销售策略也需要差异化:比如,在发达的北京和上海,消费习惯更趋近于西方国家,这些地方的消费者对大型以及加长的豪华车需求有限,但对宝马1系和3系等紧凑型豪华车充满兴趣,甚至像MINI和Smart等微型车,也越来越受欢迎。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即便是一个大城市,其市场潜力也几乎与欧洲一个国家相当。Paul Gao认为中国能分成大约8-10个子市场,在每个子市场采取相对应的策略,才是国际车企获得市场成功的王道。他举例说比如在北京,由于雾霾污染严重,当地政府正在加紧限制新车数量以减轻污染,如果能在这里研发销售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必然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另外,到政府着力推动发展的地方去投资设厂也是一个好选择。他举大众到乌鲁木齐设厂为例,首先这符合政府开发西部的战略,能够得到政策层面的支持,其次,形成的宣传效应能够吸引当地大量的首次购车者,从而扩大消费群体。不过他认为,在这些正在发展中的区域,小型车比豪华车更受欢迎,尤其是那些定价7-8万的经济型车。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文章标签: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