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财经频道再次报道了部分进口车暴利的现象,并将矛头直指《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认为这一办法给了汽车厂家限定价格的权利,涉嫌垄断中国市场并任意抬价。
央视报道称,许多进口车在中国市场的售价都远远高于它们在海外市场的售价,有的甚至相差三倍之多。其实,在汽车媒体圈里,对于高档进口车售价与国外差价之大的事实,早已熟稔并且习以为常。但将主要责任归功于厂家的“最低限价”的商务政策,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因为,推高进口车售价的除了汽车厂家,还有海关和税务部门。
当然,外界也有足够的理由质疑,厂家出台限价政策指导进口车经销商卖车的动机是在追求暴利。经销商愿意卖多少钱是经销商自己的事,亏本赚钱与厂家有何干系?
按照中国汽车零售必须经过汽车厂家“品牌授权”的规定,厂家对经销商的控制力远超外界想象,而经销商似乎并不在意被控制,前提是厂家能拿出让经销商赚钱的产品。当然,在明面上,厂家对经销商售价的管控,是以“建议零售价”的形式存在的。但考虑到汽车产品的特殊性,厂家不可能放松对“限定区域销售、限定价格出售”的相关规定。因为一旦放开,等于纵容实力强大的经销商利用市场支配地位,挤垮新进入的弱小者。
在加价售车这个问题上,实际上并非路虎等进口高档车品牌的先例。当年广本初创时,一辆雅阁加价10万依然销量长虹,而东本CRV则在国产的五年时间里,上演了加价时间最长的一款车的神话,直到上海大众途观出手,CRV才停止加价。不过由于途观过于畅销,又成为加价销售的接班人。在供需矛盾的汽车市场,这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怪现象一直存在。
从去年开始,进口车价格反垄断的呼声数次被推波助澜,但发改委并未立案启动反垄断调查,显示出政府主管部门对此态度已经相当清晰。根本原因就是,进口车价反垄断,其实就是伪命题。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