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汽车的性能如何,我们可以列举出一大堆数据、讲出非常多的发动机名称。而对于一辆车的舒适性如何, 我们却并不了解它具体的考量指标,它的研发过程,我们知道的更是少之又少。一辆车在生产之初对于乘坐的 舒适性,工程师们是怎么考量的呢?本次我们将走进东风日产工厂,为大家探秘天籁舒适背后的技术实力。
静态乘坐通常要从柔软感、 贴合感、支撑感三方面判断。动态乘坐感受则是从转弯时的姿态保持性、正常行驶时的座椅振动吸收性、长途 驾驶的防疲劳性来判断。
座椅的开发与车辆其他部件的开发是同时进行的,这一过程也耗时漫长,通常需要3年左右的开发时间。
首先需要做调研,基于客户需求,制定一个详细的目标,这款座椅到底是偏柔软好还是偏硬朗?紧接着要根据 目标制定具体的模拟分析,这一分析主要针对座椅的各种参数,例如横向造型面、纵向造型面、发泡硬度、回弹性、弹簧系统弹性系数等等。
在确定完各种参数后,便快速开发样件,交由试验部门的体验人员来进行评价。体验人员的评价可以左右座椅 是否要按照现有参数来制作。其在整个流程上充当判官的角色,如果他们不满意,整个流程都需要推倒重做。正是由于该项职能的重要性,甚至被技术人员们戏称为“金屁股”。这一职位我们通常只能够在日系车中见到,除了东风日产在该职位上选择了中国人的“屁股”,其余日系品牌的乘坐舒适性大多是由日本人决定。
在装配到实车上跑行确认后,整个座椅开发流程才算完成。
对于天籁来说,舒适性是他相对于竞品来说,最大的优势之一。大家都知道,天籁坐起来舒服,长时间都不会累,像是移动的大沙发。而很少人知道,天籁座椅的秘密是什么?
乘坐是否舒适,通常要归咎于座椅的接触面同骨架结构。
在接触面上,天籁采用了SLAB结构+高衰减发泡。SLAB结构为天籁独有技术,它是一层质地非常柔软的海绵,存在于座椅外层同发泡材料之间。要说感受如何,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床垫与床单之间在加一层棉褥,是不是感觉更加舒适柔软了?在发泡材料上,天籁采用了高衰减材质,他的好处是在动态路面能够更加有效的吸收震动。
骨架结构上,天籁的座椅就更加向沙发结构靠齐了,坐盆布置有整体式弹簧, 大大改善了人体落座后的缓冲感,很多竞品车型仅有钣金件,没有弹簧,乘坐感受自然会减分些。
很大原因都要源于他的核心技术——“零重力座椅”。这一技术听上去玄而又玄,用通俗的话语解释就是说,通过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曲面,提升有效接触面,使人体对座椅的受力更加平均。
用这张图来表现可能更加有助于读者理解。天籁的压力支撑面相比于普通座椅来说面积更加大,受力也更为平均。
一款优秀的座椅开发,不是由工程师拍拍脑袋根据个人的喜好制定,而是要经过各种严格实验,反反复复敲定方案做成。看完了上文中的解读,读者们是否明白了天籁座椅的小秘密呢?另外,根据东风日产工程师介绍,未来全新天籁还会增加更新的技术,更加舒适的“天籁大沙发”也即将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