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长安第三次创业进入3.0时代
汽车
汽车 > 行业 > 访谈 > 正文

刘波:长安第三次创业进入3.0时代

刘波:长安第三次创业进入3.0时代

凤凰网汽车访谈  11月22日,第三次创业进入到3.0时代的长安汽车,携旗下重磅车型全新CS55 PLUS登陆广州车展,新车在智能化方面实现了非常多的升级强化。面对产业革命的挑战,长安智能化转型正在进行时。

而市场层面,长安自主在逆市中实现五个月连续增长。“我们跟合资品牌、外资品牌比,最大的优势是更懂中国的用户,能够更快地满足中国的用户。”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刘波在接受凤凰网汽车采访时表示,中国品牌不要失去信心,如果把对客户的理解、洞见发挥极致,快速高效地应对,我们还是有竞争力。

以下为访谈实录:

凤凰网汽车:广州车展咱们CS55PLUS正式上市,定价有诚意。作为本次车展的重点车型,CS55PLUS的目标市场如何,定价基于怎么样的考虑?

刘波:CS55是长安非常重要的一款紧凑型SUV,从2017年上市到现在卖的非常好。CS55的用户主要是年轻的用户,我们后台统计的数据来显示基本在20-30岁这个区间,大多数人买CS55都是家用,上下班代步。这个用户群对汽车的品质要求很高,要精致,要高品质,要有可靠性、安全性。

CS55现在销售情况来看,口碑一直非常好,保值率也非常高。这次全新推出的CS55PLUS根据目标客户群的喜好,进行了非常多的产品强化。比如说对智能化车机系统、自动驾驶、ACC自适应巡航,做了升级和优化改进,更加满足目标用户群的需求。

外观上全面换新,更加时尚、更加年轻,更加满足用户喜好。我们年轻用户的需求打造这款车,同时让他们消费得起。通过智能制造、物流等等一系列的提升,大幅降低制造的成本,把这部分回馈给消费者。

凤凰网汽车:CS75表现如何?

刘波:CS75这个产品我刚才说了,跟CS55的产品用户群不一样。CS75的用户群大概是25-35岁,对空间要求更大一些,除了日常上下班用,还要去旅游。CS55是年轻的用户,合适就好。但是CS75上要有未来感,超前性、前瞻性,不是合适就好。性能、功能,思维要超前,要能够引领客户的需求,比如说代客泊车这种黑科技,加上动力总成。进一步满足CS75这个特殊用户群,从产品定位上,包括品质、功能、空间、安全方面的全面升级焕新。

凤凰网汽车:两年前长安提出“第三次创业”,阶段性的成果和经验是否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刘波:长安在2017年提出了“第三次创业”,是基于我们长安汽车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和未来汽车产业的变革的理解。比如说“新四化”的产业变革和技术革命带来巨大的变化。针对这种变化,我们必须要有新的变革,不能把过去我们认为成功的东西简单地继续。因为产业变革,技术变革,包括用户消费升级,市场环境都在发生变化。

“第三次创业”,根据市场的变化,我们已经从1.0版本、2.0版本到3.0版本。第三次创业最核心的就是智能化转型。

最核心的两点:

第一,要把效率打造成长安汽车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跟合资品牌比,外资品牌比,最大的优势是更懂中国的用户,能够更快地满足中国的用户。如果能更快洞见用户的需求,快速满足需求,企业在竞争中就能赢得先机。

第二,一定要把效益打造成企业的生命力,光有规模,没有效益,这种企业不能长久生存。

今年市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第一,我们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连续5个月在车市寒冬的情况下,同比环比都增长了,处于非常好的上升势头。第二,在第三次创业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把智能化和电动化上升到公司战略,支撑转型。我们发布了“北斗天枢”、“香格里拉”计划,实现一系列新的技术在产品的应用,且速度在加快,资源聚焦到这两个方面。例如CS75 PLUS,有代客泊车功能,这款产品卖得最好,价格也是最高。所以只要技术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愿意掏钱买单。

长安第三次创业如果按照这个方向走,一定能够成功。

凤凰网汽车:我们这次访谈有一个主题叫“寻找正能量”,市场下行的时候,企业自己应该把握哪些正能量,明年的机会和增长点在哪?

刘波:车市寒冬,市场下行也是正常的规律。每个企业在寒冬下,确实挑战和压力非常大。核心的问题还是,无论规划的多好,想的多美,最终还是要靠技术支撑,要练好内功,要把技术和用户的需求紧密结合。用户的需要,我们要能够通过技术来支撑产品来满足他的需求,这是非常关键。

赢得竞争的砝码,一个是产品是不是经典?第二,客户是不是经营好了?即产品+服务。这是保证一个企业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通过产品+服务,进一步让品牌更往上走。

已经连续十五六个月,新车市场下滑。这个趋势,明年可能还会继续,我是一个谨慎的乐观者,我认为明年同比降幅会收窄。

总体来看还是下滑的,这跟政治经济是紧密相关的。不要失去信心,特别是中国品牌不要失去信心,中国品牌有自身的优势,如果把对客户的理解、洞见发挥极致,快速高效地应对,我们还是有竞争力。

我们也有合资品牌,就发现如果我们的效率提高,就有可能能够跟合资品牌同台竞争,我们的效率必须要比别人更快,必须比别人更准,必须要比别人更优。

压力大,机会也很大。谁抓住机会上去了,就真的上去了。这个市场优胜劣汰。作为自主品牌,未来竞争绝对不是自主品牌跟自主品牌竞争,一定是自主品牌和外资品牌的竞争。中国的自主品牌一定要当自强,不光在中国市场,还要走向海外,要变成全球性的品牌,才真正发展壮大,生存下来。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