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大部委对合资自主的力挺招来了众多争议。有媒体认为,支持合资自主对本土自主品牌极为不公平,也不利于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媒体表示,合资自主是市场和政策结合的产物,质疑合资自主是一股歪风,不必理会。
力挺合资自主是否合理,从合资自主的创建目的及其现状可以略见一斑。2007年前后,广汽本田宣布将推出合资自主品牌“理念”。此后相关决策者认为,合资自主不仅能填充自主销量,中方股东起码还能拥有一半知识产权和商标权益,于是加速推动合资自主。后来,甚至出现了“合资企业异地建厂必须推出合资自主品牌”的说法,一时间,各主流汽车品牌纷纷申请推出合资自主品牌。可见,当初推合资自主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提升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
5年过去了,这一目标是否实现?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合资自主非但没有提升自主研发水平,反而陷入了南辕北辙的尴尬境地。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所有合资自主车型,均是基于合资品牌即将淘汰或已经淘汰的老旧车型平台设计,或改头换面、或做个拉皮术后粉墨登场。有人士表示,有的合资自主产品的核心零部件还停留在10多年前的工艺水平和技术水平。
北汽股份总裁董海洋表示,合资自主与真正搞全新开发、正向开发的自主品牌产品,所使用的资金、人力资源等是不可比较的。“合资自主品牌有产品权、品牌权、定价权吗?如果没有,能算自主品牌吗?”
某合资品牌的外方人士坦言:我们也不想拿老旧平台忽悠中国消费者,但合资自主政策逼着我们这么做,给我们提供了便利。
即便是拿国外被淘汰的平台做合资自主产品,国内企业还要向外方支付天价的技术转让费,同时将合资自主所得利润的一半分给外方。
有消息说,相关部委曾规定合资自主品牌的研发投入不能低于企业年收入的3%。但实际上,没有一个合资企业能达到这个标准,这宣告了“借合资自主提升自主研发水平”的梦想破灭。还有消息称,某合资自主品牌车型因为销量不佳,将车标换成了合资品牌的车标出售。试想,这样弱的“自主”品牌,中方拥有一半又能怎样?
合资自主品牌不仅没提升自主研发水平和品牌,反而成了合资企业进攻三四线市场的急先锋。因为以老旧平台为基础制作,合资自主品牌产品的成本较低,售价与本土自主品牌相当,一上市便对自主品牌构成极大威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自去年以来,本土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在逐月下降,已经降到4年来的新低,同时,由于价格下滑,利润更是惨不忍睹。长安汽车副总裁朱华荣表示,如果国家在政策上对合资自主品牌放开,双方的差距将进一步加大。
有人士表示,即使合资企业不推出合资自主品牌,也会推出低价产品与本土自主争夺低价市场蛋糕,合资自主威胁论是毫无根据的。此话虽然不假,但彼时推出的低价车型的属性为合资产品,不涉及自主补贴与支持。不像合资自主,既不能提升自主研发的实力,又冲击了本土自主品牌的生存,还要戴上“自主”的帽子要国家补贴,与披着羊皮的狼何异?
公众质疑合资自主并不是歪风。合资企业纷纷拿旧车型改成合资自主新车,才是真正的歪风邪气,理应受到政策遏制。
面对合资自主“南辕北辙”的现状,相关部委要考虑的,不应是着急出台支持、补贴合资自主的举措,而应先规范合资自主的乱象,为合资自主制定统一的行为标准。例如,禁止企业拿老旧平台充当合资自主,保证合资自主车企研发投资达到3%等。把这股歪风邪气刹住了,再考虑该否支持合资自主也不迟。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