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行业
凤凰网汽车>行业>业内新闻>正文

《安定车记30年》第8集:“北京吉普风波”

2017年11月08日 10:32:13
分享到:
来源:网上车市 作者:网上车市

 

刚刚走出“文革”不久,政治挂帅,斗争哲学,还是轿车合资企业的主旋律。甚至几家合资企业中方总经理也无一不是顶着“洋买办”的帽子艰难行事,似乎只有天天和外方拍桌子吵架才算站稳立场,压力之大超乎想像。上汽大众第三任中方总经理方宏,曾经为中国足球引进了第一位洋教练施拉普纳,以及广州标致中方总经理刘煜伟就在这样的压力下,一个跳楼,一个患了癌症,英年早逝。

北京吉普从合资一开始,七斗八斗就是常态。中方职工与AMC派来的管理人员相互碰撞时有发生。一些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工人,更是坚决抵制美方经理的工作指导。

当年一段逸事,足以诠释这个企业为何始终一蹶不振:一次,美方管理人员发现一辆切诺基质量有严重缺陷,要求工人把车销毁。第二天,他看见废品车还在,就自己拿起铁锤要砸车。结果一群义愤填膺的中方员工冲上来要揍这位美国佬儿,美国人只好妥协。这样,直到20年后,切诺基在中国始终有大大小小的毛病,产品质量一直没能彻底过关。

《安定车记30年》第8集:“北京吉普风波”-图1

当时的合资企业,在主流媒体的眼里也属另类。记得采访北京吉普时,我拍摄了一张切诺基新车的照片,发表在《人民日报》的二版,事后该报工商部的夜班编辑告诉我,他为发表这张照片挨了批评,上面问他为什么在党报上给外国产品作宣传?

对于合资公司,国家最初没有什么政策优惠,各主管部门照章办事,进口装车的散件,要征收百分之百以上的高额关税,社会上水电气供应部门也把合资企业当“僧肉”,漫天要价。恶劣的环境造成北京吉普严重亏损,几乎无法运转。

当年,建立一个轿车合资企业,无论进口设备、引进技术、外籍员工的工资、进口的轿车散件,都需要美马克等硬通货来支付,而当时在中国,外汇是最稀缺的财富。

咱们讲一段匪夷所思的往事。70年代,联合国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邓小平率领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席大会。从全国的银行调集美元现金,一共只凑了3万美元,代表团在纽约住酒店,连付小费都捉襟见肘。邓小平攒下团里发给他所有的美元零花钱,转机经过巴黎时,也仅够请驻法大使馆买一些法国羊角包,带回国分给几位老帅“开洋荤”。

80年代,合资企业做不到进出外汇平衡,足以让这个襁褓中的项目面临夭折。

就在这样一种互不信任,剑拔弩张的氛围下,矛盾终于激化。1985年11月,才开张一年多的北京吉普就支撑不下去了。由于刚刚启动,外汇收入不足,开不出外汇支付信用证,AMC发出的1080台CKD汽车散件停留在港口不能入关,致使北京吉普停工待料。

(85集纪录片《安定车记30年》,在优酷汽车,腾讯视频汽车,一点资讯,以及网上车市等网站和移动端同步播出。)

《安定车记30年》第6集:逼出一个国际高标准-图1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